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11月4日至2018年2月4日北京中间美术馆展览邀请来自中国、中国台湾和日本的4位策展人,分别带来植根于本地的提问与观点,共同策划了4站不尽相同的展览。展览从首尔开启,第二站到达广岛,第三站至台北,最后一站来到北京。北京站展览将目光主要投向对于当代东亚而言具有强烈转折意义的20八九之交。在这个历史时刻中,东亚各区域共享着冷战结束、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国际背景,还面临着各自内部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变。

  • 标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艺术观察 东亚 和谐 北京站 冷战结束
  • 简介:2080年代的台湾,受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国民党当局的统治受到严重冲击,被迫进行"本土化"、"民主化"的政治革新,台湾少数民族政治运动由此兴起。在党外反对势力支持下,台湾少数民族政治运动围绕"正名"、"还我土地"、"自治"三大诉求,向国民党当局抗争维权,这一运动到2090年代末逐渐走向消沉,其原因值得深思。台湾少数民族政治运动虽然历时短暂,却在台湾政治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台湾地区 少数民族 政治运动 原住民运动
  • 简介:摘要:美国从1980年开始到2000年,这期间对教师教育进行了持续的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教师教育的发展。文章在分析美国教师教育改革背景和描述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改革的成就与不足,并对其特点进行总结,以美国为鉴,探讨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具有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标签: 教师教育 改革内容 发展
  • 简介:20八九以来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坛独领风骚.女性文学的文本风貌可用一个公式来表述,那就是社会生活化--生活个人化--个人心灵化.八九的女性文学,走过了一条争取被男权文化接纳、建构女性联盟、解构男权文化的心灵之路.女性文学的主流对男权文化堤坝产生着强大的冲决力,也对女性自我解放产生着不可缺少的提升作用.

  • 标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中国 女性文学 女性写作主体 女性意识 女性自我解放
  • 简介:题目中所称的"上世纪八九",是指1984年到2000年左右这一段时间。那时我爱好文学并热衷于诗歌,有幸经历了一些文学事件,也参与了一些诗歌活动。多少年过去,往事开始变得模糊起来,一些事情也真的是淡忘了。虽如此,我也祈望能尽可能准确地把那时的一些经历和感觉写下来,记录我所经历的上世纪八九包头诗歌的发展过程和印象,以期为有为之士撰写史实、品评过往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诗歌理论 八九十 青年诗人 文学事件 文学环境 诗报
  • 简介:目前所见的中外关于“贝多芬在中国”的研究,毫无例外地都以李叔同1906年在《音乐小杂志》刊登的贝多芬炭画像和他三百余字的《比杜芬传》为始。事实上,早在上海开埠之初,上海租界的西侨乐人已有演奏贝多芬弦乐三重奏之史实。到1870年代,不仅贝多芬的各类室内乐作品已在沪租界的音乐会上和沙龙中频繁上演,他的交响乐、序曲、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等也不时被来华巡演的西洋乐人和寓居上海的西侨演奏。本文以19最后20年贝多芬音乐在上海西人音乐生活中的呈现为焦点,以编年的方式追溯贝多芬各类作品在晚清中国的演奏史。

  • 标签: 贝多芬 上海 北华捷报 字林西报 兰心戏院
  • 简介: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安庆小学教育的发展对省内其他地区小学教育发展起到示范作用,于是安徽省教育厅设立省会小学管理处负责管理安庆市小学,在安徽省的重视下安庆市小学在教育经费、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数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提高和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有限的,存在着一些问题。

  • 标签: 国民政府 安庆 小学教育
  • 简介:20二三十年胶东地区发生多起村民抢盐、围攻盐务管理机构的暴力冲突事件。这些冲突既有会党组织的,也有村民自发的。冲突时盐务职员生命构成威胁的同时,也打断正常的农业生产,增加社会治理成本。产生盐业冲突的深层原因是国民政府沿袭传统的盐引制,盐业市场自由化沦为空谈;因缺乏监督约束,盐制实施过程存在诸多弊端,盐政官员极易谋求超过行政职责的私利。私盐贩卖不仅与政府争利,而且影响社会安定。当越来越多的走私群体出现时,整个纳税群体就会集聚起对抗现有盐业体制的潜在力量。这种影响与普通民众对于盐税不断攀升的不满情绪相汇合,容易诱发暴力冲突。

  • 标签: 山东盐业 集团利益 暴力 抢盐
  • 简介:20二三十年文学中的“上海书写”,寄寓了晚清以来对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认同理念,构筑了现代文学追求宏大性的国家叙事的意义空间,成为现代中国的一种国家元叙事。同时,这一时期的上海,已完成了从开埠之初的小渔村、渔港,向现代大都会的转变,都市文化得到蓬勃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汇,消费文化的盛行和都市市民气息的混合、杂糅,又成为现代文学中“上海书写”的一大特点。无疑,20二三十年的“上海书写”,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情感基调和时代意识有着内在的关联。它牵动着现代中国敏感的神经,对应着现代民族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 标签: 现代文学 上海书写 民族国家 都市文化 乡村文明
  • 简介:2010年,是我国实行“邮发合一”即邮政开办报刊发行业务的60周年。我有幸拜读了北京顾联瑜撰写的《报刊“邮发”浮沉录》和上海高仰止撰写的《“邮发合一”话当年》两篇纪念邮发60周年的文章。他们二位是中央决定“邮发合一”时,从报刊社发行部门集体转调从事邮政报刊发行工作的,后又从事邮电、邮政的管理和研究工作,经常就企业的管理、发展和改革的相关问题发表文章,是资深专家,我和他们二位很早就认识并有交往。他们的回忆文章,也勾起了我对上世纪八九邮发报刊工作的回忆和思考。

  • 标签: 邮政 报刊发行工作 改革开放 邮件量
  • 简介:20三四十年的电影歌曲借助于电影的广泛影响在社会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一是参与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群众斗争,鼓舞了当时民族危机存亡关头的抗日救亡运动;二是中国近现代流行歌曲的先声。当时广为传唱的歌曲有相当数量都来自于电影歌曲,三四十年的中国电影歌曲为我国近代歌曲艺术的创作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标签: 三四十年代电影歌曲 抗战歌曲 流行歌曲
  • 简介:20八九日本恐怖电影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种形式,反映了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存环境、社会人际关系的忧虑和日本社会对未来的恐惧、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过去的反思,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的文化特点:菊与刀的矛盾。日本恐怖电影在吸收了西方恐怖电影创作手法的同时,将本民族文化与之融合,并赋予其一定的时代内涵,在立意和创新上带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 标签: 恐怖电影 叙事语境 后现代主义 物哀情结
  • 简介: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正经历着快速的城镇化过程,本文试图评估乡城迁移在中国1978—1999年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运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各种因素在迁移中的影响作用,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 标签: 迁移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 简介:在中国文化史上,诗、乐一直同根同源。随着清末西方文艺的传入,虽然诗歌与歌词因其写作目的、姿态、合乐性等差异逐渐分离,但由于惯性的影响,在中国新诗百年的历程里仍不乏诗乐结合的佳作。文章主要观照20七八十年在台湾乐坛掀起的诗歌入乐风尚,在独特的时代背景下分析这一时期台湾诗歌入乐的概况、主要表现形式与内在缘由,并厘清自中国新诗产生后至20七八十年诗乐结合的大致脉络。

  • 标签: 台湾诗歌 诗歌入乐 音乐
  • 简介:20二三十年以来,冀中乡村的社会向下流动变得越来越普遍化与常态化了,农业生产资源的贬值、民众生活的贫困和乡村金融的恶化成为了冀中乡村社会向下流动的三大重要表征。就冀中乡村而言,天灾人祸、剥削加剧、社会陋习、分家析产以及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等因素涤荡着乡村民众的一切精力与财富,造成了冀中乡村的社会向下流动。

  • 标签: 冀中乡村 社会流动 社会向下流动 乡村金融 乡村史
  • 简介:戏剧作为20六七十年中国重要的文艺形式全面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生活由此变得如同戏剧。造成舞台延伸进入生活、戏剧与生活交融混同的根本原因是这一时代的革命意识形态。革命意识形态赋予六七十年戏剧以"现代性"品质,也最终促成了戏剧的僵化。

  • 标签: 戏剧 革命 舞台 延伸
  • 简介:90年代的女性散文文本在女性意识的表达、对两性关系的探索及艺术表达方式方面与80年代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背后又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原因。

  • 标签: 女性散文 女性意识 两性关系 艺术表达
  • 简介:2002年1月20日至2月3日期间,由纽约"妇女企划与制作中心"和"剧作家视界"联合推出的戏剧在纽约百老汇首轮上演,将麦卡勒斯这位曾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红极一时的美国"神童"女作家重新推上了历史舞台.①该剧由美国当代著名女同性恋作家萨拉·舒尔曼创作,以麦卡勒斯坎坷人生中的一些主要事件和社会关系为线索,同时穿插其作品中的若干场景和对白以表现作家的创作过程和艺术观,有效地达到了人物现实生活及其艺术世界两者有机结合的戏剧效果.

  • 标签: 卡森·麦卡勒斯 20世纪四十年代 小说 文学研究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