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二十三》(以下简称《药王品》)讲述是佛向宿王华菩萨宣讲药王菩萨前身一切众生生喜见菩萨精勤修行、燃臂供养而获得现一切色身三昧事迹。该经云,在过去无量恒河沙劫有一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其时有一菩萨,名“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该菩萨一心求佛,精进修习苦行,经一万二千岁证得“现一切身色三昧”后又暗自发心:“我虽以神秘力供养如来,不如以身供养。”

  • 标签: 法华经 菩萨 敦煌 供养 三昧 修行
  • 简介:以空间生产与文化权力互动为研究视域,审视城镇化演进历程,其实为以自然空间为壳、以抽象空间和社会空间生产为核文化权力互动。在壳与核格局互动中,实现了空间生产和文化权力再分配。间或其中,城镇发展要素重新分布,文化权力重新配置,城镇格局不断变迁,城镇化进程不断演进。夏河拉卜楞属于围寺而城,其演进实证了空间生产与文化权力互动中城镇化历程。这是认知城镇化文化和文化城镇化视域之一。

  • 标签: 壳与核 空间与权力 城镇演进
  • 简介:在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社区研究发展经历了从村落到城市并日趋多元化研究过程,研究领域日益广泛;现在社区研究有对经典田野点再研究,也有对新形势下相关问题多元化研究。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典民族志中村落之一——山东青岛台头村一直是社区研究实例和典范。台头村是传统中国北方村落,是社区形式一种。这个位于胶东半岛海边村落从第一次为人所知到现在几十年间经历了许多社会、经济、文化变迁和发展,同时它也目睹了社区研究方法在中国产生和本土化过程以及多元化研究领域发展趋势。

  • 标签: 社区研究 再研究 多元化发展 台头村
  • 简介:在费尔巴哈等人思想影响下,马克思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我国制定民族宗教政策重要原则和依据;人类学是研究包括宗教在内文化学科,研究宗教产生及发展规律。为了更好地掌握宗教发展规律和更加有效地为我们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需要好好研究这两门学科。

  • 标签: 费尔巴哈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人类学宗教观
  • 简介:贺州大平瑶族乡仁喜坪盘瑶打醮仪式是道教醮仪民俗化与汉瑶文化交融一种具有悠久历史民俗文化空间。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当下,盘瑶打醮仪式基本要素得以传承同时也发生了变迁,与道教醮仪、西南地区其他族群打醮仪式等均有差异性,但仪式本身所体现祖先崇拜、鬼神观念等传统民间宗教内核却是始终如一。盘瑶打醮个案说明民俗文化空间仍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重要文化根基。

  • 标签: 盘瑶 打醮 民俗文化
  • 简介:定州清真寺《重建礼拜寺记》碑文说明历史上伊斯兰教中国化,其成功之处就在于自觉强调政治认同、主动适应中国社会、积极吸纳中华文化。定州清真寺《重建礼拜寺记》碑,作为中国伊斯兰教中国化一个重要历史见证,印证了伊斯兰教中国化诸多特点及传统形成,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重建礼拜寺记》碑 中国伊斯兰教 历史见证 中国化 清真寺 定州
  • 简介:本文以达浦生阿訇为例,具体分析了其生平实践中蕴含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国家认同生成社会框架,以及其个体实践中三种认同互嵌与互惠。这展现了近代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特征,揭示了现代背景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成功原因,彰显出达浦生阿訇不愧为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典范。

  • 标签: 民族认同 宗教认同 国家认同 伊斯兰教 中国化
  • 简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以广东新兴县梭榔七乡六祖轮斋习俗为例,探讨习俗仪式背后信仰共同体形塑与村庄联结过程。民间社会以禅宗六祖慧能作为信奉对象,形成特定祭祀活动与供奉规则,构成相对独立祭祀范围。随着六祖信仰传播,不断有村庄借助历史记忆建构人神之间契约关系,合法加入供奉慧能轮斋圈。为了满足民间祭祀需要,出现了"坐坛"与"巡游"神像分工,并延展出相应内外祭祀圈层。轮斋圈层建立联结了不同村寨人群,促成新地域共同体整合。

  • 标签: 六祖轮斋 慧能信仰 社会联结 祭祀共同体
  • 简介: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对于中国和沿途各国人民而言,是一件大事。新背景下,研究丝绸之路沿线交通变化、地理变迁、风土人情,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中国学者而言,丝绸之路是抹不去古老记忆,国内相关研究已有很多,但多为帕米尔以东研究成果,以西成果并不多。

  • 标签: 历史地理研究 丝绸之路 美索不达米亚 阿拉伯帝国 变迁 帖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