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水泉锌矿床位于黄岗梁—甘珠尔庙多金属成矿带北东段,大地构造属内蒙古北部天山—兴蒙造山系,该矿床属于中温热液锌矿床。认识其地质特征及建立成矿模式,对今后找矿及黄岗梁—甘珠尔庙多金属成矿带北东段更深层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水泉铜铅锌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 简介:【摘要】水泉锌矿床位于黄岗梁—甘珠尔庙多金属成矿带北东段,大地构造属内蒙古北部天山—兴蒙造山系,该矿床属于中温热液锌矿床。认识其地质特征及建立成矿模式,对今后找矿及黄岗梁—甘珠尔庙多金属成矿带北东段更深层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水泉铜铅锌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 简介:摘要铅锌多金属硫化矿为我国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在我国锌矿的特点是典型的“贫细杂散”,这种趋势越来越严重。如何提高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的综合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分离锌矿是目前我国矿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难题。本文以位于我国江西省的七宝山铅锌金属矿为实例,将传统的铅锌优先浮选工艺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优化了药剂的使用制度,浮选药剂的效率更高,与传统工艺相比,新工艺的分离水平更高,可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并且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 标签: 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 贫细杂散 综合利用率 分离 铜铅锌优选浮选
  • 简介:某复杂锌矿矿石特点是含硫高,锌矿物与硫分离以及与铅锌分离难度大,非常复杂难选。试验采用磁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磁选脱除磁黄铁矿,消除其对后续浮选的影响,磁选尾矿采用优先浮选工艺回收。优先浮采用BP+乙黄药作为捕收剂,LD-1+亚硫酸钠抑制铅,优先浮粗精矿硫分离,硫分离采用腐植酸钠+石灰抑制黄铁矿,提高铜精矿品位。原矿含0.36%,含铅0.56%,含硫25.54%,试验获得铜精矿含23.61%,含铅0.85%,回收率达到74.16%。实现了铅硫高效分离,试验指标优良。该浮选新工艺为复杂锌矿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新途径。

  • 标签: 高硫 磁选-浮选联合工艺 铜硫分离 铜铅分离 高效抑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喀达塔木锌矿床位于阔克沙勒岭(陆缘盆地)Fe-Cu-Pb-Zn-Sn-铝土矿带与柯坪塔格(前陆盆地)Pb-Zn-Cu-Fe-V-Ti-Sn-Sr-Hg-U磷煤石墨盐类重晶石宝石矿带中南部AS-32-乙号综合异常中,矿床南距阿图什市哈拉峻乡昂额孜村约15千米,有简易公路相通,矿区内汽车无法通行。

  • 标签: 矿床地质特征 铜锌矿床 矽卡岩矿床
  • 简介:在保证原选厂生产原则流程、铅锌指标不变、工业试验实施容易条件下,采用自然pH值、无抑制剂、加少量捕收剂的措施,优先浮出可浮性较好的、铅、银,以避免多次循环及抑制剂造成的银损失,从而达到提高银回收率及综合回收的目的。六偏磷酸钠的使用也具有明显提高银回收率的效果。

  • 标签: 回收率 六偏磷酸钠
  • 简介:位于北祁连山西段的金佛寺花岗岩体含矿性较好。在其接触带形成了一个的以钨、钼、、铅、锌为主的岩浆期后热液型多金属成矿带,该成矿带包括有西柳沟、大道口、阿公乙、青大坂、大道口、于巴河脑钨钼矿和索沟铅锌矿等多个矿点。为探讨该成矿带属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演化等地球化学特征,本文选择了成矿带西端的索沟铅锌矿为研究对象,对其成矿期的石英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C、D、0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期成矿流体的δDV-SMOW值为-47‰-72‰,δ18OH2O‰值为-1.16‰-1.94‰之间,与标准岩浆水相比与δDV-SMOW值基本一致,较δ18OH2O‰稍微偏低;石英包裹体中δ3CV-PDB‰值介于-6‰--4.2‰之间,与岩浆来源的碳同位素δ3CV-PDB‰值组成具有一致的特征。说明成矿流体来源主要是以岩浆水为主,具有向大气水“飘移”的特征。

  • 标签: 北祁连西段 索铜沟铅锌矿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
  • 简介:摘要在综合分析前人成果和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矿床的剖析研究,通过研究不同的矿床类型的宏观地质特征及微观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矿化时空展布与大地构造环境演化的关系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总结了广西武宣-大瑶山西缘锌矿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等。通过成矿规律的总结,可为今后提供一定的找矿方向。

  • 标签: 铜铅锌矿 物质来源 成矿规律 找矿标志
  • 简介:里伍锌矿床是具有明显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成因特点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研究程度较高。通过矿物特性和岩矿关系研究,发现矿体分布与蚀变带和特定岩性层关系密切,构造解析显示矿床受穹窿构造和层间韧性剪切滑脱带等多级构造控制,具多次变形改造的特点。利用矿体分带侧伏、沿层位尖灭再现等定位特征和元素组合、充电法等物化探方法,可以在本矿床的深部及边部实现找矿突破。

  • 标签: 铜锌矿 找矿 途径与方法 里伍
  • 简介:摘要:在综合分析前人成果和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矿床的剖析研究,通过研究不同的矿床类型的宏观地质特征及微观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矿化时空展布与大地构造环境演化的关系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总结了广西武宣 -大瑶山西缘锌矿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等。通过成矿规律的总结,可为今后提供一定的找矿方向。

  • 标签: 铜铅锌矿 物质来源 成矿规律 找矿标志
  • 简介:摘要:预查区锌矿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化探异常发育,矿床成因类型确定为构造热液型,矿源层及热动力条件较好,但是由于成矿期构造热液流体供给不足,仅局部发育热液脉型矿体(如CuZnⅠ、CuⅡ),矿化程度总体仍较低,矿体沿走向、倾向空间延伸稳定性差,找矿亦难有突破。

  • 标签: 长征沟地区 铜锌矿 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 简介:5月18日-19日,由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管理办公室主办,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承办和江西业集团协办的江西业集团公司银山锌矿找矿成果现场交流研讨会在德兴市隆重召开。此会的召开是为加强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的成果交流,研讨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促进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取得重大成果。70多位来自学术界、勘查界、

  • 标签: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找矿成果 铜铅锌矿 德兴市 交流 银山
  • 简介:试验研究的矿样来自西藏墨竹工卡,矿石为复杂难选铅锌多金属矿。依据矿石性质的特点,铅锌浮选采用铅混合浮选、然后再进行铅分离,铅浮选尾矿进行浮选锌矿物的原则工艺流程。该工艺的关键技术如下:(1)铅混合浮选采用BD、丁基铵黑药和黄药组合捕收剂;(2)采用硫化钠、硫酸锌和碳酸钠组合作为锌矿物的抑制剂;(3)铅分离采用活性炭脱药;(4)CMC、Na2SO,和Na2SiO,环保型的组合药剂作为铅矿物的抑制剂。通过上述技术创新,成功地实现了铅分离,并取得良好的选矿试验指标。该工艺率先于2007年在西藏中凯墨竹工卡选矿厂取得成功。

  • 标签: 复杂铜铅锌矿选 铜铅混合浮选 铜铅分离 组合捕收剂
  • 简介:近几年由于国家深部找矿项目的实施,红透山矿床深部(距地表1500米以下)发现厚大矿体,新增资源量可延长矿山寿命仅50年。这一深部找矿重大成果的取得,进一步促进了对该类型锌矿区域找矿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该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地质化探成果的进一步研究,分析认为区域上该类型矿床尚有巨大找矿潜力,并指出了下步找矿主要方向,旨在通过深部找矿成果的取得,促进外围找矿的突破。

  • 标签: 红透山 铜锌矿 地质特征 区域找矿潜力 找矿方向
  • 简介:摘要:铅锌矿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对较多,在进行选矿实验时,应以多种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在深入分析矿物中所含元素的不同,针对不同矿物、不同时代的分布规律,并做好分配率以及分配值的测定。铅锌矿中一种重要元素即为钼,当前测定钼含量的方法较多,采用硫氰酸盐光度法进行钼含量测定整体效果相对较好。

  • 标签: 硫氰酸盐光度法 铜铅锌 分析
  • 简介:摘要论述了恰地吉勒尕北矿区地质、化探特征,总结了矿区的矿床成因、控矿因素,阐述了铜矿和铅锌矿成因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时空上的关系。为区域成矿带上同类型矿产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恰地吉勒尕北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控矿因素
  • 简介:南陵县姚家岭锌矿床,是安徽省十五期间新发现的一处中到大型矿床,该区的物探工作,尤以激电中梯扫面和激电测深,在深部找矿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大极距激电方法在本区寻找深部隐伏矿体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姚家岭矿床 大极距激电方法 深部找矿
  • 简介:加工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世界再分工的历史机遇、靠近消费市场以及人才资金等优势成就了浙江省加工业的昨天。随着经济发展,竞争成本的不断提高,要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浙江加工业必须进一步利用包括期货在内的多种市场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才能继续创造辉煌的明天!

  • 标签: 加工业 浙江 经济发展 产量 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