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脑实质受累的部位与程度不同,可出现失语、偏瘫、单瘫,及一侧或双侧病理征阳性等神经系统的局灶性体征。由于基底部的炎症常累及神经,故可引起睑下垂、瞳孔散大固定、眼外肌麻痹、斜视、复视、周围性面瘫、耳聋及吞咽困难等。压增高也较常见,有时可致脑疝形成。其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颅内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切除术后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肿瘤切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手术时间≥4h患者感染率大于手术时间<4h的患者,P<0.05;伴有脑脊液漏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无脑脊液漏患者,P<0.05;引流留置时间≥24h患者感染率高于引流留置时间<24h的患者,P<0.05。结论?手术时间、脑脊液漏及引流留置时间等因素是出现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须得到临床重视,加强预防。

  • 标签: 颅内肿瘤切除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感染病人低压的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27例感染继发低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全部27例感染继发低压病人中,有9例的脑脊液细胞数量正常,18例数量偏高;7例蛋白定量正常,20例偏高。6例病人伴低血钾,8例低血钠,5例低血氯。全部27例病人症状均缓解出院。出院前对其脑脊液压力与各生化指标进行复查,结果均正常者22例,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者13例。结论低压综合征在感染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需密切关注其病情改变,当出现与体位相关的头痛时,务必注意是否为低压,应通过腰穿测压进一步证实,给予合理的治疗措施,做到尽早发现,尽早诊断与治疗。

  • 标签: 颅内感染 颅内低压 颅内压增高 低颅内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肿穿刺引流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59例脑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手术治疗,分析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大、引流管位于脑室、引流管放置时间≥5d、有脑脊液渗漏、注射尿激酶次数≥3次、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感染的发生率更高(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引流管位置、引流管放置时间、有脑脊液渗漏、注射尿激酶次数、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是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血肿穿刺引流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工作中应评估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风险性,及时预防。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 穿刺引流术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从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开展手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中选出41例,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记录患者感染治疗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疗效显著患者共23例(56.10%)、治疗有效患者共16例(39.02%)、治疗无效患者共2例(4.88%)。治疗无效2例患者均发生死亡,其死亡原因为多器官衰竭,未有足够的护理干预时间。结论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感染病情,有效控制患者死亡率。

  • 标签: 颅内感染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感染的内科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重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内科综合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0人。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临床症状、血清炎性因子、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治疗后压、NIHSS评分均较低(P

  • 标签: 重症颅内感染 内科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瘤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探究脑脊液(CSF)指标与血清学指标在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13例动脉瘤手术患者,按照感染与否分为感染组28例、非感染组185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比2组患者的CSF指标、血清学指标并分析其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术中动脉瘤破裂、术中CSF漏、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4 h为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组的CSF水平、血清学指标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且患者的CSF指标、血清学指标与感染呈现正相关。结论患者的糖尿病、术中动脉瘤破裂、术中CSF漏、术中出血量100 mL以上、手术时间>4 h均为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患者的CSF指标与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可协助动脉瘤术后并发感染的诊断。

  • 标签: 颅内动脉瘤术 颅内感染 脑脊液指标 血清学指标
  • 简介:摘要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一般情况下,由于血.脑脊液屏障的存在,感染的发生机会并不高,但由于外伤、手术等情况导致脑部保护环境破坏时,感染的概率就会增加。一旦感染,患者往往以病情危重、发展较快、治疗时间长和预后差等为主要表现,并且病死率在10%~15%,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及时诊断并合理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 标签: 颅内感染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室外引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周龙江 王苇 张鑫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扬州 225012 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南京 210002,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扬州 225012,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南京 210002
  • 简介:摘要感染动脉瘤(infectious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IA)是一种罕见的感染性神经系统血管病变。IIA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血肿,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未破裂IIA则临床表现隐匿,诊断较为困难。文章主要围绕IIA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颅内感染性动脉瘤 临床诊断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本组资料将静脉及反复鞘注入抗生素达一个月,仍不能彻底控制的感染,定义为顽固性感染

  • 标签: 颅内感染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感染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2714例颅脑手术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多种因素与感染的发生有关。如无菌操作不严格、手术操作时间过长、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引流管护理不当、不正确的脑室注药、切口脑脊液漏处理不当等,均为重要方面。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针对不同的易感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在全身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的同时行鞘或脑室内注药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颅脑手术 颅内感染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开颅手术后感染26例,分别进行营养支持,抗感染、腰大池持续引流、鞘给药等治疗措施。结果26例患者中痊愈出院25例,1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结论开颅手术后发生的感染,应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颅脑手术术 颅内感染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池置管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4年来收治的20例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行腰池置管经腰大池引流并行全身使用抗生素及鞘给药,19例治愈,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腰池置管行腰大池引流是治疗感染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腰池置管 颅内感染 腰大池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对于小儿感染压的影响,进而探究分析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9-2022年收治的60例小儿感染高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分别对其采用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观察两种干预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压等指标状况,结果发现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 早期诊治与科学细致的护理是治疗小儿感染降压的重要前提与方法。为此,医护人员需要在开展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性的进行特殊护理工作,进而由此能够消除家长焦虑情绪,引导患儿更加密切的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小儿颅内感染 颅压降低 护理要点 成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