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1470nm半导体激光局部切除在治疗老年高危膀胱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1470nm半导体激光膀胱癌膀胱局部彻底切除的48例老年高危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75.3~92.6岁,平均82.5岁;术后病理证实18例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30例为非肌层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膀胱癌。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6.3±9.6)min,术中出血(13.6±2.8)ml,术后膀胱冲洗(2.6±0.5)d,留置尿管(7.2±1.5)d,1例发生灌注液外渗,经穿刺引流治愈。随访12~36个月,8例影像学检查复发,2例出现明显肉眼血尿行介入止血治疗。结论采用1470nm半导体激光局部彻底切除治疗老年高危膀胱癌安全,能有效控瘤、延缓疾病进展、降低肿瘤出血及相关并发症,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高危膀胱癌 老年 1 470 nm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 F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1 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阳江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9例肾盂旁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4例进行16 F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1 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对照组25例进行腹腔镜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复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3±5)min、术中出血量(18±4)ml、术后卧床时间(16±3)h及住院时间(4.1±0.8)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54±10)min、(49±12)ml、(29±6)h、(5.7±1.2)d,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3.82±1.0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53±1.24)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复查,症状缓解率(91.67% vs 76.00%),并发症发生率(4.17% vs 8.00%)及复发率(0.00% vs 4.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 F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1 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肾盂旁囊肿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肾镜 1 470 nm 半导体激光 肾盂旁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 064 nm/755 nm双波长激光脱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皮肤科脱毛患者60例,男7例、女53例,年龄18~52(30±7)岁。用双波长激光器对同一患者的对称部位或2个不同部位分别用1 064 nm或755 nm激光进行脱毛治疗,每6周1次,共6次。治疗结束6周后评估疗效、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结果1 064 nm和755 nm激光脱毛总有效均为58例,占96.7%,各部位激光脱毛有效率在1 064 nm和755 n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064 nm激光色素沉着1例,755 nm激光色素沉着2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色素减退、水疱及瘢痕。1 064 nm组患者满意57例,占95.0%,755 nm组患者满意59例,占98.3%。结论1 064 nm/755 nm双波长激光脱毛均安全有效。

  • 标签: 激光 脱毛 1 064 nm激光 755 nm激光 双波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 470 nm激光顺行法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1 470 nm激光顺行法前列腺剜除术。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应激反应情况,包括磷酸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及肾上腺素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测定(Qmax)及残余尿测定(PVR)的差异;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80.2±23.5)min比(69.5±19.2)min],膀胱冲洗时间[(1.4±0.3)d比(1.7±0.4)d]、留置导尿管时间[(5.2±0.9)d比(6.2±1.1)d]及住院时间[(6.7±1.1)d比(8.3±1.6)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76、4.025、4.719、5.528,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CK[(100.5±11.5)U/L比(86.5±9.2)U/L,(103.5±15.4)U/L比(87.3±9.9)U/L]、CRP[(14.5±2.9)mg/L比(12.5±2.5)mg/L,(16.3±3.1)mg/L比(12.6±1.9)mg/L]、皮质醇[(285.2±45.6)ng/mL比(235.6±36.5)ng/mL,(310.2±55.6)ng/L比(241.6±43.2)ng/L]及肾上腺素水平[(57.8±8.7)pg/mL比(51.5±7.8)pg/mL,(62.5±9.9)pg/L比(50.9±8.9)pg/L]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77、6.478、3.504、5.125、5.696、6.752、3.617、4.992,均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CRP、皮质醇及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45、2.332、2.392,均P<0.05)。术后,两组IPSS评分[(7.5±1.6)分比(24.2±6.8)分,(7.7±1.9)分比(23.8±7.6)分]、QOL评分[(1.4±0.5)分比(5.0±0.6)分,(1.6±0.6)分比(4.9±0.7)分]均显著降低,Qmax[(21.7±3.5)mL/s比(7.5±2.1)mL/s,(22.1±4.3)mL/s比(7.8±2.5)mL/s]显著升高,PVR[(28.6±7.2)mL比(111.2±26.5)mL,(29.3±8.1)mL比(114.5±32.5)mL]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037、14.251、30.920、27.528、23.338、22.527、20.178、21.852,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470 nm激光顺行法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可靠,患者应激反应小,术后恢复快。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切除术 激光治疗术 疗效 生活质量 应激反应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ux™ 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在毛孔粗大的效果。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威海市立医院皮肤医疗美容科就诊的面部皮肤粗糙、毛孔粗大患者100例,男8例,女92例;年龄30~60(35.0±3.8)岁。采用Lux™ 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每月1次,治疗4次后用主观评价、照片评价判定效果。结果治疗4次后,患者皮肤粗糙度、毛孔粗大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45,P<0.05)。100例患者治疗后,满意80例、较满意17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97.0%。结论Lux™ 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对皮肤粗糙、毛孔粗大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激光 Lux™ 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 皮肤粗糙 毛孔粗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观察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治疗棕黑色黑眼圈的效果。2014年8月至2016年11月,杭州整形医院激光科治疗黑眼圈患者89例,其中女68例,男21例,年龄26~55岁。89例患者给予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治疗,脉宽300 μs,光斑直径8 mm,能量密度800~1 200 m J/cm2,局部扫描2遍。治疗间隔1个月,3~4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随访3~6个月。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治疗黑眼圈有效率88%,不良反应少。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治疗黑眼圈安全有效。

  • 标签: 激光 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 黑眼圈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化合物半导体外延晶片的领先开发与生产厂家EpiWorks公司宣布已具备生产高性能808nmGaAs激光器晶片的能力。808nmGaAs激光器对许多工业用途如做标记、编码及焊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Epiworks公司已开发出制作808nm激光器的性能领先的外延材料,用该外延材料制作的器件达到了优良的器件性能和可靠性。

  • 标签: 外延材料 化合物半导体 输出功率 腔长 工业用途 寿命试验
  • 简介:GoSCAN白光扫描仪DMC2014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将于06月0413至0713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模具工程》杂志也将全程参加并采访此次展会,以下是这次参展的名企或新品

  • 标签: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中国 展位 模具技术 设备展览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白癜风皮损患者实施308nm激光及308nm准分光的效果,对其皮损复色模式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白癜风患者40例,共记录皮损80块,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308nm准分子激光及308准分子光两种方式进行治疗,对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汇总。结果:研究结果显示,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的乙组患者其总有效率高于甲组,两组方式对患者面颈部治疗效果优于其他部位,躯干部位与其四肢及肢端相比较,躯干部位效果更显著,而四肢由于肢端。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与308nm准分子光治疗效果相比较,前者治疗效果更佳,但与308准分子光相比较,308准分子激光对患者皮损周围组织的损伤更小。

  • 标签: 308 nm准分子激光 308 nm准分子光 白癜风皮损复色模式
  • 简介:为研制中红外波段掺钬光纤激光器的高功率泵浦光源,设计并搭建了一台中心波长为1150.41nm的光纤激光振荡器。该光纤激光振荡器的最大平均输出功率为4.55W,光-光转换效率为43.5%。在最大输出功率时,没有出现放大自发辐射光谱、泵浦光残余和寄生激光振荡,激光光谱的3dB线宽为O.5nm,边模抑制比达到38dB。基于光纤激光振荡技术,有望获得3μm波段掺钬光纤激光器的高功率泵浦光源。

  • 标签: 光纤激光 1150nm波段 激光振荡器
  • 简介:目的观察810nm半导体激光脱毛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半导体激光脱毛机对216例患者不同部位进行治疗,波长为810nm,光斑面积12mm×10mm,能量密度6~10J/cm2,脉宽5~400ms,治疗间隔6~8周。结果216例患者经4~6次连续治疗后均达到理想的脱毛效果,治疗后毛发明显减少,再生毛发细小,浅谈。治疗次数达到6次或以上可显著提高疗效。结论半导体激光脱毛安全有效。

  • 标签: 激光 半导体 脱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点阵激光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白癜风患者病例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标注法为基准分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主要行点阵激光治疗,另外一组作为观察组,主要采取点阵激光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两组均为35例。将白斑消退情况、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结果:通过与对照组不同白斑量的消失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更低,P<0.05;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分别为82.86%(29/35)、97.14%(34/35),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28.57%,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治疗白癜风方面,点阵激光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优势,可以有效消退白斑,使患者的正常肤色得到迅速改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有效控制不良反应。

  • 标签: 3O8 nm准分子激光 点阵激光 白瘢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95nm可调脉冲染料激光与1064nm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95nm可调脉冲染料激光与1064nm治疗2800多例皮肤血管瘤,

  • 标签: 脉冲染料激光长脉宽皮肤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治疗白癜风的护理。方法将60例白癜风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单双号抽签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同时配合适当的护理;对照组仅外涂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个月。采用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1.27%,对照组有效率为43.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l,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并配合适当的护理是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白癜风 308准分子激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痤疮患者应用1450nm半导体激光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中度与重度痤疮患者共计88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的调查与研究,对患者的一侧面部进行治疗,激光的光斑选择为6mm,应用剂量为8-12J/cm2,动态冷却的时间在20ms至30ms之间。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3至4次的治疗后,中度与重度痤疮患者的皮损分别减少了67.3%与88.1%,同并未进行治疗的一侧面部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经过手术后,局部并无色素沉着的现象出现。结论在对痤疮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半导体激光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半导体激光 痤疮 临床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被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并经激光光凝治疗的患者46例,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彩照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fundusangiography,FFA)的变化和并发症。结果视力提高者17眼,不变21眼,降低8眼。初始视力为0.2或更差的患者激光疗后视力预后较初始视力为0.2以上的患者差。经1~3次光凝治疗后,FFA检查显示视网膜出血吸收、黄斑水肿消退,无灌注区大部分消失,无新生血管形成。结论激光光凝能够促进视网膜出血、渗出的吸收,有助于视力恢复,降低新生血管形成,有效防止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预防继发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激光光凝 视网膜静脉阻塞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10 nm半导体激光唇部脱毛的改进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女性脱唇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1月至10月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试验组,2017年1月至12月就诊的患者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810 nm以色列飞顿半导体冰点激光脱毛仪,超级滑动式脱毛(SHR)+定点脱毛(HR)联合模式进行治疗。试验组应用表面麻药麻醉、SHR模式哑铃形滑动(起始能量密度8 J/cm2)+HR模式(起始能量密度43 J/cm2)盖章式治疗,患者局部鼓腮配合。对照组未敷表面麻药,采用SHR模式直线往返式滑动+HR模式(起始能量密度41 J/cm2)。2组均于每次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对患者毛发较重一侧口角处的1 cm×1 cm部位,采用毛发分析仪计数1 m左右社交距离肉眼明显可见类似毛发数目,计算脱毛率。评价治疗效果:脱毛率≥90%为痊愈;70%~90%(含70%)为显效;40%~70%(含40%)为好转;<40%为无效。对比2组患者3、5次治疗后的脱毛率、最终脱毛率,分析治疗次数、2组治疗后6个月随访情况及患者的舒适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共纳入20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00例,患者的年龄为(28.58±6.01)岁;对照组100例,年龄为(28.57±6.07)岁。经统计学检验,2组患者在年龄、皮肤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次数为5(5,6)次,低于对照组的7(6,8)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79,P<0.001)。试验组患者唇部的3次脱毛率为70.0%(68.0%,74.8%)、5次脱毛率为86.0%(83.0%,88.0%),最终脱毛率为89.0%(86.7%,90.0%),均高于对照组[40.0%(37.0%,42.0%)、72.0%(70.0%,74.0%)、86.5%(85.0%,88.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次=43.986,T5次=25.151,T最终=5.547,P值均<0.001)。单次SHR治疗间断次数试验组≤2次,对照组>2次,治疗期间均无水泡及色素沉着等并发症发生。末次脱毛后均随访半年,2组口角均有稀疏的不纳入毛发计数的新生细软毛发生长,纳入计数的毛发较治疗前变细。结论810 nm半导体激光提高治疗能量、应用表面麻药麻醉、SHR模式哑铃形滑动、患者配合鼓腮、治疗中充分冷却保护,与传统方式比较,治疗周期更短,效率更高,患者舒适度更高。

  • 标签: 毛发去除 激光,半导体 高能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1550nm非剥脱点阵激光的方法治疗痘坑痘印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于我院就诊的50例痘坑患者,在我院治疗时间为2022.02~2023.02,均采用1550nm非剥脱点阵激光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对于带有黑褐色色素沉着的痘坑,总有效率为53.85%;而对于单纯的凹陷性痘坑,其总有效率仅为25.00%。表明带有黑褐色色素沉着的痘坑在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凹陷性痘坑(P<0.05)。接受治疗后,患者未出现任何色斑沉着、水疱形成等不良反应,可能存在短暂红肿、疼痛和灼热感等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1-3 d内自行消失。在红肿消退后,会出现像针孔一样的黑褐色细小薄痂,大约需要5-7 d才会长出新的皮肤。结论:对痘坑(带有黑褐色色素沉着痘坑、单纯凹洞性痘坑)患者,采用155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效果较好,减轻不良反应,应推广借鉴。

  • 标签: 1550nm点阵激光 非剥脱 痘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