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转基因技术体系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和难点。目前,通过组织培养方法为基础的小麦转基因技术,已获得了大量的转基因材料,但由于组织培养方法具有较强的基因型依赖性,且操作复杂、耗时较长、易产生体细胞变异等原因,限制了该技术的普及。鉴于此,作为重要的备选方案,组织培养方法受到学界的关注,小麦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也有了广泛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小麦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不同方法的潜在受体位点,并与其他植物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探讨了小麦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小麦 转基因 非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 受体组织或细胞
  • 简介:以未萌发的腋芽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对树莓进行了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未萌发的腋芽是最佳的外植体,MS+6BA1.0mg/L+NAA0.2me/L为最合适的增殖培养基;将产生的不定芽转到1/2MS+IBA1.0mg/L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良好,移栽存活率达80%以上.

  • 标签: 树莓 组织培养 腋芽 茎段
  • 简介:前言1838年,Schwann和Schleiden提出了所谓的细胞全能性理论,认为细胞原则上能够自发地再生成一个完整的植株,该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的基础。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首次进行了分离的植物叶肉细胞的培养,虽然没能获的成功,但为现代的组织培养工作打下了基础。1939年,Nobecourt,Gautheret和White成功地获得了第一个真正的植物组织培养。此后,该领域有了很大发展,

  • 标签: 组织培养 杨树组织 愈伤组织 毛白杨 外植体 再生植株
  • 简介:摘要: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特别在园艺和农业领域。本文探讨了植物组织培养在改善品种和提高产量、缩短生长周期和繁殖速度以及提高适应性和可持续性方面的关键作用。这一技术不仅有助于培育抗病性、耐旱性和耐盐性的新品种,还可以加速植物生长和繁殖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 标签: 植物组织培养 品种改良 产量提高 生长周期 适应性 可持续性 园艺
  • 简介:本文针对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概况,包括新方法的采用,新观点的提出,并从七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影响组织培养的因素;培养基种类及常用培养基配方;外植体材料的选择;培养方式的研究及发展;应用组培法快繁观叶植物的途径;花卉组织培养的应用价值;稀土元素在组织培养上的应用研究。

  • 标签: 组织培养 外植体 快繁
  • 简介: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对败酱的快速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813—23.255μmol·L-1的BA和低浓度IBA5.747μmol·L-1有利于芽的分化;IBA的浓度在11.494~22.988μmol·L-1有利于植株根的生长。

  • 标签: 败酱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 简介:用周宁魔芋接种,获得最佳外植体为球茎上切取的皮上芽苞组织;用不同激素配比,筛选出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0.mg/L+NAA1.0mg/L,诱导率达94.9%;最佳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1mg/L,分化率达95.2%;芽在MS+NAA0.3-0.5mg/L,培养基上都能100%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 标签: 魔芋 组织培养 再生植株
  • 简介:摘要:花卉组织培养是目前的一种工厂化生产技术,是在人工控制的状态下对花卉的培养。由于该技术具备在任意地区都可以广泛应用的特点,因此,在种苗场、各个地区的花卉生产区域中都较为适用,对于我国目前的花卉繁殖事业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对花卉组织培养技术原理进行简要的探讨。

  • 标签: 花卉 植物组织 培养
  • 简介:切花菊分别取脚芽、茎尖、幼蕾作为外植体,在不同激素水平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丛生芽和根,完成植株再生。研究发现:3种外植体以茎尖最好,其愈伤组织产生的芽的分化速度较快。最后移入生根培养基上长成完整植株。同时,对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

  • 标签: 切花菊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栽培
  • 简介:以白花玫瑰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对其离体培养途径进行研究,建立白花玫瑰的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茅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2.5mg/L+NAA0.5mg/L+蔗糖50g/L+琼脂6g/L;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3.0mg/L+NAA0.2mg/L+蔗糖30g/L+琼脂6g/L;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0.2ml/L+蔗糖50g/L+琼脂6g/L。

  • 标签: 白花玫瑰 组织培养 芽诱导 增殖培养 生根培养
  • 简介:摘要:文心兰的许多器官、组织都可作为外植体,本文通过选择最常用的腋芽、花芽、球茎为外植体,观察初代培养阶段,用相同的消毒方法及培养基配方下三种外植体的细菌感染的概率,得出在初代培养阶段成活率最高的外植体,以此提高组织培养的成苗率和繁殖率。

  • 标签: 组织培养 初代培养阶段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以黄杜鹃的茎尖为实验材料,研究M1~M8八种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在25℃、光照12h/d、光照强度1500lx下进行培养,诱导黄杜鹃顶芽的离体快速生长,从实验结果中找到黄杜鹃离体快速繁殖的最适合的培养基。

  • 标签: 黄杜鹃组织培养离体培养茎尖培养
  • 简介:杜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其离体繁殖中,试管苗的增殖与生根不仅与植株的基因型有关,还受外植体的来源、培养基种类、培养条件、生长调节物质、培养程序等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故对近三十年来国内外杜鹃组织培养研究现况及今后工作和展望等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综述.

  • 标签: 杜鹃 组织培养 影响因素
  • 简介:进入21世纪转基因技术及其发展状况备受世人的瞩目,本文就转基因植物的产生,转基因植物的推广应用现状,世界各国对转基因研究的态度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未来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与论述。

  • 标签: 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技术 发展 推广应用
  • 简介:以金叶莸带腋芽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激素组合配比对金叶莸的分化、生根有显著影响。MS+6-BA1.5mg、l+NAA1.5mg/1为最佳分化培养基;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0.7mg/1,生根天数为7天,生根率可达95%;金叶莸生根苗在不同的移栽基质中成活率不同,在草碳:蛭石:珍珠岩=7:2:1的基质中,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93%,可以进行大量生产。

  • 标签: 金叶莸 组织培养 规模化生产
  • 简介: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在美国成功培植。当时有人惊叹:“人类开始有了一双创造新生物的‘上帝之手’。”随后,“转基因”一词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 标签: 转基因植物 悬念 抗生素
  • 简介:科学家已育成一种转基因树,用它造纸不仅能大大节省能耗,而且能减少有毒化学物质的使用。并且,这种树比普通树木长得快。科学家们相信这个突破不仅能促进林业的发展和减轻污染,而且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森林中的树也跟动物和农作物一样能够更全面地为人类服务。用木材造纸的难度在于从木浆里剔除木质素——一种使木质坚硬的强聚合物。这个过程需要使用一些剧毒化学药品和消耗大量能源。

  • 标签: 转基因树 科学家 木质素 新时代 有毒化学物质 育成
  • 简介:日本科学家培育出一只转基因老鼠,它的叫声像小乌。日本大阪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目前正饲养这只可爱的小老鼠。这只发出“啾啾”叫声的老鼠是“进化老鼠计划”的一部分

  • 标签: 转基因 老鼠 日本大阪 科学家 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