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从化湿、理气、祛瘀三个方面论述治疗黄疸的中医辨治思路和方法。结论运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行气通腑之法治疗黄疸,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 标签: 补气益血 四君子汤 四物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从化湿、理气、祛瘀三个方面论述治疗黄疸的中医辨治思路和方法。结论运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行气通腑之法治疗黄疸,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 标签: 黄疸 辨证论治 清热祛湿 理气 活血化瘀
  • 简介:中兽医把奶牛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种.它是以奶牛的目黄、皮黄、尿黄、阴户黄、乳汁黄、粘膜发黄,尤其是以乳房皮肤黄染明显为特征的一类病症。笔者近年来在兽医临床上采用中药诊治奶牛黄疸18例,其中阳黄12例.阴黄6例,全部治愈,现浅谈如下,供同仁参考。

  • 标签: 黄疸病 奶牛 诊疗 鉴别 中医 兽医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诊治体会,为治疗黄疸新生儿提供临床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15.6-2016.6在我院治疗的黄疸新生儿21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总结21例黄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确诊患儿病情,分析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等研究方法,总结临床诊治体会。结果21例患儿在治疗5天后和7天后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32.41±5.10)umol/L、(101.61±4.73)umol/L。结论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中,建议先行诊断,确诊后采用药物联合光照治疗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患儿血清中胆红素,通过本次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病 病因 治疗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证治三方面对黄疸的源流进行考证。总结了历代医家对黄疸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黄疸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剖析,以冀有裨益于临床.

  • 标签: 黄疸 病名 病因病机 证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新生儿黄疸护理与家庭教育实践对新生儿黄疸管理和家庭成员知识、态度及实践(KAP)水平的影响。研究试图确定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否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并提高家庭成员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和管理能力。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共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成都市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实施新生儿黄疸护理与家庭教育实践干预,对照组提供常规新生儿护理。数据收集包括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家庭成员对新生儿黄疸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护理实践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和医院记录,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家庭成员在新生儿黄疸知识、态度及实践方面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新生儿黄疸护理与家庭教育实践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并提升家庭成员的KAP水平。结论:新生儿黄疸护理与家庭教育实践对改善新生儿黄疸管理和提高家庭成员的KAP水平具有显著效果。建议在新生儿护理中广泛采用该综合干预措施,以促进新生儿健康和家庭福祉。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家庭教育 护理实践 知识态度实践(KAP)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治疗恶性阻塞黄疸术后护理相关探讨。方法将2005-2009年恶性黄疸患者34次进行肝胆到穿刺引流治疗,其中胰头癌16例,勾突癌4例,十二指肠癌5例,胆总管癌9例,全部行PTCD;给予输血浆、静滴VitK1及保肝治疗;手术时,帮助病人摆不同的体位如仰卧位、左侧卧位等,防止病人坠床,同时防止穿刺时病人活动导致穿刺针移位刺破邻近脏器引起气胸、腹腔出血及肝脏损伤;术后注意引流管相关护理,仔细观察引流液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结果一例术后引流管脱落经再次手术重新置管,一例术后感染死亡,其余病人均顺利出院。结论肝胆到穿刺治疗恶性阻塞黄疸术后护理至关重要与患者预后有较大相关性。

  • 标签: 术后护理 肝胆到穿刺 恶性阻塞黄疸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方法对25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类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为围产因素、感染因素及母乳性因素等,分别占到46.90%、31.78%及7.36%。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围产期因素和感染因素。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胎儿缺氧,正确指导母乳喂养是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方法对229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类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因素、围产因素及母乳性因素等,分别占到36.68%、31.88%及16.16%。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和围产期因素。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胎儿缺氧,正确指导母乳喂养是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在恶性阻塞性黄疸减黄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老年恶性阻塞性黄疸人行PTCD术。结果所有病人病情均好转。结论PTCD是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减黄术,尤其适用于老年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人。

  • 标签: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治疗 胆汁淤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因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接收的100例新生儿(包括爱婴区及月子区)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将确诊为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其余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并对病理性黄疸因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宫内感染、窒息、G-6PD缺陷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相对更高(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分别为41.03%、84.62%,与对照组14.75%、63.93%相比,相对更高(P<0.05);早产儿、宫内感染、窒息、G-6PD缺陷、剖宫产、母乳喂养均为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繁多,常见危险因素包括早产儿、宫内感染、剖宫产等,临床应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围产期保健及高位妊娠管理工作,有效预防病理性黄疸

  • 标签: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发病原因,并给予蓝光联合药物治疗。结果经分析,39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150例由围生因素引起,112例由感染引起,59例由母乳性黄疸引起,39例由新生儿溶血引起,20例由多因素引起,12例病因尚不明确。对所有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痊愈354例。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因多且复杂,通过切实做好新生儿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率,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恶性梗阻性黄疸人围手术期液体疗法促进减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年来血清总胆红素>180umol/L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人的临床资料,在解除胆道梗阻术中、术后增加补液量,观察液体治疗在短期内促进减黄的作用。结果对照组在解除胆道梗阻的第3天及第7天TB分别下降(86.3±9.2)umol/L和(165.8±16.8)umol/L。液体组术后第3天TB下降(217.9±105.1)umol/L,最快者下降442.5umol/L,术后第7天TB下降(265.0±130.2)ymol/L,最快者下降532.3umol/L,术后一周内92.3%的病例总胆红素降至180umol/LL以下。术后两组总胆红素下降至一半的时间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人在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同时增加术中、术后补液量,通过利尿可达到促进减黄,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恶性梗阻性黄疸 围手术期 液体疗法 减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清泻法在梗阻性黄疸人术后血清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含量变化,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临床分两组,A组西医常规治疗为对照组,B组为治疗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内服中医清泻法自拟方加减治疗做对比观察,观察术前第1天,术后2,5,8天血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检查结果。结果临床通过两组患者做比较,观察到B组治疗0J,患者各时相LPS、TNF—a均早较A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清泻法治疗0J,疗效确切,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7-0184-02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Jaundice,简称0J)是肝胆外科常见,多需手术治疗解除梗阻。而病人手术前后,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病人死亡。我们通过前期的动物实验研究[1],发现OJ易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与血清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a)等的出现有关,它们可造成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改变,如肝、肾、胃、血液系统等,导致多种并发症[2]。临床中,我们通过两组患者的对比,发现采用中医清泻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较单用西医常规治疗,能降低手术后患者LPS、TNF—a的含量,证实对减少OJ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UPTBD)对梗阻性黄疸人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2年7月期间的417例梗阻性黄疸人进行497次UPTBD治疗,并回顾总结他们的临床资料.结果接受PTBD治疗共有417例(51例病人进行了两个胆管枝的PTBD),穿刺成功率达93.2%(436/468),32例首次穿刺失败的病人有29例进行了第二次穿刺置管,全部成功.发生胆汁漏/胆汁性腹膜炎9例,胆道出血8例,感染性休克1例,无腹腔出血、后腹膜血肿、气胸等其他并发症.对64例置管引流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与穿刺前相比,引流后1周和3周检测病人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均显著下降.结论UPTBD是一项姑息性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快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病人 梗阻性黄疸 治疗 超声引导 肝胆管 置管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