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块MRI检查X线摄影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乳腺肿块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48.7±16.4)岁,共计135例,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乳腺肿块MRI检查X线摄影的结果。结果与病理结果“金标准”对比,乳腺肿块MRI检查X线摄影检查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6%、83%)、(79%、71%),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乳腺肿块MRI检查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高于X线摄影。

  • 标签: 乳腺肿块 MRI X线钼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在X线片上的表现,提高对乳腺癌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2012年10月—2016年5月的2267例在我院经X线检查的双侧侧斜位、轴位照片,筛选出23例乳腺癌,均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结果乳腺癌发生在外上形象限最多(50%),其次为内上象限(22.7%)。平均年龄为58岁。乳腺癌主要X线征象①肿块14例(63.6%),其中有10例合并有毛刺,占71.4%。②局限致密浸润5例(22.7%)。③毛刺10例(45.4%)。④成簇钙化6例(27.2%),其中2例钙化在乳腺片上是唯一的表现。次要X线征象①皮肤增厚3例(13.6%)。②皮肤局限凹陷1例(4.5%)。③乳头内陷2例(9.0%)。④血运增加2例(9.0%)。⑤阴性导管征3例(13.6%)。⑥瘤周水肿环1例(4.5%)。结论乳腺癌在X线片上有不同的X线表现,认识它很重要依据,结合次要X线征象判断可提高诊断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7500例,正常乳腺X线片进行综合分析归类,探讨正常乳腺X线分型。方法7500例乳腺患者,双侧乳腺均摄轴斜位片,采用低MA,高仟伏摄片技术,以X线影像为基础,进行分析、归纳。结果1238例为致密型占16.5%(1238/7500),3637例为中间型,占48.5%(3637/7500),930例为导管型,占12.4%(930/7500),1027例为脂肪型占13.6%(1027/7500),660例为混合型,占8.8%(660/7500)。结论以不同生理期乳腺结构成分为基础,X线片影像为依据,将正常乳腺X线片分析归类为五型,致密型,中间型,导管型,脂肪型,混合型,简便,易掌握,切合实际。

  • 标签: 乳腺钼靶X线摄影 X线乳腺体分型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乳腺的诸多检查方法中,X线检查被公认为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1].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影像诊断水平,作者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并病理证实的乳腺癌X线误诊的原因,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癌 钼靶X线摄影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X线表现,提高乳腺癌的早期X线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X线征像。结果76例中,肿块和结节影57例;12例乳腺结构紊乱,不除外有恶变可能;同时伴有恶性钙化39例。7例提示乳腺增生,经B超行病灶细针抽吸活检或手术活检后证实为乳腺癌。术前检查淋巴结肿大19例,占本组术后阳性淋巴结53%(14/36例)。结论肿块和钙化是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结合多个直接和间接征象可减少误诊率。非肿块型、与周围组织密度差小的乳腺癌的X线具有一定的不典型性和隐蔽性,容易漏诊、误诊,应结合B超等检查相互补充。

  • 标签: 乳腺癌 钼靶摄影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与X线诊断乳腺病变的优势、价值,以及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对118例经手术或穿刺明确病理诊断的乳腺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超声与X线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118例乳腺病变中,有38例增生性结节患者,超声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6.72%,47.23,经T检验,P值为0.0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26例乳腺囊肿患者,超声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4.25%,73.69%,经T检验,P值为0.0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有46例纤维腺瘤,超声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68%,71.09%,经T检验,P值为0.0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8例乳腺癌患者是,超声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39%,72.26%,经T检验,P值为0.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与X线诊断乳腺病变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鉴别肿块性质时,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之处。然而,相对于良性肿块的诊断,超声更敏感;对于不典型肿块和乳腺癌,建议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诊断的准确率会更高。

  • 标签: 超声检查,X 线钼靶,诊断,乳腺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与X线诊断乳腺病变的优势、价值,以及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对118例经手术或穿刺明确病理诊断的乳腺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超声与X线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118例乳腺病变中,有38例增生性结节患者,超声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6.72%,47.23,经T检验,P值为0.0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26例乳腺囊肿患者,超声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4.25%,73.69%,经T检验,P值为0.0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有46例纤维腺瘤,超声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68%,71.09%,经T检验,P值为0.0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8例乳腺癌患者是,超声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39%,72.26%,经T检验,P值为0.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与X线诊断乳腺病变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鉴别肿块性质时,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之处。然而,相对于良性肿块的诊断,超声更敏感;对于不典型肿块和乳腺癌,建议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诊断的准确率会更高。

  • 标签: 超声检查,X 线钼靶,诊断,乳腺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X线检查的方式,在诊断乳腺癌的过程中有怎样的价值。方法:通过电脑抽取的方式,筛选了2017年8月~2019年3月期间,最终确定为本院91例乳腺癌患者,然后安排两名专业的放射科医生来对X线的诊断结果进行判断,记录分析结果。结果:通过分析可知,在91例患者中,诊断结果正确的有83例,正确率为91.21%左右,而还有5例患者属于误诊,比例为5.49%,另外,有3人属于漏诊。结论:医院要重视并认真落实X线检查的措施,能够简单有效地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份影像资料,应该作为乳腺癌筛查以及诊断的首选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

  • 标签: 钼靶X线 乳腺癌 实践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检查中 CT检查联合 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 40例,时间在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6月期间,分组后对照组( n=20)采用 CT检查,观察组( n=20)实施 CT检查联合 X线检查,分析对腋窝淋巴结转移、钙化病灶以及癌细胞远端转移的检出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结果:观察组对相关现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乳腺癌检查中 CT检查联合 X线检查诊断有一定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漏诊率以及误诊率较低。

  • 标签: 乳腺癌 CT 钼靶 X线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检查中CT检查联合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40例,时间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分组后对照组(n=20)采用CT检查,观察组(n=20)实施CT检查联合X线检查,分析对腋窝淋巴结转移、钙化病灶以及癌细胞远端转移的检出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结果观察组对相关现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检查中CT检查联合X线检查诊断有一定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漏诊率以及误诊率较低。

  • 标签: 乳腺癌 CT 钼靶X线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乳腺良恶性肿瘤X线表现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提高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依据乳腺癌主要征像及次要征像,分析68例乳腺肿瘤患者X线征像(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68例乳腺肿物中36例为恶性,32例为良性,恶性病变中均有较特异征像,如小于临床的肿块、钙化、毛刺、导管征、局部浸润、漏斗征、皮肤增厚等,其中包括主要征像及次要征像。结论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乳腺良性肿瘤 数字钼靶X线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X线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36例摄影的X线表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X线影像表现恶性钙化15例,大导管相3例,漏斗征4例,异常血管相10例,皮肤增厚6例,牛角征3例,塔尖征2例,淋巴结肿大10例。结论乳腺癌摄影的X线表现可分为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肿块及钙化为直接征象,癌肿周围继发性改变所形成的影像称为间接征象。

  • 标签: 乳腺癌 X线诊断 钼靶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