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神会是早期禅宗南北两派“顿渐”之争的关键人物。他对联大乘起信论》中的顿悟思想进一步抉择与发挥,提出了心的“灵知”之用,认为心不仅可以认识外界事物,还能够认识自身的空寂本性,这就为顿悟学说提供了明确的理论基础。但这种顿悟禅法不藉由任何手段和阶次,因此在实践中无法入手,仍然不得不让渡于渐修,如接受善知识的开示、引导以及广读大乘经典,而他明确反对坐禅修心的方法则有刻意强调南北两宗禅法区别之嫌。

  • 标签: 早期禅宗 神会 顿悟 渐修
  • 简介: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涉及早期美国的道德伦理规范,作者把它们总结为荣誉、爱财、冒险、劳动、纯洁和勇敢等6个方面。虽然它们带有一定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色彩,但有其合理之处。这些道德伦理规范对我们今天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良好风尚、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美国 早期 道德伦理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当代启示
  • 简介:现代派诗歌打破古典美学“美与和谐”原则,将丑这一概念引入诗歌创作中,拓宽了诗歌创作维度.艾略特作为现代派大家,在早期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展现出特有的审丑观,该审丑观表现于审丑对象、审丑情感和审丑准则三个层面上.并借由审丑观把创作深层理念埋藏在诗作中,体现为其对现实的批判、对理性的诉求及对现代派创作的早期探索.诗作的审丑观也直接作用于艾略特的早期诗学观,使其早期风格游走于古典主义与先锋派之间,形成了古典主义与先锋派杂糅的早期诗风.这种早期尝试与探索为艾略特现代派诗风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艾略特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审丑观 诗学观
  • 简介:阎锡山对山西高等教育既有守旧,又有革新,早期的山西大学便是这一思想的缩影.阎氏在对山西大学的学校投入、思想把控、教师选任、培养人才等方面体现了这种守旧与革新.

  • 标签: 阎锡山 山西高等教育 山西大学 守旧 革新
  • 简介:清华大学始于“留美预备学校”,经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飞速发展,一跃成为国内著名的高校。1925年清华大学部和研究院的建立为清华进一步的“独立化”、“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曹云祥为清华“改大”,建立研究院和现代大学制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曹云祥虽没有完成清华学校的现代化、独立化改革,自己也淹没在现代化、独立化的大潮中,然而他引导清华迈出了现代化、独立化改革坚实的第一步。由于历史原因,曹云祥对于清华大学的贡献长期被人抛弃在历史的故纸堆里,更难认同他为教育家。

  • 标签: 曹云祥 清华大学 独立化 现代化 大学部与研究院
  • 简介:针对赴新加坡和澳大利亚自费留学应注意的问题,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近日发布2004年第8号、9号留学预警,紧急提醒赴新加坡、澳大利亚自费留学要选择有资质的学校,参加英语培训时要注意记录自己的平时成绩,遇到意外时要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 标签: 留学预警 中国教育部 新加坡 澳大利亚 自费留学 资质认定
  • 简介:夏目漱石在《梦十夜》中以梦的形式描绘了风格各异的十个故事,并在其中刻画了不同的女性形象。作为漱石文学创作生涯中的承前启后之作,研究其中的女性形象对于明确漱石的女性观有着重要意义。在第一夜中,漱石通过对男女形象的对比描写以及故事情节中两性角色作用的转换,探讨了男女自我意识觉醒之于爱情的重要性。漱石虽然赞叹女性的美丽,但早期出于男性自我防御的立场,在面对具备自我意识的新时代女性时仍表现出相当的困惑和保守性。

  • 标签: 《梦十夜》 夏目漱石 女性形象 自我意识 女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