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正>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我编了两期《诗歌与人》——《5·12汶川地震诗歌专号》和《5·12汶川地震诗歌写作反思与研究》,因为刊物的影响,一年后,我应邀去甘肃参加全国地震文学研讨会。之后,甘肃文联安排几个作家去陇南,看一年之后的地震之地,了解灾民的生活和他们的重建工作。我不知道自己能做点什么,也不知道此行遇见什么。那镜头、图片和文字中的

  • 标签: 诗歌写作 我不知道 汶川地震 徐坤 豌豆花 抛沙镇
  • 简介:辛卯四月,余同孔戈野、明瓒、韩浪、刘明波诸君同游甘肃陇南,其间探访陇南名士,写生雅集,凡十余日。我久居江南,虽对甘肃风土人情和历史名胜向往已久,但此前一直未曾有缘得见。印象中的甘肃除了神游已久的敦煌壁画和鸣沙山畔的月牙湖外,就是伴随着河西走廊延伸的丝绸

  • 标签: 敦煌壁画 明波 鸣沙山 明瓒 千里之外 现代感
  • 简介:西汉水上游的陇南西和县,近几年以特色民俗文化——乞巧文化为突破口,挖掘伏羲文化、秦文化和仇池文化等的文化价值,凭借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对西汉水上游西和乞巧民俗文化做相关的文献研究,并对西和几个村镇乞巧民俗进行田野考察,分析其文化认同和传承价值。提出西和县应在传承和保护好乞巧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品牌,以“秦风古韵、魅力仇池”为旅游形象,开发旅游资源,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助推乡村旅游实现华丽嬗变。

  • 标签: 西汉水上游 西和县 乞巧民俗 乡村旅游
  • 简介:  一、麦贡山的笑容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曾随中国作家采访团赶赴陇南地震灾区,2008年5月25日中午,受命前去铁楼藏族乡采访.不料,车到山下干沟坪附近爆胎,在等待救援时,天降小雨,接着,突发"6.5"级余震,顿时,群山呜咽,大地抖动.汽车肯定无法通行了,我要求徒步前去完成采访任务,被勒令返回.在返回途中,山石滑落,差点出了意外.此行未能到达目的地,在近一年时光里,我常引以为憾.  ……

  • 标签: 陇南断
  • 简介:  出发  4月8日,我们一行四人向着陇南灾区出发了.  这是我期待了快一年的一次出发.接到省委宣传部指令的当天,我就拿出了策划方案,第三天驱车上路.  ……

  • 标签: 赴陇南 陇南札记
  • 简介:鞭杆是陇南传统武术的一块奇葩,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法等对陇南鞭杆的渊源、特点、价值进行研究,挖掘其社会文化价值和健身功效益与社会的需要。

  • 标签: 陇南鞭杆 历史渊源 价值
  • 简介:上期提要:热爱拉小提琴的贝西,偶然摔了自己的小提琴,琴的一块碎片钻进泥里后,竞长成了一棵提琴树,还结出了提琴果。只要贝西拉起用提琴果做成的小提琴.提琴树就会为他伴奏,发出美妙的音乐。

  • 标签: 小提琴 伴奏 音乐
  • 简介:咱们四川有句农谚:“秋前十天无谷打,秋后十天满沟黄。”每年的立秋之后不多天那山沟沟、平坝坝,大片大片的稻谷说黄就黄了,微风吹过,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农民们一年中最兴奋、最忙活的时节来到了!让我们来欣赏青年诗人逸西对此情此景的描写吧:

  • 标签: 青年诗人 稻香 诗报 爱情诗 大堰河 诗潮
  • 简介:甘肃西和方言是北方方言中西北方言的一个分支,属中原官话秦陇片。从对县城境内各方言点的调查结果看,发现本方言在语音上与普通话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其内部各方言片之间也有所不同。在此,我将西和方言(以县城口音为代表)与普通话进行对照,找出其在声韵调方面的差异并进行辨正,以便境内的人学说普通话。

  • 标签: 方言 声韵调 辨正 正音
  • 简介:不知不觉,他们俩已结婚10年了。这10年中,他从给领导开车到开出租车。她却从小职员升职为副总,两个人的生活层次不同了。但她依然尽可能多地挤出时间,陪他在小区里散散步、聊聊天。不太忙的时候,还会给他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 标签: 保健法 医学心理学 心理卫生 心理健康
  • 简介:西和济肾脏病医院于2015年11月扩建并迁址于学府街128号兰亭银座,2016年3月12日正式开业,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经原山西省卫生厅《晋卫办医政[2013]70号》文件核准为二级专科医院,经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晋卫办医发[2015]37号》文件批准为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单位。

  • 标签: 山西省 肾脏病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计划生育委员会 病区 专科医院
  • 简介:陇南气象产业发展情况分析金朴(陇南地区气象局武都746000)引言陇南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境内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滞后,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之一。陇南地区气象局距县城近2.5km,位于半山地带。这样的外部环境和地理位置给产业发...

  • 标签: 气象产业 产业发展 情况分析 陇南地区 发展产业 运行机制
  • 简介:陇南地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长江流域、嘉陵江上游,是甘肃省惟一一个长江流过的地方?而且,陇南地处西秦岭南麓,由北秦岭山地、徽成盆地和南秦岭山地三部分组成,古代“北通羌戎,南通巴蜀”。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它独有的地貌和南北兼有的自然风光。

  • 标签: 陇南 江南 大山 长江流域 嘉陵江上游 自然风光
  • 简介:<正>1993年8月7日,风和日丽,陇南消防支队会议室内掌声阵阵,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这里正在隆重举行表彰扑救武都县[5.2]重大火灾有功官兵大会。5月2日20时40分许,武都县浸出油厂发生重大火灾,使整个油厂陷于一片火海之中,部分工人被困在大火里,情况十分紧急,危在旦夕。陇南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抵达火场,司务长熊绵富几次冲进熊熊烈焰中侦察火情,采取了正确的灭火战术,使即将要爆炸的一个3立方米酒精回收罐和5只各盛满50公斤的酒精桶避免了爆炸,保住了价

  • 标签: 陇南 重大火灾 武都县 灭火战术 1993年8月 司务长
  • 简介:土法"冶金"严重威胁周边环境的生态安全,给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选择陇南土法"冶金"为研究对象,简要分析土法"冶金"的原理,总结土法"冶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对生态的严重破坏等,并提出了减小危害的措施和建议。

  • 标签: 冶金 危害 NaCN或KCN 环境污染 资源浪费
  • 简介:一、引言花椒生长分布区域虽然很广,但只有气候干热、光照丰富的地区,才生长好、产量高、品质优。比如陇南地区的白龙江、白水江及西汉水干热河谷地区,所产“大红袍”花椒颗粒大、果皮鲜红,味道麻辣,味气浓香,是陇南的一种名优土特产品。为了探讨花椒的生态习性,我们调查分析了花椒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一、引言花椒生长分布区域虽然很广,但只有气候干热、光照丰富的地区,才生长好、产量高、品质优。比如陇南地区的白龙江、白水江及西汉水干热河谷地区,所产“大红袍”花椒颗粒大、果皮鲜红,味道麻辣,味气浓香,是陇南的一种名优土特产品。为了探讨花椒的生态习性,我们调查分析了花椒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二、花椒生长与气象条件陇南普遍种植的“大红袍”花椒,一般在3月中、下旬发芽展叶,4—5月初开花,7—8月初成熟,全生育期120—130天。1、温度条件花椒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气温为11—15℃。同大多数落叶果树一样,春季气温回升到5℃时,树芽开始萌动,3月下旬至4月初叶芽展开;花椒现蕾期和开花期分别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和13℃初日吻合(表1)。从表1看出,1990年陇南8个县的花椒现蕾、开花期与气温稳定通过10℃、13℃初日仅相差1—4天。花椒着色成熟期是影响品质优劣的关键期,此期的温度与果实着色成熟有密切关系,一般要求气温在18—20℃以上。分析花椒着色成熟期(大红袍花椒在7月份成熟)的温度条件与品质的关系(表2)可知,花椒着色成熟期(7月份)平均气温24—25℃,夜间温度(平均最低气温)20—21℃,果实着色成熟好,果皮颜色鲜红,味气浓香,味道麻辣。武都,文县昼温和夜温适宜,花椒品质最优。2、光照条件喜光是花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尤其7—8月着色成熟期,需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果皮方能着色好。一般花椒全生育�

  • 标签: 花椒树 气候条件分析 生长分布 白水江 温度条件 地形小气候
  • 简介:甘肃陇南25岁的农村青年岳强强.春节过后没有像往年一样外出打工.而是留在了家里.试着搞起了农产品电商。在这位当过兵、打过工、见过世面的年轻人看来.“回家没前途、没事做”已经成了过去时。近年来.甘肃陇南将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新利器.让当地干部群众看到了“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的希望。如今,陇南市已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地区.互联网正为当地注入发展新思维。

  • 标签: 陇南市 扶贫 外出打工 农村青年 干部群众 电子商务
  • 简介:在"中国乞巧文化之乡"——陇南西和"乞巧歌"中,大量的方言俗语的运用,给人以鲜活的生命感、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陇南山乡的泥土味儿,换成其他语言形式就会显得干瘪、失真。同时,陇南西和"乞巧歌"传承了上古民歌常用的"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表现形式和美感价值,以声调和旋律来感染人的情感。

  • 标签: 陇南西和 乞巧歌 语言 泥土味儿 重章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