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产前诊断技术分临床和实验室技术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临床方面主要是指各种侵入产前诊断技术,即在尽可能保证孕妇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胎儿的组织,对这些组织进行分析,可以对胎儿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DNA分析和酶学分析,从而对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和先天性代谢病进行产前诊断。比较常见的侵入产前诊断技术包括早孕期经腹B超引导下绒毛活检技术、羊膜腔穿

  • 标签: 诊断技术 侵入性 产前诊断 胎儿镜检查 细胞遗传学分析 染色体病
  • 简介:目的了解3种侵人性产前诊断技术的成功率、有效、安全及其手术并发症。方法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优生遗传门诊所进行的经腹绒毛穿刺、羊水穿刺、脐静脉穿刺手术病例,对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种侵入产前诊断技术均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出生缺陷,羊水穿刺一次成功率最高,但流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侵入产前诊断技术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出生缺陷,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前诊断 绒毛穿刺 羊水穿刺 脐血穿刺
  • 简介:<正>该文于2013年1月发表于《美国妇产科杂志》上。本文回顾分析了2002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主要医院就诊,孕期接受侵入产前诊断,包括绒毛取样术和羊膜穿刺术的所有孕妇,2006年11月首次提供患者序贯筛查,因此,作者将研究的时间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组从2002

  • 标签: 产前诊断 侵入性 羊膜穿刺术 绒毛取样 回顾性分析 宾夕法尼亚州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异常核型检出率与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相关,研究染色体多态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1626例具有侵入产前诊断指征的单胎孕妇,超声引导下取绒毛、羊水或脐血进行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绒毛标本216例,羊水标本974例,脐带血标本436例。结果绒毛穿刺成功率100%(216/216)、培养成功率99.07%(214/216);羊水及脐带血穿刺、培养成功率均为100%,术后妊娠丢失率0.18%(3/1626)。培养成功的1624例标本中检出异常核型90例,检出率为5.54%(90/1624)。早孕期联合筛查唐氏高风险组异常核型的检出率最高,占14.85%(30/202),其后为胎儿结构异常组8.54%(41/480)、高龄孕妇组3.23%(4/124)、双亲染色体异常组3.23%(1/31)、超声软标记物组2.93%(6/205)、中孕期血清学筛查唐氏高风险组1.86%(8/430),其他组无异常核型检出。异常核型中,21-三体检出率最高,占1.66%(27/1624),其次为18-三体,占0.68%(11/1624)。早孕期联合筛查唐氏高风险与胎儿结构异常组异常核型以21-三体、18-三体等染色体数目异常为主,两组整倍体检出率占全部整倍体总数的89.47%(51/57)。高龄孕妇、双亲染色体异常、超声软标记物及中孕期血清学筛查唐氏高风险组异常核型主要以染色体结构异常为主。早孕期联合筛查与中孕期血清学唐氏筛查高风险组异常核型检出率与两组间21-三体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P=0.000)。检出染色体多态核型180例,占11.08%(180/1624),其中Yqh+74例,inv(9)37例,1qh+23例,Yqh-16例,其他多态核型30例。180例多态核型中发现15例较严重胎儿畸形,多态核型胎儿畸形发病率为8.33%(15/180),畸形胎儿的核型主要为46,XYqh+、46,XN,inv(9)、46,XN,1qh+、46,XYqh-。结论对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胎儿进行产前核型分析有重要意义,早孕期联合筛查唐氏�

  • 标签: 产前诊断指征 侵入性产前诊断 核型 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多态性
  • 简介:到社区讲课或咨询,经常有基层的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工作者问我:“产前检查”是否安全?我知道,她们是想了解在胎儿出生前所进行的一些遗传学的检测技术是否成熟?安全如何?其实,对胎儿出生前的遗传学检测的正确的叫法应为“产前诊断”。因为,“产前检查”这一医学用语是专门指从妇女确定妊娠时开始至临产前对怀孕的母体进行的一系列的产科学检查,不是特意针对胎儿的,也不存在安全与否的问题。当然,

  • 标签: 产前诊断 安全性 遗传学检测 产前检查 计划生育 妇幼保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加强医学生以及青年医师对'以患者为中心'服务意识的培养,提升他们对孕妇异常妊娠诊疗工作的能力;本文收集、梳理了多位产前诊断专家在工作、教学中的不同经验,结合产前诊断的工作流程,将其系统的呈现给即将和正在工作中的医学生及青年医师们,作为他们工作中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产前诊断 教学 医学生 青年医师 工作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产前诊断产前超声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对123例产前超声异常胎儿的孕妇行介入产前诊断,并对结局进行追踪随访。结果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异常123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25例,中枢神经系统异常10例,消化系统异常7例,泌尿系统异常5例,肢体短小8例,颈部水囊瘤10例,单脐动脉10例,水肿胎19例,胎儿生长迟缓11例,多发异常25例,均行产前诊断,113例行染色体检查,发现异常染色体24例;19例水肿胎中13例为巴氏水肿胎。结论产前超声异常与染色体异常及巴氏水肿胎有一定的相关

  • 标签: 超声 胎儿 染色体
  • 简介:目前,利用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测序的侵入产前检测技术(non-invasiveprenataltesting,NIPT)成为唐氏产前检测中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兴技术,由于它具有精度高、孕早期即可实施、安全等特性,而备受关注。然而,这项技术也同样引起了一系列伦理争论与卫生政策挑战。文章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文件分析,对该技术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进行梳理与总结。

  • 标签: 非侵入性产前检测技术 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伦理思辨
  • 简介:围绕侵入产前检测技术(NIPT)的临床应用实践规范,总结分析了国际相关经验与研究,并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探讨了对我国的政策启示。提出审慎确定NIPT在我国临床实践定位与应用范围,有效整合NIPT与传统技术,以及理性规范NIPT商业化发展应用的建议。

  • 标签: 非侵入性产前检测技术 产前筛查 临床规范 商业规制 国际经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产前诊断(prenataldiagnosis)是指在出生前对胚胎或胎儿的发育状态、是否患有疾病等方面进行检测诊断。本文旨在探讨产前诊断的相关内容,从而掌握先机,对可治性疾病,选择适当时机进行宫内治疗;对于不可治疗性疾病,能够做到知情选择。

  • 标签: 产前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产前诊断已成为优生和预防缺陷儿的出生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它对与遗传因素有关系的疾病和具有其他的能够导致畸形胎儿因素高风险的家庭提供充足、可靠的信息,让遗传疾病的发生率的降到最低。方法产前诊断是利用影像学技术,羊水成分分析技术、生化遗传检测技术、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技术和基因检测技术等五种不同方法。结果随着我国的产前诊断技术不断发展,许多医院已经开始进行大范围的产前诊断的普及。这有效的减少了许多先天缺陷的胎儿的出生率。结论产前诊断的效果明显,但由于技术原因,也存在许多问题,产前诊断的水平远远达不到优生和优育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产前诊断的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产前诊断提供便利。

  • 标签: 产前诊断 技术 临床应用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