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7 个结果
  • 简介:锡良任川省总督期间(1903—1907年),以其扩展的世界视野,促进了川省经济,因此他也拓展了清政府对西部藏区属地(dependency)的控制。他的做法虽满足了外国人在四川的部分要求,却基本上抵制了英国人自1904年以来从印度向西藏的入侵。

  • 标签: 四川总督 对藏政策 锡良 1904年 世界视野 清政府
  • 简介:西汉初期,匈奴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西汉王朝在与匈奴打交道的二百多年的历史中。不断依据自身的实力调整对匈奴的政策:早期的“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的“征讨政策”、汉武帝后期的“绥抚政策”虽终武帝之世,匈奴问题未能彻底解决,但为以后最终解决匈奴问题打下了基础。也对促进民族交往和融合、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西汉王朝 匈奴 民族政策
  • 简介:<正>有清以来,贡赏活动绵绵不绝。在祖国辽阔的北方疆域,贡赏活动反映了清代统治者与汉、蒙及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密切关系,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丰富的政治内涵。这是一个比轸复杂而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笔者不揣谫陋,依据清代有关的满文档案及官方文献,对贡赏活动试作探索,以求对清代前期北方民族政策认识之深化。一、清朝贡赏活动的源起

  • 标签: 努尔哈赤 科尔沁 皇太极 清前期 边疆少数民族 蒙古王公
  • 简介:2017年5月初,法国大选成为头条新闻:年仅39岁、仅具一定经济领域执政经验的马克龙入主爱丽舍宫。在能源与生态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巴黎协定》履约遭遇不小阻力的背景下,新任总统对环境气候问题的立场和设想如何?他将给法国环境气候政策带来怎样的变数?法国未来环境气候政策的特点是什么?这些构成了本文的核心内容。

  • 标签: 马克龙 环境气候政策 能源生态转型 巴黎协定
  • 简介:太平天国农工商政策指1851~1864年由农民领袖所建立起来的天平天国所实行的农工商政策,其中涉及很多方面促进当时农业和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当时江、浙、沪地区出现了短暂的经济繁荣状况,比如减免赋税以及推行漕粮打折政策促进了当时的农业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本文旨在重点研究太平天国时期的农工商政策

  • 标签: 天平天国 农工商政策 经济发展
  • 简介:雍正帝即位后,颁布了严禁督抚收受节礼、禁止部费、禁止捐扣俸工等上谕,这实际上否定了存在于康熙中后期的以火耗为主的陋规分配体制.另一方面,严峻的亏空又亟待解决.雍正君臣通过奏折来往,经过一年多的探讨,既弥补无着亏空,又提供地方公费与官员养廉的耗羡归公政策最终出台.

  • 标签: 雍正 陋规 耗羡归公 政策制定
  • 简介:20世纪70年代,南非种族主义政权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制定了“总战略”。“总战略”在南部非洲区域层面体现在要将相关国家纳入南非控制的体系,而对拒绝接受控制的国家,南非则采取“扰乱政策”,对它们进行多种形式、不间断、低烈度的“扰乱”。南非的“扰乱政策”给这些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阻碍了整个南部非洲区域的发展。但是,随着种族主义政权的垮台,南非的这一政策最终归于失败。

  • 标签: 种族主义 南非 南部非洲 总战略 扰乱政策
  • 简介:本文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历史情况的回顾,分析两种经济理论在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中的适用性,得出中国现阶段的茶叶出口贸易政策应以竞争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新型茶叶产品。

  • 标签: 茶叶 出口贸易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 简介:七世纪初,希拉克略统治下的拜占庭帝国控制了几乎整个地中海东岸地区,其中,犹太人是帝国境内重要的非基督教徒群体。就帝国内部而言,犹太教在东部行省仍然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是几个世纪以来基督教化过程中亟待肃清的“异教”势力;从区域外交的角度看,在拜占庭与波斯、阿拉伯的军事角逐与政治博弈过程中,叙利亚一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群体相继为后两者提供支持,加剧了帝国在东部边疆的统治危机。基于此,希拉克略使用了驱逐、强迫改宗等暴力方式对犹太教加以限制与迫害,以践行帝国宗教一体化的根本宗旨,同时也具有归化犹太人以消除政治威胁的现实目的。

  • 标签: 拜占庭帝国 希拉克略 犹太政策 基督教化 政治忠诚
  • 简介:1925年国民军入甘前后,实行团结、平等的民族政策,但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国民军在民族政策上开始改变,但是由于其没有认识到甘肃民族地区地方实力派的特殊性和其自身的不足,造成了民族政策的失败,而这失败导致了其经营甘肃的破产。

  • 标签: 国民军 回族军阀 民族政策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法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面临着是否承认新中国政府的问题。当时,法国尚处于第四共和国时期,尽管法政府及议会内部也有承认新中国的呼声,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直到戴高乐将军重返政坛,成立第五共和国并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后,中法才顺利建交。回顾这段历史可以发现,中法建交是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历届政府对华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戴高乐将军的决断对于促成两国建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出版界中法外交关系 台湾地区 平衡 政治经济文化往来
  • 简介:新中国成立的53年里,私营经济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利用、限制、改造”、和平赎买、公私合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禁止存在和改革开放后的重新产生和发展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无不受党的政策的影响。

  • 标签: 私营经济政策 中国 公私关系 经济结构 公私合营企业
  • 简介:国际联盟的成立及性质国际联盟是根据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形成的《凡尔赛条约》成立的。《凡尔赛条约》的第一部即为《国际联盟盟约》。依据该盟约,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为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下设秘书处协助工作,所在地为日内瓦;行政院由美、英、法、意、日五国代表和其他四个会员国代表组成,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处理属于联盟行动范围以内或关系世界和平的任何事件;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每年秋季召开,但遇重大事情,可随时召开大会,在大会对有关事务进行表决时,每一会员国只有一票表决权。国联在创立时,共有44个创始会员国。中国作为巴黎和会的参加国,虽然因为山东问题未在凡尔赛对德和约上签字,但在对奥、匈、保各

  • 标签: 国民政府 “九一八”事变 政府依赖 行政院 非常任理事国 联盟
  • 简介:明末清初,西藏的黄教对中国三北地区影响日益增大。其间既有蒙古等游牧民族对该宗教的虔诚与信仰因素,又有黄教僧侣政权利用有利时机扩大自身影响的需要;同时还有各游牧部落力图通过对黄教的扶持来扩大自身影响的考虑。正是在这些相互影响,相互利用中,满洲政权在东北日益壮大,它同其他游牧部落一样对西藏以及黄教加以密切的关注,同时主动采取行动加强自身与西藏及黄教的联系,并且利用黄教在三北地区的巨大影响来为自己统一中国,成为新的华夏共主服务。

  • 标签: 明末清初 黄教 西藏 政权 满洲 政策
  • 简介:6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各部相继进行了铁流万里的战略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商军的长征都经过西南、西北广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10多个少数民族发生了频繁的接触。如中央红军从江西到陕北整整1年的长征中,通过少数民族地区所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

  • 标签: 中国 红军长征 民族政策 区域自治 革命政权 武装力量
  • 简介:本文就我国西部一些地方退耕还林(草)工程(试点)实施中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诸如补偿期短、补偿标准低、相关费用未能补偿、退耕还林农户生活受到影响、执行地区财源萎缩等作了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和配套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与措施的建议,可供进一步研究和实施的决策参考。

  • 标签: 退耕还林 公共产品 受益补偿
  • 简介:加盟共和国民族意识的增强及民族问题的激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系统分析了苏联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加盟共和国民族主义思潮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苏联民族语言政策存在如下失误:一是语言政策与宪法原则及苏共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不一致,存在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这使得加盟共和国民族主义情绪具有正当性并对其有很大程度的强化作用:二是过分强调语言政策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作用;三是双语政策仅针对非俄罗斯民族,不利于俄罗斯民族与非俄罗斯民族之间的交流。这些失误强化了加盟共和国已存在的民族主义思潮,成为苏联解体的文化因素之一。

  • 标签: 语言政策 民族主义 乌克兰 苏联
  • 简介:历史的记述有两种类型,一是精英阶层的记述与记忆,这主要体现在各种主流文献当中。另一种是在民间的历史叙事与记忆,这主要体现在口头叙事、地方性仪式和各种地方性文献中。民间力量在认同国家历史的过程中,也在用自己地方性的视野去叙述着历史事件,即用传说或祭祀的方式去表达他们对历史的一种记忆。赵世瑜先生认为历史是一种集体记忆,记忆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

  • 标签: 地理分布 历史叙事 集体记忆 交趾 马援 东汉
  • 简介:此文译自俄罗斯《近现代史》1995年第4期。该文献是俄罗斯著名汉学家齐赫文斯基发现并整理的。文献首次报露了1937—1939年蒋介石同斯大林、罗希洛夫之间的五封信函,这些珍贵的原始资料对于研究中苏关系史、抗日战争史、中华民国史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齐赫文斯基文中所列苏联对华援助的数据,亦对上述研究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蒋介石 斯大林 苏联对外政策 莫斯科 洛夫 贷款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