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对北京市2005年9月-2006年4月连续采集获得的大气PM2.5。样品中的化学形态进行了研究,探讨样品的同位素指纹特征及其在生物体蓄积的相关性。取下大约1/4滤膜,采用不同的分离提取剂对滤膜进行序列连续提取,分别得到水溶性、脂溶性和不溶性3个分量的,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对每种提取液中的进行测定。对不同提取剂的选择、和实验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对ICP-MS的仪器工作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北京市大气PM2.5样品中的大部分以稀酸溶解态形式存在,以水溶态和有机溶解态形式存在的为20%。

  • 标签: 铅同位素 化学形态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PM2.5
  • 简介:了解物质在形成人类特定服务的迁移转化过程中功能、形态和位置的变化有助于弄清特定服务的形成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关系。对比元素人为循环与自然循环,关注物质的服务目标、归趋路径和这一过程中物质形态的变化进行分类。追踪元素生命周期过程,借助工程技术信息,辨识各阶段所发生的功能、形态、地理位置的变化。结果表明,铅矿和废资源是人类活动圈中元素的两种来源。在向人类提供的服务中,元素所具有的主要功能是储存与转移电能、防腐蚀、防辐射,而主要形态则表现为Pb、PbO2和PbSO4等,空间位置呈现为从中国中心区域岩石圈转移到中国东部区域。

  • 标签: 服务型社会 物质流动分析 人为循环 人类活动 生命周期 转化
  • 简介:为了探讨柠檬酸和草酸对茶园土壤中的化学形态的影响,采集无污染茶园土壤,喷施180mg/kg的硝酸,平衡后再添加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或者草酸,分析土壤中水溶性和交换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柠檬酸或者草酸对于土壤中水溶态和交换态的含量有降低作用,其效果与酸的类型和浓度有关.草酸对于土壤中有效性形态的降低作用优于柠檬酸,输入酸对于水溶态的降低作用强于对交换态的降低.当酸浓度达到0.2mmol/kg时,其降低作用最佳,之后随着输入酸浓度的升高,反而会增加土壤中有效性形态的含量.

  • 标签: 柠檬酸 草酸 茶园土壤 化学形态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综述了有机形态分析方法,包括气相-氢气发生技术和电热原子吸收技术。然后,详细介绍了装置的设计与构造,包括气相-氢气发生装置和电热原子吸收装置的设计。最后,通过实验设计,旨在实现对有机形态的准确鉴定和定量分析,为有机的监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有机铅形态分析 气相-氢气发生 电热原子吸收 联用
  • 简介:六盘水铅矿储量丰富,开采前景广阔。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介绍以下两种相对较为简明、精确、实用的对原矿及精矿中的测定方法。一、盐酸——柠檬酸铵底液极谱法[1]在0.4M柠檬酸铵和0.6M盐酸的支持电解质中有良好的还原波。半波电位为~0.44V,干扰元素有锡(Ⅱ)、铵、砷(Ⅲ)它们的半坡电位分别为-0.46V、-0.46V、-0.43V,锡(Ⅱ)的干扰可将其氧化为锡(Ⅳ)而消除,锡(Ⅳ)离子在该支持电解质中不呈现极谱波,铵在一般试样中含量甚微,砷(Ⅲ)铵

  • 标签: 铅原矿 铅的测定 铅精矿 支持电解质 盐酸3 分析步骤
  • 简介:为了解褐煤基材料对土壤复合体形态的影响和污染退化修复机制,将褐煤以及褐煤基改性材料,混入污染的土壤中培养4个月,提取其中的土壤复合体,测定各组复合体中的各形态。结果表明:施用褐煤基有机材料后,水稳性复合体增加。1)6种化学形态在各复合体中分布状况不同。各改良剂处理的离子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在复合体中分布的大小顺序均为:G0〉G1〉G2,各处理从G0到G1,交换态质量分数下降了8.74%-32.22%,从G1到G2各处理下降了2.73%-26.74%;弱有机态和强有机态、残渣态分布顺序为:G0〈G1、G2。2)施用有机材料均引起了3组复合体中交换态质量分数的下降,各处理交换态质量分数平均下降了2.73%~32.22%;普遍提高了弱有机态和强有机态质量分数,弱有机态最高提高51.23%,强有机态最高提高67.65%,对残渣态没有显著影响。3)所有改性材料改性后均提高了G2组中的交换态,普遍降低强有机态质量分数,碳酸盐态质量分数未有显著变化。因此,施用褐煤基有机改良剂,促进了水稳性复合体的形成,降低了复合体中交换态质量分数,对土壤起到了钝化作用。褐煤有机材料对交换态和有机态影响较大,对铁锰氧化物态、碳酸盐态和残渣态影响较小。

  • 标签: 褐煤基改良剂 土壤修复 铅形态 胶散复合体 石灰性土壤
  • 简介:今年第二季度之后,随着宏观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由经济增速放缓所导致的商品需求下降,开始传导至供需层面,商品市场出现重挫。而全球市场需求的迅速下降,令市场开始重新审视当前的商品估值。

  • 标签: 再生铅 企业创新 商品市场 经济数据 市场需求
  • 简介:摘要:本文简述了镀锡焊接原理,结合可焊性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合大量实验摸索并确定镀和镀锡焊接性能,为镀锡焊接性研究提供有利参考。

  • 标签: 电镀/镀铅/镀铅锡
  • 简介:近年来,媒体多次报道铅中毒事件。CCTV“焦点访谈”2006年9月14日报道甘肃徽县877人铅中毒;CCTV“新闻1+1”2009年8月14日报道陕西凤翔县的几个村600多名儿童血超标;CCTV新闻频道2010年3月20日和7月23日分别报道了湖南嘉禾300多名儿童血超标与云南鹤庆北衙村36名儿童铅中毒。

  • 标签: 铅中毒 杀手 健康 “焦点访谈” CCTV 新闻频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化学成分分析是研究矿石组成、矿石质量等方面的一个重要指标。精矿和金精矿是两种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矿物,它们是铝合金的主要原材料,而金精矿则可以入药,可以制作出平肝、安神等功效,还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金属,所以它们的用途非常大,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在两种矿物的应用中,的含量太高,必然会影响到矿石的使用安全,所以,提高的检测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金精矿、精矿中含量的传统测量方法复杂,检测精度不高,对检测工作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 标签: 金精矿 铅精矿 含铅量 分析测定
  • 简介:生长了一种新配比的铒掺杂铌铟酸-铌镁酸-钛酸单晶(25PIN-44PMN-31PT-0.02Er2O3),并对晶体做了完整的冷加工和极化,得到了沿〈001〉方向极化的晶体样品.在室温下利用椭圆偏振仪测量了晶体的折射率谱,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晶体的赛尔迈耶尔方程各参数.其中Eo=5.471eV;Ed=22.56eV;k=227nm;So=0.8002×10^14m-2.利用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获得了晶体透射率谱,晶体紫外吸收边为400nm.同时通过计算得到了样品的禁带宽度为2.94eV.

  • 标签: 铒掺杂铌铟镁酸铅-钛酸铅晶体 折射率 塞尔迈耶尔光学系数 禁带宽度
  • 简介:摘要:采用EDTA滴定法连续测定了铋合金中的和铋,通过加人掩蔽剂抗坏血酸、酒石酸和硫脲来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取得了很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且分析流程短。

  • 标签: 铅铋合金 铅铋连测 抗坏血酸 酒石酸 硫脲
  • 简介:  QQL排口服液促进排功能实验结果,  4.1 QQL排口服液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4.2 QQL排口服液对小鼠血、肝和股骨含量的影响 

  • 标签: 促进排 功能研究 口服液促进
  • 简介:本文通过锡-镀层凝结现象,查找有关电镀理论,收集国内外锡-镀层电镜扫描图分析。探讨锡-镀层凝结是否产生晶须问题。

  • 标签: 锡-铅 铅凝结 晶须
  • 简介:采用硅氟酸溶液浸出阳极泥,介绍了试验原理及过程,以浸出率为考察指标,在试验基础上探讨温度、时间、硅氟酸浓度、液固比、搅拌速度、循环次数对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60℃、时间60min、硅氟酸浓度93.6g/L、液固比10:1、转速为500r/min、酸液循环15次条件下,浸出率可稳定在68%以上,浸出液经净化处理后制备的硫酸纯度可高达99%以上.

  • 标签: 铅浸出率 硅氟酸 循环浸出 硫酸铅
  • 简介:摘要目的在蓄电池制造行业内,是一种常见而又严重的职业危害因素。进入体内会引起人体造血、骨骼、神经、生殖、心血管等多系统的功能障碍。但是早期的职业危害防护宣传教育、严格的安全生产与健康监护制度、有效的防护措施、完善的职业危害应急处理预案都将会大大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率1。对已经发生铅中毒的劳动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也会有效的降低危害、改善预后2。

  • 标签: 铅蓄电池 职业危害
  • 简介:蓄电池产业链存在污染风险,但污染可控可治,我国频繁发生的污染事件其主要原因是法规缺失和管理失控造成的,介绍了美国蓄电池行业控制污染的主要措施;分析了国内外资源的供给、再生及利用情况;蓄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不会导致资源短缺。

  • 标签: 铅蓄电池 电动汽车 铅污染 污染防治 铅资源
  • 简介:【案情】案例1:甘肃天水有个吴家河村,2006年春节之后出现了一件怪事,全村男女老少纷纷去医院体检,检查的内容只是一个,就是查一查自己血液当中的含量是否超标,最后的体检结果是全村近千人,只有三十多人血液是正常的,其他人血液当中的含量都超标。到底在这个村发生了什么呢?

  • 标签: 铅含量 超标 甘肃天水 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