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长16.2厘米,高9.1厘米,宽6.5厘米。砚滴,也称水注,是一种文房用品,用于为砚台磨墨添水。此件砚滴全器呈舟形,有仓棚和艄棚,

  • 标签: 龙泉窑 青瓷 文房用品
  • 简介:宋、金、元、西夏时期,是我国制瓷业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相继出现了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和河北的磁州窑、浙江龙泉、江西景德镇、陕西铜川耀州等著名窑系,各大系风格独特.各领千秋。元代以后,瓷器发展到了成熟期.最具特色的是把我国绘画艺术与制瓷相结合,形成时下典型的“青花瓷”。

  • 标签: 龙泉窑 元代 青釉 西夏时期 景德镇窑 风格独特
  • 简介:"比德尚玉——龙泉瓷器艺术展"是北京艺术博物馆自2010年以来连续引进的"中国古瓷窑系列展"之第八个。此精心设计制作的展览以历史年代为序,青瓷器物贯穿始终,脉络清晰,主题突出,时代特色鲜明。展品中既有龙泉青瓷博物馆珍藏的文物精品,也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新发掘出土的址标本、制作工具与各式具。展览为我们生动讲述了龙泉青瓷初创、发展、繁荣、鼎盛与衰落的演进历程,

  • 标签: 瓷器艺术 龙泉窑 比德 文物考古研究所 艺术博物馆 龙泉青瓷
  • 简介:龙泉始烧干西晋,在南宋时期步入鼎盛,明清时期开始走向衰落,最终停烧。本文详细记录了龙泉停烧之后龙泉青瓷的技艺传承情况。

  • 标签: 龙泉窑 传承
  • 简介:龙泉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受到世界各国青瓷爱好者喜爱。在学习研究了一些初创期龙泉青瓷的标本资料后,被其精湛的烧制技艺所震撼,在此简要介绍一些艺术风格。

  • 标签: 龙泉窑 发展契机 烧制技艺
  • 简介:中国陶瓷历史的长河中,龙泉青瓷以它独特的风格,独树一帜。以其独特造型和浑然的釉色物化了人们对实用价值、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追求。可以说龙泉青瓷自宋以来形成的艺术和审美特征影响至今

  • 标签: 龙泉窑青瓷 纯静 观照
  • 简介:摘要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遗留下了灿若繁星的文化遗产。作为物质载体的文化遗产,文物是中华文明的实物见证。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建国60余年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我们在普查过程中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物精品,其中就有这件元代龙泉梅子青釉刻花瓷碗。制作精良,胎质细腻,器形稳重大方,浑厚淳朴而又不失秀媚,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 标签: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元代 龙泉窑 戴惟忠
  • 简介:古瓷收藏爱好者第一眼看到余里产品时,十有八九以为它是龙泉。该炉口径13.8cm,高6cm,斜腹钵式,平口内出边,三蹄足,施梅子青釉,翠色可人,釉质肥厚,温润如玉;器内底及外底不施釉露细白略带淡灰色胎体,坚致干爽;器口外沿及器腹下段各刻两条弦纹。余里瓷大都装饰风格简朴大方,主要以釉色取胜。据省考古专家挖掘考证:余里在大埔县三河镇余里村,址相对集中分布,烧制年代约在元末至明永乐、宣德年间,以仿烧浙江龙泉青瓷为其特色,故有广东龙泉之美誉:其产品应是元明时期“海丝之路”外销东南亚的主打商品。

  • 标签: 龙泉窑 广东 淘宝 香炉 收藏爱好者 装饰风格
  • 简介:2013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客家博物馆、大埔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大埔县博物馆等单位对大埔余里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至2014年1月初,发掘工作告一段落。此次工作发现并揭露了龙窑、房址、土灶、辘轳坑、柱洞、灰坑等遗迹,出土大批具和瓷器标本。这个发现不仅填补了大埔地区明代业遗存的空白,而且丰富了广东地区陶瓷文化的内涵,为进一步的学术探讨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

  • 标签: 古窑址 大埔县 明代 三河镇 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瓷
  • 简介:金秋时节,秋高气爽,正是丰收的季节,好友吴维清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成功举办个人青瓷艺术展,非常值得庆贺。说实在话,对于在龙泉青瓷艺坛崭露头角的他,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举办个人青瓷艺术展,需要何等的勇气、底气、才气、人气。由此,我对他肃然起敬。

  • 标签: 青瓷 龙泉 创始人 南田 美术博物馆 国际大都市
  • 简介:龙泉寺已经好几天了,唯今晚觉得分外的安静。静得我都有一种不敢正常的呼吸的感觉。想转动一下身体,都担心椅子发出的声音会惊醒法师们的菩提清梦。这种静,就象余光中在《没有一个人是岛》一文中所描绘的那样:“人籁寂寂,天籁齐歇,像躺在一只坏了的钟里,横听竖听,都没有声音”……我被这种静如止水的古寺之夜深深地掩埋。当时连自己都搞不清楚为什么会觉得有些害怕。爬上床熄灭灯,想投入梦的天堂,逃脱夜的恐慌……尽管圆睁着两眼努力搜寻捉摸不定的睡意,不寐的思绪却依然固执地纠缠着我。

  • 标签: 龙泉 余光中 声音 描绘 投入
  • 简介:六百年前,确切地说,是公元1369年。历史上的洪武二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移民垦荒,将无地之民迂往地广人稀之处。在这股移民潮中,有一部分江西的农民,离开家园,向两湖进发。开启了民间传言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先河。

  • 标签: 《向往龙泉》 胡世全 文学作品 龙泉稻花香笔会 散文
  • 简介:龙泉镇的出名是近几年的事。虽说龙泉这个名字祥瑞入耳,然而有那么一段时间,人们耳熟的似乎只是一种冠以龙泉名称的啤酒,因为那是相声大师马季先生亮相推荐了的;而宜昌市夷陵区的龙泉镇呢,出了夷陵区,恐怕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 标签: 相声 祥瑞 名字 时间 名称 知道
  • 简介:龙泉寺位于荥阳市城东北7.5公里,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唐朝、和清朝两次扩建,使寺院更加壮丽。寺院原有殿阁21所,规模颇大,是荥阳一处著名的名胜古迹,历朝历代享誉神州。

  • 标签: 龙泉寺 名胜古迹 荥阳市 寺院
  • 简介:<正>上世纪80年代在抚州师专读书期间,开始喜欢诗歌,并尝试诗歌创作。购买的第一本诗集《拜伦抒情诗七十首》。1984年在"校园生活"发表第一首诗:《清明谒烈士墓》,并获当年优秀作品诗歌第一名。1985年在正式刊物《抚河》发表诗作。之后大量购买新诗诗集和阅读多种诗歌作品,有饥不择食之感。1990年因工作变动停笔,

  • 标签: 诗歌作品 《诗刊》 龙泉 诗评家 台湾诗人 诗探索
  • 简介:强调玉溪市红塔文工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花灯舞剧《白龙泉》姓“花”,是因为他们追求它姓“花”,需要它姓“花”,观看演出后,可以说它是姓“花”。云南花灯舞蹈,在中国汉族舞蹈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已被编为我国舞蹈最高学府的教材;根据花灯歌舞《大茶山》改编的《春到茶...

  • 标签: “花” 花灯 舞蹈艺术 龙泉 舞剧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 简介:春茶香飘龙泉山刘昌国四月的大别山,姹紫嫣红,山花烂漫,正值布谷鸣春,绿荫葱郁的时节。四月的茶山,云雾弥漫,迷离膜俄,蓬蓬丰满诱人的茶树像染绿一般,青青,幽幽的像披了秀发的少女,恬静而妩媚。清明透芯,雨前摘芽,至唐而宋,豫南大地,尚茶风俗史不绝章。单说...

  • 标签: 龙泉 春茶 云雾茶 大别山 商品赛会 山坡茶园
  • 简介:黄浦江上空的火树银花,映照着雄伟壮观的中国馆。那具汉唐风范的造型,即鲜艳夺目又神秘梦幻的中国红,演绎看绵延千载的中国元素。东方古国终于圆了百年世博梦!

  • 标签: 中国元素 龙泉 会展 上海 黄浦江 中国馆
  • 简介:龙泉始烧于西晋,北宋时开始发展,宋元时达到鼎盛,明晚期开始衰落,至清末民国初基本停烧。随着龙泉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为坚持瓷业生产,龙泉开始改烧青花白瓷。至民同初年,仍有多处龙窑火熊熊,厂集中于宝溪、木岱、八都一带。其产品多为青花瓷碗,行销浙汀各县和江西广丰、上饶、福建浦城、松溪、政和、建阳以及江苏等地。

  • 标签: 龙泉青瓷 民国时期 仿古 清末民国 龙泉窑 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