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就生物反应的特点、生物反应在肝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肝组织重建、生物人工肝脏、药物筛选、生物反应在肝组织工程其他相关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论述目前生物反应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供氧问题、细胞密度和分布及微型化,指出生物反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媒介促进肝组织工程及生物人工肝的研究发展:同时肝细胞反应可有效提高培养肝细胞的生物功能,其也将为肝再生医学的理论研究、肝脏的药物代谢及功能评价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肝细胞生物反应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 标签: 肝组织工程 生物反应器 肝细胞培养
  • 简介:目的介绍应用有限切开借助自制导丝导入钢丝环扎辅助和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实践经验。方法有限切开用自制导丝导入钢丝环扎做为辅助和带锁髓内钉中心性低占位性固定治疗37例胫骨多段骨折。结果随访9~18个月,平均随访12.67个月,骨折在11~48周愈合,平均愈合时问为16.27周,按Johner功能评价标准,优33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94.60%,1例延迟愈合,2例软组织感染骨外露。结论带锁髓内钉复合自制导丝导入钢丝行环扎治疗胫骨多段骨折,能显著增加固定的稳定性,大大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且创伤小,操作简便。

  • 标签: 胫骨多段骨折 自制导丝器 带锁髓内钉
  • 简介:采用挤出工艺制备了吲哚美辛缓释系统。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释放量测定。结果提示,第五天释放量相对平稳,可作为释放量检查依据。

  • 标签: 吲哚美辛 缓释系统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分析自主研发的新型"X"形弹性脊柱内固定术后的应力分布。建立"X"形弹性脊柱内固定术后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压缩、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载荷下的受力特点。"X"形弹性脊柱内固定系统各构件于压缩状态应力小于其它各状态载荷,受力峰值均位于"X"形连接棒上。"X"形弹性内固定能分担螺钉应力,可减少术后应力集中的情况,是一种较好的脊柱内固定装置。

  • 标签: 弹性 脊柱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有限元
  • 简介:目的研究PCB在颈椎间盘突出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的评估。方法对23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前路减压后植骨PCB内固定手术。通过术后随访,使用JOA评分系统观察病人脊髓功能的恢复,并通过随访X线,CT观察植骨融合的情况。结果所有病人术后脊髓功能改善显著,术后均获得骨性融合,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PCB作为一种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器材,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 植骨融合术 内固定
  • 简介:采用穴位电压检测装置,利用湿电极和弹性电极使电极端面与穴位表面在恒定压力下良好接触,输入矩形波,测量了30例正常人列缺穴周围的电压,得知探测电极高穴位点越远,相应的电压值越低,且下降梯度有变化。即穴位不是一个几何点,而是一个一定范围的小面积。

  • 标签: 穴位 电压测定
  • 简介:为提高对婴儿健康监护的质量,本研究提出在育婴箱中增加婴儿哭声识别功能,该系统主要以TI公司的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TMS320DM643和多媒体音频编解码芯片TLC320AIC23B为硬件核心,设计一套实时的婴儿哭声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拾音采集婴儿哭声,音频解码芯片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发送给DSP芯片,DSP芯片对声音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用优化的自相关函数算法提取特征参数-线性预测系数(LPC),使用动态时间规整(DTW)识别算法,实现对婴儿的哭声准确识别,并经串口向上位机发送识别结果。该系统在实际测试后表明,婴儿啼哭状态识别准确率可达97.1%,在婴儿护理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婴儿护理 哭声识别 数字信号处理器 线性预测系数 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 简介:目的改良设计股骨带锁髓内钉钉尾扩孔,降低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损伤。方法本课题组于2007年逐步改进股骨带锁髓内钉钉尾扩孔的设计,于2008年申请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间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21例,平均随访16个月。结果术中应用获得专利的带有限深套管的髓内钉钉尾扩孔,所有21例手术都顺利完成,手术时间缩短至45~55min,平均为48min。随访5~22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患者均达到临床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最短4个月,最长7个月,平均6个月。无一例在术中及随访期间发生因钉尾扩孔不理想及髓内钉位置偏移而导致的术中医源性骨折、髓内钉钉插入困难、术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通过新型股骨带锁髓内钉钉尾扩孔装置的改良可以提高手术效率,使手术操作简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交锁髓内钉 髓内钉 扩孔器 实用新型专利
  • 简介:Theauthorreviewsthecontinuous10years’studyofALSSinthehospitalandprospects:1.thedevelopmentofanimalmodelsofischemiahepaticnecrosisandjaun-dicefortheevaluationofALSS,includingthemodelsofhepaticnecrosisbyyellowphosphorus,hepaticnecrosisinratsbyD-aminogalactose,jaundiceindogs,2.ThepresentstatusoftheresearchforALSSintheworld:Researchersintheworldhavemadeinvestigationsandclinicalapplicationsforyearsinthefollowingaspects:(1).

  • 标签: JAUNDICE BILIRUBIN HEMODIALYSIS INFUSION PERFUSION suspension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1998年3月5日主因腹痛、腹泻、便血3年入院。有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史。体检:除外右下腹部麦氏点手术切口,无病理体征。X射线钡灌肠造影:降结肠近端肠腔轻度狭窄,不能充盈,肠管形态消失,肠壁增厚,黏膜乱,

  • 标签: 根治术后 肝转移 结肠癌 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钡灌肠造影
  • 简介:观察生物治疗联合化疗对结肠癌患者体内IL-10表达的影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比较生物治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对结肠癌患者IL-10的影响,并检测结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IL-10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生物治疗加化疗组较单纯化疗能更好的降低结肠癌患者IL-10的表达,外周血IL-10在化疗前呈强势表达,化疗后IL-10表达减弱,甚至有向Th1类细胞因子漂移的趋势.表明化疗可降低结肠癌患者IL-10的表达,化疗加生物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免疫状况,抑制肿瘤生长,有助于改善预后和康复.

  • 标签: IL-10 患者 结肠癌 生物治疗 表达 化疗前
  • 简介:目的建立10个肺癌相关基因的多重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并运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方法选取19例肺癌患者病灶组织标本,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7.3岁。1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组织标本为男性,年龄52岁。通过质粒构建及甲基化转移酶和亚硫酸盐修饰制备10个基因的甲基化和非甲基化标准品。通过选择甲基化特异性引物来识别甲基化模板,挑选10对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并平均分成2组,经最佳聚合酶及最佳退火温度的选择,建立多重甲基化特异性PCR体系,并应用于19例肺癌组织的检测,计算10个基因的甲基化率。结果在成功构建10个基因的甲基化和非甲基化标准品的基础上,建立了它们的多重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方法。临床标本检测结果显示10个肺癌相关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p16INK4A92%,H-cadherin89%,E-cadherin和DAPK76%,TIMP-363%,RARβ50%,MGMT39%,RASSF1A21%,GSTP111%,hMLH10%。2次实验结果重复性较好。结论这种分2组多重甲基化特异性PCR的方法能一次性检测10个基因甲基化状态,可以应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 标签: 甲基化 肺癌 多重甲基化特异性PCR
  • 简介:本文观察了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用辅酶Q10治疗前后高频心电图的变化,发现治疗后高频成分明显减少。提示:辅酶Q10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高频心电图是反映心肌炎转归的灵敏检验手段。

  • 标签: 辅酶Q10 病毒性心肌炎 高频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双源CT大螺距、CAREkV扫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腰椎外伤检查中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选择90例行CT检查的腰椎外伤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33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6岁。根据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常规扫描组(组1)、大螺距+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组(组2)及CAREkV+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组(组3),每组30例。组1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4.6岁。组2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2.5岁。组3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5.3岁。分别对3组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客观评估测量图像CT值和噪声[即标准差(SD)],计算图像信噪比(SNR)。结果3组有效剂量(ED)分别为(3.9±1.4)mSv、(2.7±1.2)mSv、(2.5±1.1)mSv;组2、组3ED均显著低于组1(P<0.01),组2、组3ED较组1分别降低了30.8%、35.9%。主观图像评分,3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64,P>0.05)。客观图像质量评估,骨窗上3组SNR分别为(2.1±0.9)、(2.0±0.4)、(2.3±0.7)(F=1.052,P>0.05);软组织窗上3组SNR分别为(5.7±0.7)、(5.3±0.5)、(6.2±1.4)(F=1.081,P>0.05),3组间骨窗及软组织窗感兴趣区SD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0.216、0.763,P>0.05)。结论双源CT大螺距、CAREkV扫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腰椎外伤检查中大大降低了辐射剂量,同时可以保证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

  • 标签: 双源CT 大螺距 自动管电压技术 腰椎外伤 辐射剂量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