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自1993年起,应用低频脉冲对脑卒中后肢体瘫痪的病人进行辅助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人237例,男142例,女95例;年龄31~93岁,其中45~75岁208例,平均年龄63.9岁;脑出血83例,脑梗塞154例。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其中单肢瘫54例,上下肢联合瘫183例;肌力0级33例,1级21例,2级77例,3级65例,4级41例;肌张力增高87例,肌张力减低64

  • 标签: 低频脉冲电 脑卒中后 肢体运动障碍 疗效观察 肌张力增高 肢体肌力
  • 简介:除个别报告外,国内外绝大多数作者(包括本文作者)均常规采用正极在上、负极在下的沿脊柱长轴的纵向刺激法(以下称“纵向正置法”),即他们相信包括脊髓在内的下行传导应是阴极兴奋(Pfluger极性法则,1859)。鉴于学术会议上对此曾有争论,本文专门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 标签: 脊髓电刺激 河南省人民医院 极兴奋 极性法 超强刺激 运动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面肌瘫痪多为“周围性面瘫”,严重影响容貌,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痛苦。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很多,大都以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为主。我们采用针刺与并用的刺激方式治疗周围性面瘫36例,在实践中发现针刺可以疏通面部经络,而配合可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减轻面部组织水肿,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针刺与姜灸法并用可扶正祛邪、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此法治疗面瘫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操作简便、经济实惠、无不良反应,为治疗面瘫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针刺 隔姜灸 面瘫
  • 简介:膈肌痉挛又称呃逆,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腹部手术后常因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受到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膈肌产生间歇性地收缩,常使切口疼痛,增加病人的痛苦。采用推拿配合膈俞穴治疗术后呃逆12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腹部手术后 膈肌痉挛 膈俞穴 隔姜灸 治疗 按摩配
  • 简介:以情绪障碍为中心的多种临床表现是心身疾病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在心身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采取心身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但是,在目前临床实际中,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难以普遍开展,致使这类单纯采用生物疗法的心身疾病患者,病程迁延、易反复、不能治愈。本文采用脉冲刺激仪,通过信息耦合方式,诱导、同化患者的脑变化,对52例消化系统心身疾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观察,结果发现使用该技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同时消化系统的不适症状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光刺激诱导治疗心身疾病,是生物反馈理论应用于该领域的新尝试,由于该技术安全、有效、简便、易行,为心身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标签: 脉冲光刺激仪 心身疾病 情绪障碍 焦虑 抑郁 脑电
  • 简介:自从东晋诗僧帛道献写出了"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的佳句之后,历代诗论家陈岩肖、苏轼、胡仔、杨慎等人一再赞赏,诗人们也不断学习,模仿,借鉴,翻新,根

  • 标签: 借声 胡仔 诗僧 诗论家 道潜 北宋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配合西药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治疗。将两组的疗效及症状改善的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8%,而且治疗组改善症状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配合西药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更确切,更明显,且简单易操作,易于推广。

  • 标签: 带状疱疹 隔姜灸 抗病毒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肩周炎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本人在日本德岛工作期间,采用温针辩证治疗2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27例均经日本松山病院确诊为肩关节周围炎,3例为理疗后效果不佳者。男6例,女21例;年龄最小67岁,最大85岁;病程从1个月至16

  • 标签: 气血亏虚型 隔姜灸治疗 温针 肩周炎 病院 穴位
  • 简介:分别对15名运动员进行了刺激增长肌肉力量的观察与实验。看出:在训练之后进行刺激,肌肉力量增长25.6%,训练之前(非训练日)进行刺激肌肉力量增长8.1%,对照组只增长6%。训练(疲劳)加刺激的效果较好。在肌肉力量明显增长的情况下,弹跳、速度提高也较多,运动技术也有改进,相应的运动成绩也有所提高。在我们观察的条件下看出:刺激促使肌力增长的时间与仃止刺激后肌力消退的时间大体相等。多数受试运动员反映,经过电刺激后体力恢复较好。我们认为训练后进行刺激,对局(?)肌肉来说是个大运动量训练,对整体来说又是个恢复手段。此法既是训练手段,也是治疗方法。

  • 标签: 电刺激 中跑运动员 训练课 肌力 肌肉力量 运动成绩
  • 简介:对38例面瘫患者采用梅花针配合治疗后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治愈29例,显效7例,好转2例。笔者指出采用梅花针局部叩刺可以促进局部血液供应,避免因长期针刺造成的面部肌肉的疲劳和伤害,再配合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经脉、肌肉得到更多的营养,从而使瘫痪肌肉的功能得以恢复。

  • 标签: 梅花针 隔姜灸 周围性面瘫 疗效观察
  • 简介: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avalResearchLaboratories)的A.Pique联同研究人员,开发了名为“凝结辅助激光蒸镀(MatrixAssistedPulsedLaserEvaporation)”的沉积工艺,该工艺适用於聚合、糖或碳水化合等有机物质。英国曼彻斯特都市大学(ManchesterMetropolitanUniversity)化学及材料学系高级讲师DrWaqarAhmed,

  • 标签: 凝结物辅助脉冲激光蒸镀技术 聚合物 化学气相沉积工艺 表面处理工艺
  • 简介:探讨刺激对治疗运动性损伤的作用,展望刺激在这方面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运动性肌肉损伤的表现和机制及刺激对人体作用的综合论述,并结合刺激在治疗运动性损伤的观察报导,得出如下结论:尽管刺激研究还不深入,但其在治疗运动性损伤方面是大有前途的,而刺激与机体酶活性关系的研究,也许就是个突破点。

  • 标签: 电刺激 运动性肌肉损伤 治疗 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程控调节.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2月用脑深部刺激丘脑底核(STN)治疗帕金森病61例,其中单侧30例,双侧31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61例PD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1.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45.2%;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20.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脑深部刺激(DBS)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可根据患者的症状调节参数,丘脑底核(STN)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佳靶点.

  • 标签: 脑深部刺激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颈夹脊穴温针对CSA的应力应变影响,分析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观察的方法,从2000年1月开始对来我院就诊的CSA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双号(治疗组)采用温针疗法,单号(观察组)只用单纯针刺疗法,两组的穴位、针刺手法、留针时间都一样,至2005年1月,每组治疗89例,观察CSA应力应变所致颈性眩晕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89例患者重、中、轻度眩晕的患者分别为44、34、11例,治疗后为4、2、0例,对照组治疗重、中、轻眩晕的患者分别为42、39、18例,治疗后为16、14、3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颈夹脊穴温针治疗CSA,患者的应力应变及眩晕症状改善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应力应变 眩晕 颈夹脊穴 温针隔姜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