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按等电点和分子量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已经成为蛋白质组研究中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的方法还难以满足真核生物蛋白质组研究的要求。自1975年O'Farrell提出该方法以来,针对应用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样品的增溶及加载,样品的预分级分离,阴极漂移和凝胶上蛋白质的回收等,对这种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改进。

  • 标签: 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Ca2+和Na+诱导细胞凋亡的最佳浓度及时间,并用甲基绿一派诺宁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梯度及时间梯度的Ca2+和Na+胁迫处理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得诱导的最佳浓度及时间;用甲基绿一派诺宁染色法检测诱导凋亡的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大蒜根尖细胞和鸡血红细胞的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诱导处理的最佳Ca2+和Na+浓度为0.4mol/L,最适时间约为8h,且CaCl2的诱导效果较NaCl好;经甲基绿一派诺宁染色,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大蒜根尖细胞、鸡血红细胞凋亡细胞的细胞核均呈蓝紫色,细胞质呈红色。结论:找出了诱导细胞凋亡的最适Ca2+和Na+浓度和时间,并检测到细胞凋亡。

  • 标签: 细胞凋亡 离子胁迫诱导 甲基绿-派诺宁 洋葱鳞茎内表皮 大蒜根尖 鸡血红细胞
  • 简介:本文综述了大黄素对白血病、淋巴瘤、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肝癌、胰腺癌、结肠癌等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表明大黄素对肿瘤细胞凋亡具有明确的诱导作用,可能主要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线粒体信号通路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标签: 大黄素 肿瘤细胞 凋亡诱导
  • 简介:开花是高等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重要转折点。花分生组织的形成是开花植物对内外环境信号的响应。近年来在开花诱导方面已获得许多研究成果,我们介绍了高等植物开花诱导的4条主要途径(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自主途径和赤霉素途径)和复杂的信号整合机制。

  • 标签: 开花诱导途径 开花信号 整合 高等植物
  • 简介:目的:探讨尼古丁在诱导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自噬及肺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碘化丙啶(PI)/Hoch.est33258染色法检测尼古丁诱导巨噬细胞MH-S死亡;通过Western印迹和电子透射显微镜检测尼古丁诱导MH-S细胞自噬的发生;采用中性红摄取实验检测尼古丁处理后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通过攻毒实验检测尼古丁诱导的肺炎。结果:不同浓度尼古丁作用下PI染色的死细胞呈上升趋势;LC3BⅡ蛋白表达具有尼古丁剂量依赖性,并且1μmol/L的尼古丁能够增强LPS预刺激的MH-S细胞自噬发生。电子透射显微镜结果显示在1μmol/L尼古丁的作用下,细胞内自噬体数量增加;MH-S的中性红摄取能力与尼古丁浓度剂量呈负相关性;尼古丁能够诱导小鼠发生肺炎,并降低小鼠体重。结论:尼古丁能够增强肺泡巨噬细胞的自噬水平,并且可以诱导肺炎的发生,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吸烟与肺炎的关系。

  • 标签: 尼古丁 巨噬细胞 细胞自噬 肺炎模型
  • 简介:目的:研究脂多糖(LPS)对人血清中补体系统的激活及在小鼠模型中诱导产生白三烯B4(LTB4)。方法:LPS包被ELISA板,利用血清中补体C4、C3沉积实验检测补体成分被LPS活化的情况,通过尾静脉注射小鼠LPS后不同时间点ELISA定量检测LTB4,评价补体系统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产生。结果与结论:血清系统ELISA检测发现LPS可以激活补体系统,且以凝集素途径为主;动物实验中LTB4被LPS诱导后1~3h达到峰值,之后回落。C1INH对血清补体活化和动物模型中LTB4的产生均有显著抑制。

  • 标签: 脂多糖 补体 凝集素途径 白三烯B4
  • 简介:SDS-PAGE将SDS所带的大量阴性电荷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高分辨率相结合,使蛋白自身的电荷被大量的阴性电荷所淹没,这样蛋白在电泳时的迁移率仅与其分子大小有关。蛋白电泳时凝胶的孔径大小和电泳介质对不同大小分子的分辨率有不同的影响,特别对相对分子量小于10000的低分子量蛋白,常规的电泳方法完全不能分辨,国外报道的尿素、缓冲液浓度及聚丙烯酰胺中的单体和双体的比例对蛋白的分辨率有较大的影响,但将几种不同因素进行综合研究,未见报道。

  • 标签: 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 分离胶 小分子物质 低分子量 蛋白分子
  • 简介:目的: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纯化方法获得高纯度α-半乳糖苷酶单克隆抗体。方法:使用重组A蛋白偶联的琼脂糖凝胶捕获和纯化小鼠腹水中的α-半乳糖苷酶单克隆抗体。结果:获得了高纯度、高效价的α-半乳糖苷酶单克隆抗体。结论:应用重组A蛋白偶联的琼脂糖凝胶纯化α-半乳糖苷酶单克隆抗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Α-半乳糖苷酶 单克隆抗体 重组A蛋白 琼脂糖凝胶 纯度 效价
  • 简介: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是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85%以上的基底细胞癌好发于颜面部[1].皮肤癌好发于暴露部位,尤以头面部居多[2].我院与2012年1月份为一例99岁左面部皮肤癌患者行放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临床上的皮肤癌以放射性治疗为治疗首选,皮肤癌位置表浅,边界清楚,直视下照射定位精确,对放射线特别敏感,而且皮肤耐受性较高,但考虑到患者99岁的高龄并因骨折行动不便,肿瘤放疗风险大,几家医院均未收治.现为病人的整个放疗过程护理做如下的报道.

  • 标签: 高龄 皮肤癌 放疗 护理
  • 简介:雌激素在抗皮肤老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通过与皮肤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不同亚型的雌激素受体介导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皮肤细胞中雌激素受体的分布不仅存在数量差异更有类别差异,这些差异性和雌激素受体本身的基因多态性决定了其作用的多效性。简要综述了不同亚型雌激素受体在各皮肤解剖层次中抗老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雌激素受体 皮肤老化 信号通路
  • 简介:采用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法,观察外用荞麦黄酮复合物低、中、高浓度对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黄酮复合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荞麦黄酮复合物中、高剂量对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荞麦黄酮复合物 毛细血管通透性 OD值
  • 简介:将不同剂量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与脱钙骨基质(DBM)分别复合后,植入小鼠股部内侧肌间隙,三周后取材,通过组织学检查、碱性磷酸酶(ALP)及钙含量的测定比较各组的骨诱导活性.结果显示,三组复合物均有骨组织生成,中、高剂量组可见骨小梁、板层骨和原始骨髓腔,血管和骨髓丰富;低剂量组的成骨量明显少于中、高剂量组,且新骨的成熟度低于其他两组,DBM少部分吸收;单独植入rhBMP-7组有编织骨形成;而DBM组可见成骨细胞的聚集.rhBMP-7/DBM复合组在ALP和Ca含量水平上与同等剂量的两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rhBMP-7三种剂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充分说明DBM作为rhBMP-7的合适载体,具有缓释作用,且二者复合可起到双重骨诱导活性;而且rhBMP-7的骨诱导活性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 标签: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 RHBMP-7 脱钙骨基质 DBM 骨诱导 剂量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