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目前制备纳米级LiMn2O4的常用方法,高温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熔融浸渍法、共沉淀法、微波合成法、Pechini法以及水热合成法作以评述。

  • 标签: 纳米锰酸锂 合成 制备方法
  • 简介:目前国内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规模化的有钴、镍、磷酸铁,系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对环境无污染,具有尖晶石和层状两种结构,而层状LiMnO2具有无毒、安全、理论容量高等优点,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以专用的MnO2与电池级Li2CO3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对材料进行合成,得到了合成层状的最佳条件为:原料中摩尔比为1.03∶1,氩气保护气氛下,合成温度为800℃,合成反应的恒温时间为10h。材料在0.1C的初始充电比容量为235.6mAh/g,放电比容量可达148.4mAh/g,0.1C下放电时,材料循环20次时,材料的放电比容量约为160mAh/g;当材料在0.2C放电时,放电比容量120mAh/g以上。但纯相的LiMnO2材料高倍率充放电性能较差,目前距离商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锰酸锂 层状 高温固相法
  • 简介:摘要当前锂离子电池使用的主流正极材料是钴LiCoO2,但是由于其容量利用率低、成本高,因此很难被大型锂离子电池采用。因此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和安全性好的具有独特三维隧道结构的LiMn2O4正极材料。本文首先阐述了的优越性,分析了几种的制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一种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镍钴的制备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锰酸锂 制备
  • 简介: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镍钴中残余的碳酸含量。试样经搅拌水浸出其中的残余碳酸,用盐酸进行滴定。对试样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2%。在镍钴试样中加入基准物质无水碳酸钠进行碳酸根的加标回收实验,碳酸根的加标回收率在97.7%~103%。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镍钴锰酸锂 自动电位滴定法 碳酸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立方尖晶石(LiMn2O4)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具有工作电压高、环境友好、成本低、资源丰富、安全性能好等特点。本文以Mn3O4和LiOH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LiMn2O4正极材料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800℃时,样品具有良好的结晶度和截断八面体形貌,在0.2C下具有高达128.7mAh g-1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和92.86%的首次库伦效率,在5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高达110.1mAh g-1,电化学性能优于其他烧结温度下的样品。

  • 标签: 锰酸锂 正极材料 烧结温度 锂离子电池
  • 简介:近日,中信国安技术经济专家委员会举行了“正极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应用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由中信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正极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100Ah单体电池和400Ah电池组多项指标领先国际水平,具有质量轻、体积小、能量大、安全性强及易于安装携带等优点,已经具备了为纯电动车提供动力能源的

  • 标签: 锰酸锂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 动力电池 电池组 电源技术
  • 简介:摘要现如今的生活饮用水源大多来源于周边的湖泊河流,我国众多地区出现水体总含量超标的现象。高铁钾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在水处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用高铁钾作为处理剂,通过对色度、浊度、UV254及浓度进行分析,研究水中的去除效果。

  • 标签: 锰浓度 氧化性 高铁酸钾 去除效果
  • 简介:用化学共沉淀法在90℃的反应温度制备了NiFe2O4和MnFe2O4铁酸盐多晶微粉,发现经沉淀洗涤后直接得到MnFe2O4纳米微粉,不需热处理过程;而要获得NiFe2O4需要对沉淀洗涤后的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样品在室温下的磁性能,对两种磁粉的磁性进行了对比.

  • 标签: 化学共沉淀法 热处理 铁酸镍 铁酸锰 磁性对比 尖晶石铁氧体
  • 简介:摘要:钴(LiCoO2)具有想的可加工性、一致性、稳定性,且放电比容量大于135mAh/g,展现出良好的性能。为避免LiCoO2电池可逆容量减少、高压条件下电解液对电极的腐蚀程度,本次研究中运用掺杂法对高压条件下LiCoO2 电池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中使用CoCl₂、CHN2Na2O₈混合液掺杂Al2O3、MgO、ZrOCl2·8H2O,以此合成LiCoO2,使用马弗炉对进行LiCoO2煅烧,对掺杂 Co3O4 前驱体表征、掺杂 LiCoO2的表征进行分析。经过测试发现掺杂LiCoO2的整体性能显著提升,能够在高压条件下循环充放电。

  • 标签: 钴酸锂电池 高压 改性
  • 简介:摘要:科技的不断发展带来无数的便利与逐渐增高的能量需求,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富基正极材料则因为高比容量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富基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与反应机理,重点分析了该富基正极材料的不足,列举了当前研究较为热门富基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

  • 标签:
  • 简介:用水热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的纯相,并采用XRD和IR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反应浓度、不同还原剂用量以及不同还原剂类型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葡萄糖和抗坏血酸均对反应中间产物具有较好的还原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制备磷酸纯相的合适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80℃和反应时间为24h,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其用量为0.01mol/L,氢氧化锂与磷酸物质的量比为Li/Mn=1.5。样品经红外光谱测试表明,970cm^-1属于P—O键的对称伸缩振动,450-500cm^-1属于Mn—O键的面外弯曲振动,1040-1140cm^-1属于PO4^3-的伸缩振动,550-640cm^-1属于Mn—O键的弯曲振动。

  • 标签: 磷酸锰锂 水热法 锂离子电池 橄榄石结构
  • 简介:摘要:文章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富基正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分析富基正极材料存在的缺点。重点综述了四种改性方法:体相掺杂、材料尺寸改变、表面酸处理和表面包覆。本文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及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对今后进一步改性研究提供设计思路和纲领。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 改性方法
  • 简介:基正极材料Li2MnO3·LiMO2具有高达300mAh/g的理论容量,并且电压能够达到4.5V,从而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被广泛认为是具有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正极材料,但是该材料的循环性能以及倍率性能尚不能达到应用要求。本文从机理、合成方法以及材料改性方面综述了富基正极材料的现状,并且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能量密度 研究进展
  • 简介: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现状能源瓶颈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交通污染已成为中国城市PM2.5等颗粒污染物的来源之一,雾霾天气频频发生,控车治霾的思路被广泛提及。相比限购、限行等限制性行政政策而言,大力推广和发展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燃料电池汽车等,是有效治

  • 标签: 动力电池 钛酸 能源瓶颈 行政政策 交通污染 颗粒污染物
  • 简介: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得到不同比例的Mg和Ni均匀分布的氢氧化物沉淀,再以此为核,用Co(OH)2进行包覆,得到前驱体,和LiOH.H2O混合均匀后,经过高温煅烧得到不同镁含量的LiNi0.92-xMgxCo0.08O2正极材料,研究了不同比例Mg2+掺杂对钴包埋镍材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量x为0.005时,其1C放电比容量高达183.7mAh/g,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7.60%,循环性能较佳。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镍酸锂 Mg掺杂 循环性能
  • 简介:摘要:钛是一种新型工程材料,可作为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和、镍钴等材料配合,提升电池低温性能与能量存储性能,可将电池容量保持率约为95%左右。本文主要分析了钛材料的基本特点与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方式,指出了钛锂电池材料的最新制备方法。

  • 标签: 电池充能 锂离子电池 钛酸锂材料
  • 简介:采用固相法,利用掺杂技术合成钻(LiCoO2),研究了稀土复合掺杂对材料的影响,用XRD、SEM、激光粒度分析(LPS)、BET和充放电测试,对材料进行了分析。相对未掺杂的材料,在同样工艺条件下合成的LiCoO2具有更完整的结晶度、更大的中粒径,较高的压实密度;在25℃循环(1C,3.0-4.2V)100次,容量衰减减少了2.51%,在85℃/4h高温存储测试中,容量保持率和容量恢复率分别提高了2.85%、5.34%。

  • 标签: 稀土 钴酸锂(LiCoO2) 高压实 复合掺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