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麦积山76的全面考察,并与麦积山同时期的一组洞窟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洞窟形制、壁面布局和造像题材等方面综合考虑,结合国内其他石窟的情况,尽可能全面地就目前学界关于该年代和分期的不同观点展开分析,最后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 标签: 麦积山 76窟 考察
  • 简介:麦积山石窟93为一平面方形平顶小,本文在对其洞窟形制、造像内容及其特点进行考察后认为开凿于北魏景明前后,并认为景明时期是麦积山石窟受中原风格开始变革的重要时期.

  • 标签: 麦积山 第93窟
  • 简介:麦积山127前壁七佛图是现存中国北朝时期最完整的七佛绘画之一,其图像来源、构图样式、绘画技法、艺术风格等受到中原和南朝地区强烈影响,不仅反映出当时有关七佛经典的思想内涵,而且也表明七佛是北朝晚期石窟造像中重要题材之一。作为127中诸多经变和本生故事画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出与释迦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

  • 标签: 麦积山第127窟 七佛图像
  • 简介:麦积山石窟历经一千五百余年的岁月沧桑,内塑像及壁画已是伤痕累累,病害重重。2007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经过对洞窟病害的仔细筛选.确定麦积山161为抢救性保护修复洞窟之一,与敦煌研究院共同商定了该的保护维修方案,

  • 标签: 麦积山石窟 保护修复 壁画 彩塑 2007年 艺术研究所
  • 简介:麦积山石窟43是西魏皇后乙弗氏的瘗,此文从建筑、墓葬、丧礼等新的视角对该洞窟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外檐建筑可称为“庙”,中间穹庐顶的空间是孝子守孝的“庐室”,后室为“柩室”。在“庐室”内原有乙弗氏的容像。另外44应该是仿照43原来的容像而开凿和塑造的供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乙弗氏样式”的观点。

  • 标签: 麦积山第43窟 乙弗氏 墓葬 建筑形制
  • 简介:麦积山石窟4上方有三排和洞窟同时期开凿的巨大桩孔。通过建筑学的分析,认为在最初修整4屋顶部分时,用于屋顶面积太大,为了避免在屋顶上遗留太多的施工桩孔,就在上方开凿了大型桩孔,然后利用悬吊的方法对屋面部分进行施工。

  • 标签: 麦积山石窟 桩孔 探疑
  • 简介:麦积山石窟北魏和平至太和年间(460—499)开凿的几组具有明显双特征的龛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其造像题材、图像内容不仅体现出浓郁的时代特点,而且对于研究麦积山石窟营建与开凿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这种龛样式在一定程度上对麦积山西魏、北周时期的龛开凿也产生了影响。

  • 标签: 麦积山双窟 图像内容 历史背景
  • 简介:本文以麦积山西魏127和敦煌莫高窟西魏249、285为讨论的主要对象,在二地同时期石窟艺术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北朝时期佛教石窟艺术样式的西传及其流变的区域性特征。

  • 标签: 北朝佛教石窟 样式 区域性特征
  • 简介:文章描述了克孜尔114的洞窟形制和壁画布局,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洞窟的壁画内容,认为其表现的佛教思想是宣扬大乘六度、般若思想,因而是一座大乘佛教,是弥勒信仰在龟兹流传的表现。而根据壁画供养人像的穿着,可以判定这是一座比丘尼寺。很可能是公元4世纪后半叶、鸩摩罗什在龟兹推行大乘佛教时的遗存。

  • 标签: 克孜尔114窟 壁画 大乘佛教 比丘尼寺
  • 简介:围绕莫高窟249顶壁画的主要图像,中外学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结论。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图像尚不能形成统一的定论,但是基于欧文·帕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论,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宏观上把握这些图像的组合原则,可以初步形成一个图像学的解释:不同文化渊源图像的“混用”汇聚成一个整体,共同表达了一个隐藏在图像背后的意义,即一个融合了外来佛教思想和本土道教思想的古代敦煌人心中的宇宙幻象。

  • 标签: 敦煌壁画 第249窟 图像学 宇宙幻象
  • 简介:此文重新检索了榆林29供养人的身份构成,认为此的性质是一个有浓重官方背景的“公共”而非通常认为的“家”。西夏占领河西走廊西端的瓜沙地区之后,统治该地区数百年之久的当地世家大族受到残酷战争的重创,已经无力继续作为开造像的中坚力量而被西夏政权的高官新贵所取代。西夏文武官员集合财力权力开创新,使瓜沙地区的西夏石窟具有了与前代佛不同的性质和功能。

  • 标签: 西夏 供养人 家窟 公共窟
  • 简介:为说明敦煌莫高窟85颜料目前所处的状态,用色度计和CIE1976年表色系统进行选点监测,并进行X-衍射分析.分析、监测结果表明,85颜料有7种颜色,其中绿色颜料是最稳定的一种.颜色的色度值不仅反映了颜料当前所处的状态,而且对了解古代画师调色、技法、配比等提供一定的线索.这些信息对保护修复有指导性意义.

  • 标签: 敦煌 莫高窟 颜料 色度 X—衍射分析
  • 简介:克孜尔石窟118在龟兹石窟中是非常特殊的一例。通过图像分析,本文重新考证了其中一幅重要壁画的主题——“须弥山上的欲天宫”,并就该石窟其余相关壁画的图像构成提出了新的观点。

  • 标签: 克孜尔石窟 阿修罗 魔王 龟兹
  • 简介:高阁一望万千重,趺坐莲花列嶂成。问道何言归路远,梵天一念向西行。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莫高窟156是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在位期间修建的一座功德,关于该的建时间,前贤已有较多探讨且已几成定论。本文对内人物题记进行重新比对考查,并参照张议潮本人的官阶品级和职衔变化,推断该的始建时间有可能在大中五年(851)张议潮被朝廷任命为归义军节度使并赐封旌节之后不久,而出行图中的题记则是成通二年(861)张议潮收复凉州后的补(改)题。同时,文章还对156的选址问题、内的《莫高窟记》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第156窟 题记 开窟时间 选址 《莫高窟记》
  • 简介:220甬道南壁龛内绘制药师说法图、释迦牟尼说法图和弥勒说法图,其中明显突出药师说法图的地位。龛上方是一组说法图,表现的是三世诸佛。甬道南壁绘制的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药师佛、三世佛等尊像与敦煌文献B.8719V《药师道场(文)》中启请和礼忏的重要佛圣相同,据此判断,220甬道南壁的绘画作品与药师礼忏活动有密切关系。在敦煌石窟,像220甬道南壁这样表现药师道场启请和礼忏佛像的壁画题材极为少见,值得重视。

  • 标签: 莫高窟 第220窟 甬道南壁 药师道场
  • 简介:本文对敦煌莫高窟的影和影像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影是为河西都僧统或其他有名的高僧大德而专门修建,内塑绘有都僧统或高僧大德的影像。影是敦煌家庙的一种类型,其功用就是纪念和瞻仰,是敦煌世家大族家庙的特殊体现。影内影像的塑绘,影响着莫高窟归义军时期的供养人画像更多具有邈真(写真)的性质,高其供养性质则处于次要地位,因而使这一时期的家庙具有真堂的性质。

  • 标签: 敦煌 莫高窟 影窟 影像
  • 简介:本文考释了敦煌莫高窟256东壁门北元朝至正年间所题的"大宋国"题记,认为它可能与南宋皇室后裔赵完普等人被元政府迁徙到敦煌安置的事件有关.

  • 标签: 建高窟 第256窟 至正 大宋国 赵完普
  • 简介:云冈石窟12中,与埙相配使用的横吹管乐应是古篪。这符合文献对其形制的动态记载,也符合孝文帝迁洛前广罗民间散佚音乐遗产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埙篪相和”的音乐文化内涵。过去将这一乐器辨识为“义觜笛”,是误读文献以致僵化认识器物演变的结果。

  • 标签: 云冈石窟第12窟 埙篪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