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制备甘草口服油包水型微乳。方法选用Volp-5为表面活性剂,短链醇类作助表面活性剂与不同的油相,采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微乳处方,研究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及油相等因素对微乳区形成大小的影响,考察了甘草微乳的稳定性。结果油包水型微乳的优化处方为Volp-5、异丙醇、油酸乙酯、水。实验结果表明甘草微乳稳定性良好。结论油包水型微乳可作为水溶性药物甘草新剂型载体,质量稳定,易于制备。

  • 标签: 甘草酸二铵 微乳 制备 伪三元相图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草在肝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方法通过查找相关的文献对甘草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论述。结果与讨论总结了甘草在治疗肝病毒用途及其主要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供临床参考。

  • 标签: 甘草酸二铵 肝病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草与异甘草镁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中所收治的所有病毒性肝炎患者来遵照随机的方式进行筛选,并将其中部分患者纳入到此次的临床试验之中,时间则选择在2018年到2020年间之间,再采取双盲的方式来对所有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分组,患者的总数为64例,且都是在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下的参与到试验之中的。对照组中对于患者采取的是甘草治疗的方法,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甘草与异甘草镁治疗,在临床试验调研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ALT和AST的指标。结果:根据相关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ALT和AST的指标要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的统计学结果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而且P<0.05。结论:研究甘草与异甘草镁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能够发现,这种联合治疗的方式,能够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痛苦,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甘草酸二铵 异甘草酸镁 重要意义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草治疗各类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医院收治的 629例各类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甲组 315例,运用强力宁注射液进行治疗,乙组 314例,运用甘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状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乙组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甲组的肝功能改善情况;甲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乙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甘草治疗各类肝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修复患者体内组织,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上退广和使用。

  • 标签: 甘草酸二铵 肝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口服甘草(甘利欣)胶囊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2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口服甘利欣胶囊,27例口服护肝片3个月。结果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HA、LN、ⅣC、PⅢ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甘利欣具有保肝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甘草酸二铵 儿童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甘草片中的吗啡和甘草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C18(5μm×4.6mm×2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2%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吗啡220nm、甘草250nm。结果吗啡、甘草的峰面积与质量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加样回收率为分别为98.73%,99.53%。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复方甘草片中吗啡、甘草2个成分快速检验。

  • 标签: 复方甘草片 HPLC 吗啡 甘草酸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草对严重烫伤大鼠肝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54只7~9周龄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背部模拟致伤的假伤组及背部造成30%体表总面积Ⅲ度烫伤的单纯烫伤组及烫伤+甘草组,每组18只。假伤组伤后不行特殊处理;单纯烫伤组及烫伤+甘草组大鼠进行补液抗休克,烫伤+甘草组大鼠分别于伤后1、25、49 h经腹腔注射50 mg/kg甘草溶液。取3组大鼠,伤后24、48、72 h,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损伤相关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白蛋白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CT)含量;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伤后72 h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伤后24、48、72 h肝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转录激活因子4(ATF4)、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假伤组伤后72 h及烫伤2组伤后24、48、72 h肝组织Bcl-2、Bax、GRP78、PERK、ATF4的蛋白表达。各组各时间点样本数均为6。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检验。结果与假伤组比较,单纯烫伤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血清中AST、ALT、LDH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相较于单纯烫伤组,烫伤+甘草组大鼠伤后24 h血清中AST含量明显下降(P<0.05);烫伤+甘草组大鼠伤后48 h血清中AST、ALT、LDH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总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烫伤+甘草组大鼠伤后72 h血清中AST、ALT、LDH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伤后24、48、72 h,单纯烫伤组大鼠血清OCT含量分别为(48.5±3.9)、(40.8±2.4)、(38.7±2.0)U/L,均明显高于假伤组的(15.1±2.5)、(15.7±2.6)、(16.4±3.7)U/L(P<0.01)和烫伤+甘草组的(39.0±4.5)、(31.8±2.0)、(22.1±2.6)U/L(P<0.05或P<0.01)。伤后72 h,假伤组大鼠肝组织中细胞形态正常,排列规则,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单纯烫伤组大鼠肝组织中细胞排列紊乱,伴有弥漫性的脂肪病变和中等量炎症细胞浸润;烫伤+甘草组大鼠肝组织中细胞排列较规则,可见散在的脂肪变性,伴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与假伤组比较,单纯烫伤组大鼠伤后24、48、72 h肝组织Bcl-2 mRNA(P<0.05或P<0.01)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Bax的mRNA(P<0.01)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与单纯烫伤组比较,烫伤+甘草组大鼠伤后48 h肝组织Bax 的mRNA(P<0.05)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烫伤+甘草组大鼠伤后72 h肝组织Bax的mRNA(P<0.01)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Bcl-2的mRNA(P<0.01)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与假伤组比较,单纯烫伤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肝组织ATF4、GRP78、PERK的mRNA(P<0.05或P<0.01)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与单纯烫伤组相比,烫伤+甘草组大鼠伤后48 h肝组织ATF4的mRNA(P<0.01)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伤后72 h肝组织ATF4、GRP78、PERK的mRNA(P<0.05或P<0.01)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结论甘草能有效降低严重烫伤后大鼠肝损伤的程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缓解内质网应激及减轻线粒体损伤。

  • 标签: 烧伤 内质网应激 肝损伤 线粒体损伤 甘草酸二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草治疗肝炎病毒性传染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炎病毒性传染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甘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总胆红素、血清指标(ALT、AST)、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胆红素、血清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ALT复常率、HCV-R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炎病毒性传染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甘草治疗,既可改善总胆红素、血清指标,提高ALT复常率及HCV-RNA转阴率,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甘草酸二铵 肝炎病毒性传染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草对小鼠脑出血后抗炎作用。研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昆明小鼠56只随机分成实验组A、B、C、D、E和F(对照组)、G(空白对照组),共7组,每组8只。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甘草20ml/kg,每24小时重复注射一次,于脑出血造模后6h、1d、2d、3d、7d行相应神经功能学评分后处死小鼠,F组小鼠模拟脑出血模型并腹腔注射20mg/kg生理盐水,每24小时重复注射一次,并于实验组相应时间神经功能学评分后处死小鼠,G组小鼠只进行相应手术操作并于腹腔注射20mg/kg生理盐水,于实验组对应时间神经功能学评分后处死小鼠。处死后固定取脑,行免疫组化检测GFAP免疫蛋白检测.结果甘草胺组在与生理盐水组及假手术组脑组织GFPA表达方面相比较明显降低,各组间相比较P均<0.05。结论甘草对小鼠急性脑出血神经保护作用是通过抑制胶质细胞的表达来实现的。

  • 标签: 小鼠脑出血 炎症反应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草肠溶胶囊治疗脂肪性肝病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66例脂肪性肝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甘草肠溶胶囊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与实验组(33例甘草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6个月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9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给予甘草肠溶胶囊治疗其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

  • 标签: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 脂肪性肝病
  • 简介:目的:完善和提高复方甘草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主要成分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并测定其含量和有关物质,并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整体提高。结果:该质量标准鉴别项、有关物质项专属性强;并且同时适用于三种同类注射液的质量控制。结论:本文方法可用于复方甘草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复方甘草酸铵 质量标准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探讨甘草胶囊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00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采用甘草胶囊联合苦参素胶囊;对照组50例使用甘草胶囊。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方面,在HBV-DNA阴转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胶囊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比较满意。

  • 标签: 肝炎 乙型 慢性/药物疗法 甘草酸/治疗应用 铵化合物/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草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寻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我院临床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寻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的90例患有慢性寻麻疹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氯雷他定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甘草肠溶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有效率、疗程及不良反应)并分析总结。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4.4%,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3.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疗程为21.3±5.6天;观察组患者的疗程平均疗程为15.3±3.6天,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甘草肠溶胶囊和氯雷他定治疗慢性寻麻疹,临床效果好,疗程短且不良反应少,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慢性寻麻疹的方法。

  • 标签: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 氯雷他定 慢性寻麻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甘草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实验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择88例因病毒性肝炎前来我院进行就诊的病人进行调研,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在入院后均接受治疗,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分组,每组均纳入44例病人。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命名,分贝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为传统常规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甘草治疗。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结果:(1)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0.05)。(2)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0.05)。结论:甘草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作用理想,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 标签: 甘草酸二铵 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银屑病采取甘草静脉注射液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银屑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而研究组采取甘草静脉注射液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则为80.0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皆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银屑病患者采取甘草静脉注射液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标签: 银屑病 甘草酸二铵静脉注射液 中药熏蒸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甘草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实验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择88例因病毒性肝炎前来我院进行就诊的病人进行调研,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在入院后均接受治疗,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分组,每组均纳入44例病人。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命名,分贝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为传统常规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甘草治疗。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结果:(1)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

  • 标签: 甘草酸二铵 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脑力静颗粒中甘草进行含量测定研究,以更好的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分析,采用ODS-C18,流动相甲醇-冰醋酸-0.2mol/L醋酸溶液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流速1.0ml/min,柱温25℃。结果该法操作简便,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均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为脑力静颗粒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方法参考。

  • 标签: 脑力静颗粒 HPLC 甘草酸铵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草对小鼠脑出血后的脑水肿的相关影响。研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昆明小鼠56只随机分成实验组A、B、C、D、E和F(对照组)、G(空白对照组),共7组,每组8只。A、B、C、D、E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甘草20ml/kg,每24小时重复注射一次,于脑出血造模后6h、1d、2d、3d、7d行相应神经功能学评分后处死小鼠,F组小鼠模拟脑出血模型并腹腔注射20mg/kg生理盐水,每24小时重复注射一次,并于实验组相应时间神经功能学评分后处死小鼠,G组小鼠只进行相应手术操作并于腹腔注射20mg/kg生理盐水,于实验组对应时间神经功能学评分后处死小鼠。取脑组织行脑含水量的检测,结果甘草胺组在与生理盐水组及假手术组脑组织含水量、组间相比较P均<0.05。结论甘草对小鼠急性脑出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减轻脑水肿。

  • 标签: 小鼠脑出血 脑水肿 甘草酸二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