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CLOUDSAT和CALIPSO卫星主动遥感资料分析了我国西北3个典型区域不同云类型宏观及微观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祁连山和天山地区年均总云分数分别为62.8%,65.2%和73.4%;3个区域积状云夏秋季节发展旺盛,而层状云冬春季节占主导地位。云层垂直方向概率密度分布具有显著区域和季节变化特征,其峰值位于2~6km之间。各个区域云液态水含量自云底向上有明显递减趋势,夏季天山和祁连山地区低层具有丰富云水资源,峰值分别达0.47mg/m3、0.38mg/m3。各个区域云液态水含量峰值以冬季最小,夏季最大。对应液态云有效粒子半径平均值位于8~16μm之间。降水云有效粒子半径随高度上升具有明显递减趋势,而非降水云则存在较弱增加趋势。这种云层垂直方向上结构变化对降水有直接影响,是评估人工增雨潜力重要依据。

  • 标签: 人工增雨 主动卫星遥感 云分数 云水含量 有效粒子半径 垂直分布
  • 简介:利用政府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IPCCAR4)15个耦合气候模式不同排放情景模拟结果,对我国夏季降水及相关大气环流场未来时空变化特征与模式之间不确定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变暖背景,我国夏季降水表现出较强局地特征。其中,我国东部和高原地区降水21世纪表现出明显增加趋势,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变暖加剧而增强,同时模式模拟结果之间一致也更好,表明这一结果可信度较高。全球变暖背景,我国新疆南部地区表现为持续降水减少趋势,而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变化则呈现出先减少(21世纪初)后增加特征,不同模式对降水这些局地特征模拟也都表现出较好一致。其他地区夏季降水21世纪变化不大,同时模式模拟一致也较差。多模式模拟我国未来百年夏季降水这些变化特征温室气体高、、低不同排放情景基本一致,A2情景预估结果变化最大,AIB次之,B1相对最小。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场预估结果显示,全球变暖背景,大部分模式模拟结果都表明,东亚夏季风环流有所增强,从而使得由低纬度大洋和南海地区向我国大陆水汽输送增加,造成该地区大气含水量增多,从而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增加提供有利条件。此外,随着全球变暖加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其变化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影响程度和范围也明显增大。这些环流场及其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夏季降水未来变化预估结果可信度。

  • 标签: 降水 大气环流 预估 不确定性
  • 简介:利用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和各标准等压面的位势场、风场,以及我国160站降水和温度资料,研究了亚洲-太平洋(20°N~70°N,40°E~120°W)地区(简称亚太地区)冬季(12~2月)海平面气压异常偶极型振荡(偶极模)时间变化特征,以及该异常偶极模与我国冬季气候异常关系。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异常以经向型(ME)偶极模负异常和纬向型(z0)偶极模正异常为主,其中又以ZO正异常发生频数较高。对应ME模,其各空间层高度场异常形势和高度场与MEI(经向型指数)相关系数分布形势十分类似;对应ZO模则主要表现为与阿留申地区高相关中心一致特征,说明阿留申低压变化对其起着重要作用。ME模与我国冬季东部降水异常和气温异常关系密切,ZO模仅对东北地区降水异常有影响,因为ZO模异常对我国上空大气环流异常影响相对较小;这一结果同我们传统上冬季比较关注纬向气压差变化(即ZO模)有些相左,提示我们冬季更要关注ME模情况。大气环流形势分析表明,MEI正异常时,即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北半部气压异常偏高,副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偏低时,利于东亚大槽加深加强,东亚冬季风因而也会偏强;但是由于此时我国东部主要为下沉气流控制,暖湿气流难于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境内,从而造成此时冬季我国东部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反之,当MEI负位相时,大气环流异常利于造成我国东部大范围冬季降水。

  • 标签: 亚太地区 冬季气压偶极模(偶极型振荡) 中国冬季气候
  • 简介: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我国东部大范围、多流域严重雨涝,其后1756、1757年黄河中下游雨涝,连续2年呈现较少见北涝南旱降水分布格局,这是小冰期中相对温暖时段气候背景重大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多雨天气实况和气候特征,绘制各年多雨、水灾和伴生饥荒、虫灾、疫疾发生地域实况图。结果表明,1755年黄河、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持续多雨,其中黄淮地区连续雨日超过40d。有早梅雨,长江下游梅雨期长达43d,是18世纪最长梅雨期,南京年降水量达1378mm,是18世纪最高值。1755年气温偏低,夏寒、秋霜早、冬季寒冷等特征与典型极端多雨年1823和1954年相同,这3例极端多雨年都是太阳活动极小年。

  • 标签: 极端气候事件 雨涝 气象灾害 1755年 历史气候
  • 简介:利用1960—2009年辽宁58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区域暴雪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区域暴雪主要出现在每年11月旬至翌年3月15日,2月为最多月。近50a区域暴雪过程次数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9、5a和3a周期变化;9a周期变化信号一直存在,但强度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增强,70—80年代最强;5a周期变化信号自7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强度70年代中期开始增强;3a变化信号一直存在,强度70年代中期、80年代最强。区域暴雪过程次数和暴雪总量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空间分布有3个中心,分别为:沈阳—抚顺—本溪一带、鞍山附近和丹东凤城地区。辽宁区域暴雪落区主要有4种分布,分别为中东部暴雪型、东部暴雪型、南部暴雪型和西部暴雪型。

  • 标签: 辽宁区域性暴雪 气候特征 小波分析 M-K突变检验 EOF分解
  • 简介:电视天气预报作为一档具有实用、知识、服务节目,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节目讲述天气信息,具有专业,但它另一个重要属性是服务.文章基于内蒙古特殊自然和人文环境,浅谈内蒙古地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发展,得出一个成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应当具有服务意识,能够满足观众需求,更好服务社会,给大众提供生活提示和延伸服务.

  • 标签: 天气预报 服务
  • 简介:近年铝合金窗户高层建筑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围绕铝合金窗户防雷接地施工和检测进行了总结,为今后铝合金窗户防雷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铝合金窗户 防雷接地 检测
  • 简介:采用静态暗箱采样一气相色谱/化学发光分析相结合方法,对晋南地区盐碱地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裸地土壤夏、秋季(2008年6-10月)甲烷(CH4)、二氧化碳(C02)、氧化亚氮(N20)和一氧化氮(NO)交换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内,秸秆全还田(Fs)、秸秆一半还田(Hs)和秸秆不还田(Ns)处理土壤一大气间CH4、C02、N2O和NO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0.8±2.7、-1.4±2-3、-6.5±1.8ug(C)·m^2·h^-1(CH4),267.1±23.1、212.0±17.8、188.5±13.6mg(C)·m^2·h^-1(CO2),20.7±3.0、16.3±2.3、14.7±1.7μg(N)·m^2·h^-1(N2O),3.9±0.5、3.4±0.5、3.0±0.4μg(N)·m^2·h^-1(NO)。交换通量表现出明显季节变化趋势,灌溉、降雨和温度变化是影响该趋势主要因素。相对于NS处理,FS和HS处理降低了累积CH4吸收量(66%和59%),增加了累积CO,(42%和12%)、N,O(41%和9%)和NO(30%和13%)排放量,因此,秸秆还田促进了农田土壤总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得到FS和HS处理小麦秸秆CO2、N2O、NO排放系数分别为73.4%士1.6%和43.3%士1.0%(CO2)、0.37%士0.01%和0.17%士0.00%(N2O)、0.06%士0.00%和0.05%±0.00%(NO),FS处理排放系数显著高于HS处理,且低于同一实验地种植玉米、施肥农田小麦秸秆排放系数(N20和NO排放系数分别为2.32%和0.42%)。可见,采用排放因子方法估算还田秸秆CO2、N20和NO排放量时,应考虑秸秆还田量、农作物种植和施肥因素影响。

  • 标签: 秸秆 裸地 温室气体 累积排放量 排放系数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对2011年8月14-15日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暴雨过程影响系统、水汽输送、对流有效位能、云图演变特征等方面,对此次区域暴雨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低空系统合理配置,副高西北侧β尺度对流云团发展是造成暴雨主要原因;暴雨区出现在低对流有效位能区。

  • 标签: 暴雨 高空急流 水汽输送 对流有效位能 中尺度对流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