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山西省晋剧院整合国內一流主创团队,倾力打造的晋剧《党的女儿》,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剧。《党的女儿》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讲述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后,留在苏区的游击队转入地下斗争。年轻女共产党员梁玉梅机智勇敢、与敌周旋,积极组织乡亲们为游击队送盐送粮,不幸被叛徒出卖,惨

  • 标签: 山西省晋剧院 中央红军 机智勇敢 红色经典 战略转移 主创
  • 简介:从中国话剧诞生到现在,我国校园戏剧实践已经走过百年历程。春柳社、南开新剧团等学生演剧团体,以及张伯苓、张彭春、李叔同、陈大悲、曹禺等一大批校园戏剧先驱,对中国早期话剧剧本文学、导演表演、舞台美术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功不可没。

  • 标签: 校园戏剧 后现代主义 南开新剧团 理论与实践 精品 原创
  • 简介: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引发了传统戏曲面向现代转型的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与“经典”文化价值内核的历史审视,探讨传统戏曲、地方戏曲的不同发展道路与文化类型,并寻求适应文化市场发展规律的戏曲生产方式。

  • 标签: 青春 经典 都市民间戏剧
  • 简介:黄梅戏的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演出,搬上银幕以后,全国亿万观众对严凤英,王少舫等艺术前辈大师所塑造的七女、冯素贞、董永、刘文举等舞台艺术形象都是赞不绝口,印象极为深刻、久远。一曲“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曾风靡大江南北,至今传唱不衰。我走上工作岗位,来到剧团从事专业演员工作后不久,在单位领导和老师们的培养指导下,非常荣幸地先后在舞台上饰演了《天仙配》中的董永、《女驸马》中的李兆廷这两个黄梅戏小生行旦的角色。

  • 标签: 董永 舞台艺术形象 《天仙配》 《女驸马》 感悟 经典剧目
  • 简介:戏曲表演之精髓多保存于传统折子戏之中。不幸传统折子戏在当代大量流失或濒临失传。有鉴于此,福建戏曲界有识之士建言,举办“福建百折传统折子戏展演”,此言一出,迅即得到了省里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理解和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的煞费苦心的准备,128个清一色的传统折子戏终于在省城福州轮番上演,在此基础上的“福建地方戏经典折子晋京展演”活动,又于9月12日在国家大剧院隆重开幕。此次晋京展演汇集梨园戏、莆仙戏、闽剧、高甲戏、歌仔戏以及潮剧、闽西汉剧、北路戏、提线木偶戏、掌中木偶戏等10个福建地方戏剧种,由19个院团上演的39个传统折子戏。这些经过历代艺术家精雕细琢、千锤百炼的传统折子戏,承载着传统表演技艺和戏曲文化内涵,通体闪耀着历代艺术家的智慧和才华。

  • 标签: 地方戏 传统 福建 展演 随感 文化主管部门
  • 简介:晋剧改编戏《富贵图》从1989年首演至今,现场演出已超过2500场。2017年8月,由山西省晋剧院组织召开了《富贵图》演出超过2000场的纪念活动,并就这部改编戏所引发的现象展开了研讨。

  • 标签: 扮演者 传统戏曲 音乐设计 经典化
  • 简介:由梅葆玖先生和韩永进司长任名誉主任的京剧传承与发展(国际)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北京京剧传承与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明确将《北京京剧百部经典剧情简介标准本(中英对照)》作为研究工作的切入点。

  • 标签: 剧情简介 京剧 北京 标准 百部 出版
  • 简介:《晚安妈妈》获1983年普利策戏剧奖,也是美国戏剧中不可多见的哲理性剧作。这是一个发生在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一个悲观的女儿不顾一切想自杀,而母亲用了整整一夜想说服女儿不要轻易结束生命。

  • 标签: 上海大剧院 演出季 普利策 哲理性 《晚安妈妈》 话剧艺术
  • 简介:做一个学科的译介工作先要思考的问题是:这个学科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介绍进来?回答这个问题前又须首先确定:这个学科应该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任何一个学科的创立和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选择它准备回答的问题。戏剧学要想成为一门学科,首先是确立自己试图回答的问题。我们所知的戏剧学研究设立的基本问题通常是:戏剧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讨论内容必然会归结到本质范畴。而本质一旦被严格定义,就很容易党同伐异。

  • 标签: 戏剧学 世界戏剧 出版规划 讨论内容 总序 一出戏
  • 简介:2016年7月,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承办的“福建百折传统折子戏展演”在福州市举行,有19个剧种以及两种木偶戏、39个剧团、128个折子戏参与,演出了23场。9月.他们从这些剧目中又精选出39个折子戏(含10个剧种、19个院团)晋京演出。这一展演活动,对于传统戏曲的保护、传承,对于戏曲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共福建省委 传统剧目 展演活动 地方戏 晋京演出 传统戏曲
  • 简介: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开历史之先河,也彰显了新时代背景下戏剧人的文化自信与责任担当。这次盛典不仅是对历史发展过程中艺术事业的有效总结,更折射着新时代精神的优良基因,在探寻和推动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贡献卓著。与此同时,研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这次盛典的一个特色,尤其是在有效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 标签: 戏曲百戏(昆山)盛典 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经典
  • 简介:随着剧场艺术开放性的不断提高,各种经典剧本被改编的策略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不仅为观众、戏剧评论者不断提供着更多想象的空间,也对中国当代剧场艺术的发展提供着更多的可能性。但面对一个经典的戏剧文本,尤其是外国的经典戏剧文本,如何改编才是有效的和成功的,这也是人们一直争论不断的一个焦点,而前不久于京城上演的根据布莱希特的经典剧本《四川好人》改编的《北京好人》一剧或许可以为我们对这个问题的重新思考提供一些启迪。

  • 标签: 《四川好人》 改编策略 “不确定性” 剧本 北京 戏剧文本
  • 简介:西方戏剧经典一直是中国戏剧展开其艺术想象的资源之一。它是一面镜子,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社会的焦虑和中国戏剧的焦虑。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近年来中国戏剧舞台所上演的西方戏剧经典,发掘其内在的前提和依据,并对这种想象的历史和现实提出我的看法和解释,同时展望中国戏剧在下一个百年的进路。其中将涉及近年来比较有影响的西方戏剧经典在中国的演出以及中国戏剧对西方戏剧经典的复排和改编。

  • 标签: 话剧的真精神 西方戏剧经典 现代性 民族国家想象
  • 简介: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现代经典之作《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由李润泽改编、导演,于2006年在韩国首尔演出。论文探讨为当代韩国观众改编原始文本的导演方法学,也指出我们在尝试这类改编时会涉及的某些问题。在后意识形态时代,改编本是否仍代表着布莱希特的视界,展现布莱希特戏剧而又不背离其精神是否仍然可能?如果我们认可李润泽的版本达到文化翻译及转型的高度,那么,其成功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为了去经典化或者对原作做不同于主流的解释,创作者又运用了哪些戏剧符码?论文对演剧进行了一番总结、分析。

  • 标签: 跨文化戏剧 作为文化转移的翻译/改编 韩国对布莱希特的接受
  • 简介: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复排和准备,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和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联合打造的大弦子戏传统经典剧目《两架山》于8月19日在济南百花剧院成功举行了汇报演出。

  • 标签: 汇报演出 经典剧目 古老剧种 济南 传统 弦子
  • 简介:张奇虹的《威尼斯商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呈现于舞台的莎士比亚戏剧之一。该剧在深入研究莎作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以独立思考的精神和适合中国舞台的表现方式,调动舞台艺术手段,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表演叙事,创造出一台具有青春浪漫抒情风格的《威尼斯商人》。同时,也是莎剧改编中的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叙事融合,既有经典价值而又具有过渡性质的作品。

  • 标签: 莎士比亚 张奇虹 《威尼斯商人》
  • 简介:2015年,歌剧《白毛女》在文化部的组织下复排并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本文将从雷佳对白毛女的人物形象塑造入手,探讨雷佳版的白毛女如何塑造了一个触动观众心灵的白毛女形象,并就这一版《白毛女》的复排带给我国歌剧发展的启迪展开研讨。

  • 标签: 《白毛女》 雷佳 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