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CT 影像评分对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本文所选 80 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均为我院 2015 年 3 月— 2018 年 5 月所收治,对其胸部 CT 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胸部 CT 对急性加重特发性肺纤维化 CT 评分( AE-IPF )进行计算,并探讨 AE-IPF 评分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 AE-IPF 评分方面,院内存活患者与院内死亡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 28d 存活患者相比, 28d 死亡患者的 AE-IPF 评分显著增加( P<0.05 )。与院内存活患者相比,院内死亡患者的 APACHEⅡ 评分显著降低( P<0.05 );与 28d 存活患者相比, 28d 死亡患者的 APACHEⅡ 评分显著降低( P<0.05 )。 Person 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的 AE-IPF 评分和 APACHEⅡ 评分存在线性相关,表现为正态分布。结论单一的影像学特征并不能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预后进行判断,而采用 CT 影像评分能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 28d 预后进行准确判断。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CT 影像评分 预后 评估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证明颅脑CT影像学鹿特丹评分表与颅内压(ICP)具有相关性,探索通过鹿特丹评分表预测ICP值,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行单纯的有创ICP监测(Camino、Codman脑室型或脑实质型装置)的患者,无再行其它手术。患者在ICP探头置入后24小时内统一进行颅脑CT平扫。将患者颅脑CT平扫的影像表现通过CT影像学鹿特丹评分量表转化为数值,并与CT检查前60分钟内的ICP平均值(每10分钟读取1次ICP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结果共有66例病例纳入研究。单因素相关性分析通过鹿特丹评分表转化的CT评分值均与ICP具有相关性,相关性系数为r=0.545(P<0.01)。为了便于指导临床治疗,将ICP值分为三级当ICP持续小于15mmHg时,颅内压在正常范围;ICP持续大于15mmHg并小于20mmHg时考虑颅高压,但此时可予加强临床观察,暂不需进行降压处理;当ICP持续大于20mmHg时则需进行临床干预。与鹿特丹表所得的CT评分值的对应值进行等级相关性分析r=0.729(P<0.01),具有强相关性,再将分级后各个层次的ICP与所对应的CT评分值分别进行单极相关性分析均具有强相关性(见表3)。且通过线性关系图可知CT评分值超过5分时提示ICP值超过20mmHg。结论CT影像学特征通过鹿特丹评分表所得数值与ICP值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鹿特丹评分表能够较好的预测ICP值。评分超过5分时提示ICP值超过20mmHg,需进一步进行临床干预,因此鹿特丹评分表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鹿特丹评分量表, ICP值,相关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胸腰椎骨折 CT及 X线影像研究和 综合 分型评分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CT诊断 X线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胸腰椎骨折 CT及 X线影像研究和综合评分评分。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 CT及 X线影像进行诊断,对其分型评分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1)胸腰椎骨折分为六型及相关亚型, (2)骨片突入椎管诊断, CT优于普通 X线, (3)评分≤ 4分可保守治疗,≥ 6分可手术治疗。结论 CT扫描和 X线片必须相结合才能正确分型评分,了解胸腰椎骨折的程度,更好指导治疗。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CT及 X线影像 分型评分
  • 简介:人体为三维的立体结构,而传统的X线检查只能将其显示为二维的平面图像,致使各层面结构的影象相互重叠,如果相邻的器官或组织间对X线的吸收差别小,则不能形成对比而构成图像。断层摄影可以解决影象的重叠问题,造影检查可使普通X线检查不能显影的结构成影,

  • 标签: CT影像 人体 三维立体结构 扫描装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医学影像技术是临床辅助科室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从1895年伦琴发现X线后,并应用于辅助检查,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设备和技术日新月异。CT影像新技术不断更新,对设备和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CT新技术 影像设备 技术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病历资料,综合分析其CT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52例患者真菌感染以白色假绿箭母菌居多,占比53.85%;经CT影像检查得出结节型共27例,占比51.92%,实变型共13例,占比25.00%,肿块型共12例,占比23.08%。结论CT诊断可有效检出肺部真菌感染类型,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 标签: 肺部真菌感染 CT 影像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CT扫描对髓质海绵肾的早期诊断。方法本文搜集近几年来5例髓质海绵肾的病例,均做螺旋CT扫描,分析其CT表现。结果髓质海绵肾的CT平扫显示环绕诸肾小盏的钙化灶,可单发或呈簇状,一般钙化较小,呈砂粒状,无肾盂肾盏的积水征。增强扫描可见钙化,周围扩张的收集管内有造成影剂聚集,有时可见集合管的囊状扩张。结论CT对海绵肾中细小结石及远端集合管扩张的发现较敏感,有利于对本病的早期诊断。

  • 标签: 髓质海绵肾 CT扫描 影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CT影像诊断,减少误诊率。方法对我院21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肺炎性假瘤是一种特异性炎症吸收不全所致的肺实质炎性增生性肿瘤样病变,但并非真正的肿瘤,病因还不十分明确,在临床和形像上极易和恶性肿瘤,结核瘤相混淆。结果肺炎性假瘤CT表现为肺内孤立性球形病变,其发病率约为肺内良性球形病变的第二位1。

  • 标签: 肺炎性假瘤 CT影像表现 病理
  • 简介:摘要周围型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随着先进设备的引进,其发现率及诊断率也越来越高,按其组织学类型共包括小细胞肺癌、大细胞肺癌、腺癌、鳞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学征像是其病理学基础的反映,如瘤体的形态、内部结构、密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总结影像征像配合增强扫描对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周围型肺病 螺旋CT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