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压危象是儿童高压的危重状态,常发生于急性高压,为脑疝前兆,需要及时识别和紧急处理。儿童急性高压高压危象的治疗和预后是关系到儿童远期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儿童急性高压高压危象的病因、发病机制、早期识别、监测及干预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冀望能对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 标签: 急性颅内高压 儿童 颅内高压危象 脑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高压的临床、CT及CTA影像学表现。方法:采用GE750HD-128螺旋CT对25例急性高压患者进行CTA检查,对原始数据进行MPR、MIP、VR重建。结果:广泛性肺挫伤并感染7例、气管支气管纵隔瘘并两肺严重感染6例、4例重症肺炎、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重度脑损伤、1例溺水;急性高压引发原发性脑死亡10例、深度昏迷15例。头颅CT平扫呈广泛性脑组织密度减低及脑室、脑池、脑沟变浅或消失;3例脑内血肿、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原发病变。结论:临床可根据高压脑死亡的CTA影像表现指导临床进行疾病诊治。

  • 标签: 急性颅高压 CTA 影像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硬膜外球囊加压法建立兔急性高压模型并确定其极限高压值。方法采用硬膜外球囊加压法制备急性高压兔模型,先将内压(ICP)增至16 mmHg(1 mmHg=0.133 kPa),观察120 min,判断ICP的波动情况;之后每增加10 mmHg设为一组,每组10只;当ICP增至某一数值,实验兔的ICP出现剧烈波动(波动幅度>15%)或24 h内病死率明显增加时,视为已达到ICP极限。之后,将极限值与上一组数值相加后平均,作为下一组的ICP数值,以此类推,直至找到最接近极限的高压值。将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实验组根据确定的ICP极限值进行加压,而对照组不加压,其余操作均同实验组。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影像学、脑组织含水量、尼氏染色阳性神经元数量及Caspase-3表达量的差异。结果当ICP增至46 mmHg时,实验兔的ICP会出现较大波动(n=5)或死亡(n=5);而当ICP为16、26及36 mmHg时,实验兔的ICP未见明显波动。进一步研究发现,当ICP为41 mmHg和39 mmHg时,实验兔的ICP会出现较大波动(每组n=9)或死亡(每组n=1);而当ICP为38 mmHg时,实验兔的ICP未见明显波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大脑压迫区存在明显的血肿,且脑沟、脑回模糊,脑水肿明显;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分别为(4.17±0.98)分、(0.67±0.22)分,P<0.05];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分别为(80.8±1.5)%、(78.8±1.1)%,P<0.05];尼氏染色阳性细胞计数减少[分别为(83.5±11.3)、(113.8±17.9),P<0.05];Caspase-3的表达量增高[分别为2.04±0.39、0.32±0.27,P<0.05]。结论通过硬膜外球囊加压法制备的兔急性高压模型,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学变化符合急性高压的特点,其极限高压值为38 mmHg。

  • 标签: 颅内压 模型,动物 颅高压值 极限 硬膜外球囊加压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硬膜外球囊加压法建立兔急性高压模型并确定其极限高压值。方法采用硬膜外球囊加压法制备急性高压兔模型,先将内压(ICP)增至16 mmHg(1 mmHg=0.133 kPa),观察120 min,判断ICP的波动情况;之后每增加10 mmHg设为一组,每组10只;当ICP增至某一数值,实验兔的ICP出现剧烈波动(波动幅度>15%)或24 h内病死率明显增加时,视为已达到ICP极限。之后,将极限值与上一组数值相加后平均,作为下一组的ICP数值,以此类推,直至找到最接近极限的高压值。将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实验组根据确定的ICP极限值进行加压,而对照组不加压,其余操作均同实验组。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影像学、脑组织含水量、尼氏染色阳性神经元数量及Caspase-3表达量的差异。结果当ICP增至46 mmHg时,实验兔的ICP会出现较大波动(n=5)或死亡(n=5);而当ICP为16、26及36 mmHg时,实验兔的ICP未见明显波动。进一步研究发现,当ICP为41 mmHg和39 mmHg时,实验兔的ICP会出现较大波动(每组n=9)或死亡(每组n=1);而当ICP为38 mmHg时,实验兔的ICP未见明显波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大脑压迫区存在明显的血肿,且脑沟、脑回模糊,脑水肿明显;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分别为(4.17±0.98)分、(0.67±0.22)分,P<0.05];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分别为(80.8±1.5)%、(78.8±1.1)%,P<0.05];尼氏染色阳性细胞计数减少[分别为(83.5±11.3)、(113.8±17.9),P<0.05];Caspase-3的表达量增高[分别为2.04±0.39、0.32±0.27,P<0.05]。结论通过硬膜外球囊加压法制备的兔急性高压模型,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学变化符合急性高压的特点,其极限高压值为38 mmHg。

  • 标签: 颅内压 模型,动物 颅高压值 极限 硬膜外球囊加压法
  • 简介:摘要目的肥胖是儿童内压升高的一个未被充分认识的危险因素,其病理生理仍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探讨特发性高压(IIH)与儿童体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三级儿童医院确诊为IIH的患儿,收集和分析其体重指数、临床表现、研究调查和治疗信息。结果研究共纳入病例数18例(男∶女为7∶11),年龄6~15岁,平均( 11±3.3)岁。平均BMI为30.3 kg/m2,平均BMI SDS为+2.5。其中12例(66.6%)同时出现头痛和眼部体征。3例在常规视力检查中发现视乳头水肿但无临床表现。在18例中,15例接受了药物治疗,2例接受了长期神经外科干预治疗,1例接受了保守治疗。结论结果表明,患IIH的肥胖儿童中,女性占大多数。需要加强对继发于肥胖的IIH的认识,确保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从而及早诊断和处理,避免永久性视力丧失等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 标签:
  • 简介:高压是由脑部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脑实质水肿而产生的症候群。其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精神异常。婴儿可表现为呻吟、面色苍灰、双眼凝视、前囟紧张,病情发展凶猛,可造成脑疝而危及生命[1]。因此,精心护理,仔细地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准确的抢救措施,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关键。现将我院于1990~2000年以治的因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种中枢神经感染所致的高压共65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例小儿 小儿颅内高压 颅内高压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乙状窦缩窄术后出现高压病例。患者,女,24岁,因“左耳搏动性耳鸣2年余”就诊,术前完善颞骨CT提示左侧乙状窦憩室,全身麻醉下行左侧乙状窦缩窄术,术后患者出现3次无明显诱因恶心呕吐、耳鸣等不适感,术后1个月复诊,查体视乳头水肿,提示内压升高,予甘露醇等药物后未见明显改善,再次行手术取出填塞物,不适感消失。术后随访10个月,耳鸣消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高压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之间收治的25例良性高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本组25例良性高压患者经有效治疗后,治愈者17例,显效者8例,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对良性高压患者行合理药物治疗,可得到满意疗效。

  • 标签: 良性颅内高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脑出血术后高压患者的循证治疗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高压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循证治疗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后,其恢复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平均住院的时间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均得到了改善,其评分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术后高压患者的循证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颅内高血压 循证治疗
  • 简介:摘要特发性高压可引起严重的头痛及视力障碍,近年来逐渐引起重视。文章系统性回顾了特发性高压及相关眼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思路。

  • 标签: 特发性颅高压 眼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特发性高压症(IIH)是一种以内压增高为主要症状,以伴随的相关临床表现及体征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而内静脉窦狭窄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学界广为接受的一种观点是,内静脉窦静脉狭窄是IIH的病因之一。在多项研究中,90%的IIH患者磁共振成像证实存在横窦狭窄。内静脉窦狭窄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多与高压症相关,如头痛、视乳头水肿、视物模糊、耳鸣等。尽管如此,仍有少部分的脑静脉狭窄患者未患有IIH,此类患者与患有IIH的患者特点存在差异。本文着眼于内静脉窦狭窄的诊疗,并比较各种治疗手段之间的差异。

  • 标签: 脑静脉狭窄 颅内静脉窦狭窄 特发性颅内高压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囊肿术后诱发高压处理的方法。方法对4例蛛网膜囊肿行手术治疗后出现高压症状,在不发热的情况下给予抗感染治疗症状迅速缓解,对其病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这4例蛛网膜囊肿术后并发高压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后高压症状迅速消失。结论蛛网膜囊肿术后继发高压征,慢性感染是原因之一。

  • 标签: 蛛网膜囊肿 术后颅高压 慢性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特发性高压症(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IIH)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高压为主要体征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头痛、搏动性耳鸣、视力及视野改变等临床表现。大量研究表明,脑静脉窦狭窄与IIH密切相关,超过90%的IIH患者伴有脑静脉窦狭窄。尽管二者的因果关系尚无定论,但在这类患者中正逐渐形成以静脉窦支架置入术为核心的外科综合治疗体系。文章对IIH合并脑静脉窦狭窄的支架置入术治疗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假脑瘤 颅内高压 颅窦 支架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高渗盐水治疗脑水肿和高压疗法在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却缺乏专家共识。鉴于此,共识制定组邀请国内30余名一线神经外科重症专家,以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和推荐级别为依据,围绕高渗盐水治疗脑水肿和高压的治疗效果、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使用剂量、频次和给药方式等问题,筛选出初步推荐意见,再结合德尔菲法评价意见最终确定19条推荐意见,以进一步规范高渗盐水疗法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

  • 标签: 脑水肿 颅内高压 高渗盐水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