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吸毒患者的输液护理对策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本次的66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戒毒科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接收的静脉吸毒患者,分析其静脉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实施有效护理护理对策,观察其护理成效。结果经过分析静脉吸毒患者的静脉输液状况,发现影响其原因主要包括静脉损伤、患者依从性差、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护理人员因素等。其中有穿刺失败患者4例,有3例患者由自身原因所致,另外1例由护士因素导致。结论对静脉吸毒患者实施有效的输液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保证患者的治疗成效,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 标签: 静脉吸毒 输液 护理问题,对策
  • 简介:摘要吸毒是艾滋病病毒(HIV)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来我院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就诊的吸毒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需要采血化验。采血是疾病诊断治疗中一项基本操作,由于长期吸毒,饮食不规律,多数吸毒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如用一般采血方法选择血管,穿刺时易刺破血管,针头进入血管经常抽不出血,或抽出血量有限,成功率低。护士能否熟练掌握静脉采血技术,合理选择采血部位为吸毒人员一次采血成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保障临床治疗。对此护士应果断选择股静脉或颈外静脉穿刺采血,以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静脉吸毒 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HCV及HCV RNA检测在静脉吸毒人群中HCV感染的诊断价值,为静脉吸毒人群HCV感染诊断提供一种准确、高效的检测策略。方法收集527例静脉吸毒者的血浆样本,先进行抗-HCV筛查试验(ELISA),对结果呈反应性样本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进行抗体确证;并对所有样本进行HCV RNA检测,然后分析抗-HCV筛查试验、RIBA及HCV RNA检测(NAT)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结果527例静脉吸毒者样本的抗-HCV ELISA结果中有386例呈反应性,141例为抗-HCV阴性;经RIBA检测386例抗体反应性样本中有370例抗-HCV阳性、6例抗-HCV不确定和10例抗-HCV阴性。抗-HCV ELISA与RIBA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5.85% (370/386),静脉吸毒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70.21%(370/527)。10例抗-HCV RIBA阴性样本经HCV RNA检测,均为阴性。376例抗-HCV RIBA阳性和不确定样本经HCV RNA检测,有56.93%(300/527)为HCV现症感染,14.42%(76/527)为HCV既往感染。对141例抗-HCV ELISA结果呈阴性的样本进行HCV RNA检测,抗-HCV ELISA筛查残余风险度为1.52%(8/527)。静脉吸毒人群中HCV病毒载量分布显示,高载量值(>107 IU/ml)和低载量值(<102 IU/ml)分别占1.95%和2.27%,而载量值在1×102~1×107 IU/ml的样本占95.78% (295/308),且主要分布于1×105~1×106 IU/ml(37.99%)。"ELISA+RIBA+NAT"的检测策略能区分300例HCV现症感染、76例HCV既往感染及10例抗-HCV假阳性结果,而"ELISA+NAT"检测策略能检测出300例HCV现症感染者,但不能区分出386例抗体筛查阳性者中存在的10例抗体筛查假阳性(2.59%)。结论静脉吸毒人群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有很高的现症感染率,这些HCV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值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对静脉吸毒人群抗-HCV筛查将有一定的残余风险度,因此,对静脉吸毒人群用抗-HCV ELISA筛查加核酸检测策略能准确诊断现症感染者,但不能区分出抗体筛查假阳性。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静脉吸毒人群 重组免疫印迹 核酸检测
  • 简介: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HIV抗体阴性静脉吸毒者的死因。方法:2002年7月~2004年1月,在乌鲁木齐市以社区为基础筛选和招募509名HIV抗体阴性静脉吸毒者,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在1年内观察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结果:509名HIV抗体阴性静脉吸毒者中1年死亡7人,死亡率1.38%;因吸毒过量而死亡的5人,占71.4%;因哮喘导致死亡1人,占14.3%;突发心肌梗塞导致死亡1人,占14.3%。结论乌鲁木市静脉吸毒人群主要死因是吸毒过量,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降低静脉吸毒人群的死亡率,特别是降低当地少数民族的静脉吸毒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静脉吸毒人群 前瞻性队列研究 死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柳州市静脉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静脉吸毒人群抗-HCV及抗HIV,用RT-PCR检测HCVRNA。结果静脉吸毒人群HCV感染率87.86%明显高于HIV感染率27.04%。共用注射用品人员HCV感染率达100%,HIV感染率高达85.12%。100%的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CV。结论静脉吸毒人群是HIV、HCV的重要传染源,不安全注射导致HIV、HCV的高感染率。应加强对静脉吸毒人群的监测、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HIV、HCV在人群中的传播。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静脉吸毒人群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针具交换对干预预防艾滋病过程中,工作人员和吸毒者的安全性。方法在社区开展针具交换和健康教育活动;探讨工作模式及方法,并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知晓率、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学指标和HIV抗体阳性率,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高。结论加强艾滋病干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有助于改变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危险行为,

  • 标签: 吸毒人群 安全性 针具交换
  • 简介:  1.上坟  不少人为我和人类学家拉德玛纳博士结婚感到惋惜.也有好多饶舌的人说我迷上了拉德玛纳的财产.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拉德玛纳不是商人,他是地地道道的学者.他不是腰缠万贯的富翁,一点都不是,他的生活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

  • 标签: 吸毒少年
  • 简介:摘要血液传播是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最重要传播方式。静脉吸毒者有反复静脉注射的要求,由于吸毒本身的特殊性,这些操作常常在非医疗场所进行,因而其消毒、防病的措施均存在缺陷。静脉吸毒者HIV、HCV及HBV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程度低、对传染病的知识缺乏或知信行脱节以及预防措施不到位等。既往的调查显示,静脉吸毒者HIV、HCV及HBV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人群平均水平。本文对静脉吸毒者HIV、HCV及HBV感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感染的特性分析原因、提出方案。

  • 标签: 静脉吸毒 艾滋病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地区静脉吸毒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02年11月8日-29日,以社区为基础开展横断面研究调查静脉吸毒人群的人口学和性行为特征,对采集的血样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在社区招募了379个静脉吸毒人员。结果静脉吸毒人群中梅毒感染率为15.3%(58/379)。在单因素卡方分析中,性别、教育年限、近1个月同非主要性伙伴非保护性性行为、近6个月性伙伴人数、近6个月同非主要性伙伴性行为频率、近6个月新的性伙伴人数同梅毒感染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民族(OR,2.85:95%CI,1.55—5.25),婚姻(OR,1.94:95%CI,1.04—3.62)和近6个月以性交为条件接受钱物(OR,5.60:95%CI,2.65-11.85)同梅毒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近6个月以性交为条件接受钱物同梅毒感染有统计学意义。需加强静脉吸毒人群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来提高其安全性行为。

  • 标签: 社区 静脉吸毒 梅毒感染 危险因素 血样 性行为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吸毒人群HIV、HBV和HCV混合感染病毒载量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95名静脉吸毒者进行HIV、HBV和HCV病毒载量测定。结果:抗-HIV阳性者和抗-HIV阴性者病毒载量(log)平均值分别为4.156±1.986和2.647±0.283(t′=5.63,P〈0.05)。无论抗-HIV阳性和阴性与否,两组间HCV病毒载量水平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0.251,P〉0.05)。结论:尚需对静脉吸毒人群HIV、HBV和HCV混合感染病毒载量间的关系进行多中心深层次的研究。

  • 标签: 静脉吸毒人群 HIV/HBV/HCV 病毒载量
  • 简介:近日,寿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根据得到线索,周密部署,在一出租屋将一名正在吸毒的男子李某和其女友湛某抓获。经审问,双方均对吸毒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但是对于毒品的来源以及是否有其他涉毒人员,李某一直回答含糊。湛某则交代自己一开始与李某也只是普通朋友,是因为李某的引诱才吸食上冰毒,为了吸毒才愿意和李某交往,冰毒也都是李某提供的。民警知情后对李某进一步审讯,发现李某竟同时和7名女性保持恋人关系。

  • 标签: 吸毒 女友 劝说 违法事实 公安局 出租屋
  • 简介:毒品预防教育事关禁毒工作全局。从毒品预防教育视角阐述如何识别毒品、吸毒工具和吸毒人员,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增强教学实用性。从俗称、种类、形状、颜色、规格、大小等特性讲解如何识别毒品,从不同吸食方式用到的工具等方面讲解如何识别吸毒工具。从环境线索、身体特征、急性中毒、日常行为和性格改变等方面阐述如何识别吸毒人员。

  • 标签: 毒品预防教育 毒品 吸毒工具 吸毒人员
  • 简介:目的了解2007—2012年广东省内HIV-1感染的静脉吸毒者(IDUs)中HCV基因型的种类和亚型分布情况。方法对2007—2012年HIV-1抗体阳性IDUs样本进行HCV抗体检测,对HCV抗体阳性样本提取RNA,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HCV核心基因Core片段和非结构基因NS5B片段,目的片段测序后通过分子系统发育树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209份样本分别来自惠州、东莞、阳江、云浮、清远、佛山、中山和江门,以阳江和东莞为主,占36.84%(77/209),以男性为主,占93.78%(196/209),年龄在18-49岁之间。HCV抗体阳性166份,阳性率为79.4%。进化树显示样本序列分别与标准株1a、1b、2a、3a、3b和6a等6种亚型聚集在一起,la、lb、2a、3a、3b、6a基因亚型构成比分别为10.6%、9.9%、1.4%、22.7%、11.3%、44.0%。结论6a是广东省内被检测HIV-1感染IDUs中HCV主要流行亚型,其次为3a亚型。

  • 标签: HIV感染 肝炎 丙型 基因型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男性吸毒人群吸毒前后性行为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3市1县434名吸毒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吸毒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吸毒行为特征、性行为特征、吸毒前后性行为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434名调查对象在吸毒前每月性行为频率平均值为(15.34±4.65)次/月,吸毒后为(4.62±1.61)次/月。25~45岁年龄组、〉45岁年龄组吸毒后每月性行为频率均降低(均有P〈0.05)。吸毒后安全套使用频率升高(Z=-10.2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45岁的调查者中,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12.123,95%CI:1.828~80.380)、初次性行为年龄≥18岁(OR=14.175,95%CI:1.568~128.150)、月均收入小于1000元(OR=7.873,95%CI:1.324~46.827)者吸毒后性行为频率更容易降低。结论药物滥用可导致性功能的损害。文化程度、初次性行为年龄、月均收入对大于45岁的男性吸毒者性行为频率下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标签: 性行为 因素分析 统计学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2003年夏天,当时深陷婚姻危机的穆图决心离开意大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同时也离开那个曾经让他爱、现在又令他恨的妻子亚历山德拉。

  • 标签: 亚历山德拉 婚姻危机 董建
  • 简介:去年底,江苏省如东县植保植检站原站长周勇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没收财产10万元。昔日的高级农艺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也曾努力用心工作1974年.周勇高中毕业后回到老家当了一名知青。

  • 标签: 吸毒 高级农艺师 有期徒刑 没收财产 高中毕业 受贿罪
  • 简介:5月18日,对于曾经为踢球而执着、为婚姻而失去一切、为吸毒而接受教养的穆图来说,是获得新生的日子,他将在这一天解禁,回到久违的足球场,重新寻找属于他的那份最纯真的快乐…

  • 标签: 国际米兰 这一天 亚历山德拉 阿蒂亚 帕尔 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