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白血病(leukemia)是一种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PI3K/AKT信号通路是一种胞内传导的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生存息息相关。本文就PI3K/AKT信号通路与白血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 标签: PI3K/AKT信号通路 白血病 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以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为实验对象,探讨绿原酸对高糖环境下hPDLCs凋亡及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DLCs,分别用正常糖(5.5 mmol/L)、高糖(25.0 mmol/L)或高糖联合绿原酸(高糖,25.0 mg/ml;绿原酸,1 mg/ml)处理hPDLCs。细胞凋亡试验检测不同组hPDLCs凋亡情况,同时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泛AKT及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正常糖组相比,高糖可显著促进hPDLCs的凋亡,凋亡率从(6.66±0.18)%提高至(16.7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89,P<0.001),同时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与高糖组相比,绿原酸能抑制高糖环境下hPDLCs的凋亡,凋亡率从(16.72±0.50)% 降低至(11.32±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10,P<0.001),同时回救高糖环境下下调的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绿原酸能抵抗高糖诱导的hPDLCs凋亡,可能是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 标签: 绿原酸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高糖环境 凋亡 AKT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最新研究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上下游相关因子在瘢痕疙瘩中高表达,提示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瘢痕疙瘩的形成与发展。本文旨在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瘢痕疙瘩中的分子作用机理,有助于揭示瘢痕疙瘩发病机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瘢痕疙瘩 PI3K/AKT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 (NUSAP1)在肺癌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小RNA干扰技术敲低肺癌细胞系A549中NUSAP1的表达。采用CCK-8、Transwel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细胞凋亡的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和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敲低NUSAP1表达后,A549细胞的吸光度(A)值降低(分别为1.724±0.067和0.610±0.058,P<0.05),细胞迁移数降低[分别为(272.464±36.232)个和(178.267±14.780)个,P<0.05],细胞侵袭数目降低[分别为(120.585±13.235)个和(73.527±6.617)个,P<0.05],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分别为(3.572±0.214)%和(11.358±1.047)%,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下降,凋亡相关蛋白Bax和active caspase3表达量上升(均P<0.05)。同时,干扰NUSAP1表达后,A549细胞中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受到显著抑制,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70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敲低NUSAP1的表达,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进而发挥抑制肺癌的作用。

  • 标签: 肺肿瘤 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AKT信号通路及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分别转染对照质粒pCDNA3.1和重组质粒pCDNA3.1-OPN,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OPN、AKTAKT—P、MMP2和uPA的表达水平,CyQUANT法和Matrigel侵袭实验观察OPN上调对细胞粘附和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OPN激活AKT信号通路,与转染对照质粒的HepG2细胞相比,转染OPN重组质粒的细胞MMP2和uPA表达增加,其细胞粘附百分比是56.084±2.0,大于对照组的49.93±1.74(P〈0.05);穿过基底膜细胞数目是(25.2±2.08)个,大于对照组的(17.4±1.45)个(P〈0.05)。结论OPN可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上调MMP2和uPA表达,促进HepG2细胞侵袭转移。

  • 标签: 骨桥蛋白 肝癌细胞 AKT 转移
  • 简介:摘要骨肉瘤(osteosarcoma)是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以能产生骨样组织的梭形基质为特征,为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之一,约占所有骨肿瘤的20%,好发于青少年,致死率及致残率极高。研究表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可调节对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癌基因Ras起反应的细胞生存信号,PI3K/Akt信息传导通路的激活已被认为是肿瘤细胞抗凋亡的主要机制之一。近几年PI3K/Akt信号通路及骨肉瘤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PI3K/Akt通路 骨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罗哌卡因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实验一:分别用0、1、2、3、4、5 mmol/L罗哌卡因刺激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 48 h,于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2)实验二:分别用0、1、3、5、7 mmol/L罗哌卡因刺激SH-SY5Y细胞48 h,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情况并计算出罗哌卡因的半抑制浓度(IC50)。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刺激48 h)、罗哌卡因组(IC50浓度罗哌卡因刺激48 h)、BDNF+罗哌卡因组(20 μg/L BDNF刺激2 h+IC50浓度罗哌卡因刺激48 h)、Akt信号通路激活剂SC79+罗哌卡因组(5 mg/L SC79刺激2 h+IC50浓度罗哌卡因刺激48 h)、BDNF+Akt信号通路抑制剂API-2+罗哌卡因组(20 μg/L BDNF及10 μmol/L API-2刺激2 h+IC50浓度罗哌卡因刺激48 h),于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细胞中Akt、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的表达。结果(1)实验一:与0 mmol/L罗哌卡因组比较,1、2、3、4、5 mmol/L罗哌卡因组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Akt、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二:与对照组比较,罗哌卡因组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Akt、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Akt、p-PI3K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罗哌卡因组比较,BDNF+罗哌卡因组、SC79+罗哌卡因组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Akt、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Akt、p-PI3K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DNF+罗哌卡因组、SC79+罗哌卡因组比较,BDNF+API-2+罗哌卡因组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Akt、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Akt、p-PI3K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NF可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减轻罗哌卡因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从而调节神经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 标签: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罗哌卡因 蛋白激酶B 神经细胞
  • 简介:PI3K/Akt信号通路是许多细胞外因子的下游信号传导通路,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中起到重要作用,该通路异常广泛存在于许多恶性肿瘤中,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异常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该通路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制、诊断以及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PI3K/AKT信号通路 PIK3CA AKT PTEN 子宫内膜癌
  • 简介:摘要为探索阿魏酸钠能否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神经胶质胶质细胞增殖和迁移,研究观察了阿魏酸钠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阿魏酸钠能明显抑制胶质细胞PI3K、p-PI3K、AKT、p-AK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且抑制胶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综上所述,阿魏酸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拮抗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 标签: 阿魏酸钠 胶质瘤 磷酸肌醇3-激酶 侵袭 迁移
  • 简介:摘要:研究证实PI3K/Akt信号通路在调控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维持人体骨稳态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拟探讨该信号通路在成骨细胞分化、破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并探析以miRNA为代表的非编码RNA在PI3K/AKt信号通路中调控骨代谢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骨代谢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PI3K/Akt信号通路 骨代谢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紫草素( shikonin,SK) 对人骨肉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紫草素处理人骨肉瘤细胞MG-63,U2OS不同时间后的细胞存活率;Transwell法检测紫草素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U2OS侵袭能力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紫草素处理后的人骨肉瘤细胞MG-63,U2OS的凋亡情况;为进一步探索紫草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选择对紫草素更敏感的U2OS细胞,紫草素处理后对基因组进行测序后利用Westernblot法检测紫草素处理后的U2OS细胞EGFR,AKT,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2umol/l紫草素可明显抑制人骨肉瘤细胞的活性及侵袭能力,且其抗肿瘤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经紫草素处理后的人骨肉瘤细胞凋亡增加。U2OS细胞经紫草素处理后,其基因表达情况与EGFR/AKT/mTOR信号通路及糖酵解通路明显相关,经Westernblot法发现其EGFR,AKT,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提示紫草素可能通过抑制EGFR/AKT/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 标签: 紫草素 EGFR/AKT/mTOR信号通路 抑制骨肉瘤生长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因素炎症性皮肤病,以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毛细血管扩张、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表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在表皮细胞增殖、细胞自噬、血管生成、脂质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PI3K和AKT在银屑病发病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银屑病 PI3K/AKT信号通路 发病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研究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在缺血缺氧条件下发生凋亡的作用机制。采取大鼠骨髓,以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NCs),于体外培养并由牛垂体提取物(PEX)诱导扩增传代培养出MSCs。经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志物鉴定后,BMSCs在缺血缺氧条件下培养,通过AnnexinV/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比较不同组别细胞的凋亡率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来观察细胞中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①经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志物鉴定,提示BMSCs培养成功。②对照组(无缺血缺氧)与缺血缺氧组比较,缺血缺氧组的凋亡率显著性增加,而通过磷酸化Akt的表达量显著性增加提示PI3K(phosphoinositide-3kinase)/Akt(proteinkinaseB,PKB)信号通路被激活(P〈0.05);同时缺血缺氧组与缺血缺氧+PI3K/Akt抑制剂(LY294002)组比较,缺血缺氧+PI3K/Akt抑制剂组的凋亡率显著降低,而通过磷酸化Akt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提示PI3K/Akt信号通路被抑制。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对体外缺血缺氧条件下培养的BMSCs凋亡发生有关键性作用。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缺血缺氧 PI3K/AKT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在肝癌细胞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氨基酸缺乏诱导的自体吞噬中的作用。方法观察HCCLM3、MHCC97L及SMMC-7721肝癌细胞在氨基酸缺乏情况下及与P13K抑制剂3-MA、Wortmannin及LY294002,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协同作用下细胞活力变化。GFP—LC3荧光法观察细胞内自噬体的形成。Western印迹检测LC3-Ⅱ蛋白的表达。结果经无氨基酸培养液EBSS处理后48h,HCCLM3、MHCC97L及SMMC-7721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8.9±3.8)%、(57.2±13.1)%及(3.4±3.0)%(P〈0.01)。与HCCLM3、MHCC97L相比,细胞中的自噬体在SMMC-7721细胞中明显增多,分别为(13.1±3.5)%、(20.0±1.1)%及(48.9±4.5)%(P〈0.01)。Western印迹显示在EBSS处理后早期即有LC3—Ⅱ蛋白的明显表达。在EBSS基础上雷帕霉素20μmol/L处理24h,3种细胞株活力明显下降。3-MA、Wortmannin及LY294002处理也加速EBSS诱导的细胞死亡。结论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比较耐受自噬样细胞死亡。P1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自噬样细胞死亡可能起重要调节作用。

  • 标签: 肝肿瘤 自体吞噬 MTOR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D)是机体因自身抗原免疫耐受障碍而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引起机体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近年研究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 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kinase,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AD发病密切相关,其主要参与免疫细胞增殖分化、炎性细胞因子分泌、自噬及氧化应激等过程。本文重点概述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AD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 标签: PI3K AKT mTOR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晚期治疗手段缺乏。本文综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针对其的治疗进展,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肿瘤,鳞状细胞 信号传导 皮肤 PI3K/Akt/m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