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物静脉输注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但在治疗过程中常会发生静脉药物或静脉液体渗漏现象,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疼痛、周围组织坏死以及神经、肌腱和关节损害,甚至造成功能障碍,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耽误了治疗时机,给患者经济与精神上造成很大影响,又延长了住院时间,有可引发医疗纠纷。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即可定为四级医疗事故,更是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压力和责任。因此,掌握静脉渗漏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知识至关重要.。为寻求防治方法,避免和解除静脉渗漏给患者造成痛苦,总结如下渗透性损伤的因素,药物因素。

  • 标签: 静脉输液 药物治疗 渗漏性损伤
  • 简介:摘要对1例头孢曲松钠外漏致手部肿胀,致张力性水泡手部功能障碍性患者进行超短波照射,消炎外敷及运动疗法。连续治疗及锻炼4周后肿胀消失,手部功能恢复正常。提出静脉注射尽可能选择粗、直、弹性较好的血管,避免发生渗漏。特别是中老年人,注意保护好血管,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

  • 标签: 头孢曲松钠 静脉输液 护理
  • 简介:摘要:渗漏损伤静脉输液并发症之一,表示输液中液体漏出或者外渗到皮下软组织或血管周围,损害皮肤软组织,需紧急处理,若消极处理或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灾害性后果。因此应当重视静脉输液护理,降低渗漏损伤发生率。

  • 标签: 静脉输液 渗漏性损伤 防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4月1日至2017年7月1日期间,接受治疗过程中出现静脉渗漏损伤的32例血液病患者,对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并对护理前后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护理后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静脉渗漏时,对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以及研究价值。

  • 标签: 血液病 静脉渗漏损伤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柏水外敷预防静脉输液渗漏损伤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100例静脉输液病人随机分为硫酸镁外敷组(对照组)和黄柏水外敷组(治疗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在外渗损伤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以及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黄柏水外敷能有效预防静脉输液渗漏损伤的发生。

  • 标签: 输液外渗 黄柏水 硫酸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静脉输液和静脉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如果操作不规范,有时可并发药液渗漏而造成局部损伤,甚至引发医患纠纷,给病人带来痛苦并影响医疗质量。我院从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共发生静脉输液和静脉注射药液渗漏局部损伤38例。现将静脉用药局部渗漏损伤的救治与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操作 渗漏损伤 静脉用 救治 药局 静脉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损伤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2012年2月到2015年7月选择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血液病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强化临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对于护理服务态度、输液流程安排、静脉输液技术的满意度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渗漏损伤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40.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损伤比较常见,强化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止静脉渗漏损伤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血液病 静脉渗漏性损伤 护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不同部位静滴垂体后叶素致静脉渗漏损伤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咯血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按照随机方式将82例患者分为上肢静脉组与下肢静脉组,对两组采用不同的静脉滴注部位,总结不同部位静滴垂体后叶素致静脉渗漏损伤的护理方式。结果下肢静脉组在皮肤发白、发红、肿胀、疼痛、水疱等表现上,均优于下肢静脉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的进行观察,若发现患者出现静脉渗漏的问题,应该第一时间拔针,拔针前将外渗药液尽量的回抽,此外,要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与家属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副作用以及外渗后果,提高患者的意识,避免出现渗漏损伤

  • 标签: 不同部位静滴 垂体后叶素致静脉渗漏性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静脉液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及因素,介绍静脉输液渗漏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为防止静脉输液渗漏,从药物、患者、穿刺技术上总结了一些方法,易于使患者和护理人员接受。

  • 标签: 静脉输液渗漏 损伤 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男23例,女3例;年龄5~66岁.车祸伤18例,钝器伤3例,坠落及砍伤各2例,火器伤1例.损伤和类型:上矢状窦损伤24例,前、中1/3各12例,其中前1/3段横断3例,部分裂伤9例;中1/3段横断2例,部分裂伤10例.横窦损伤2例:全断1例,上壁裂伤1例.裂伤长度:记载明确15例,其中<0.5cm者7例,0.6~1.0cm者5例,1.1~1.5cm者2例,1.6cm者1例.无1例系单纯静脉损伤,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颅脑伤或复合伤.休克7例,重度、中度各2例,轻度3例.

  • 标签: 颅脑损伤 静脉窦损伤 治疗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住院患者药物治疗的主要给药途径,也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而静脉输液渗漏是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影响治疗、甚至抢救工作,对患者、家属、医护人员造成压力和担忧,严重的甚至造成患者的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 标签: 渗漏 技术 热敷 湿敷
  • 简介:中医理论认为.静脉炎发生系药物伤及经脉.形成瘀血.稽留于经脉之中,壅遏不行而化热,郁热互结而出现诸症。静脉输液过程穿刺使局部脉络损伤.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气血不畅,凝聚肌肤.津液输布受阻则肿胀;瘀血内蕴,蕴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根据中医审证求因理论,化疗药离经后即成淤生湿化热,导致肌肤渝热蕴积.血脉瘀滞.而血瘀贯串疾病始终。

  • 标签: 化疗药物渗漏 中药外敷治疗 静脉炎 瘀血阻滞 中医理论 脉络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Labbe's静脉是连接大脑中浅静脉和横窦之间的吻合静脉,又称下吻合静脉,在脑的静脉回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2]。重型颅脑损伤合并Labbe's静脉损伤时常可导致严重后果,由于颅脑损伤的复杂性,如同时合并Labbe's静脉损伤使治疗更为困难。本文通过对榆林市北方医院自2006年3月至2012年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同时合并Labbe's静脉损伤病例分析,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颅脑损伤 Labbe's静脉 损伤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