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有: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如B-内酰胺酶,氨基糖甙类钝化酶等;抗生素的渗透障碍或因主动外排泵使抗生素无法进入细胞内达到作用靶位产生抗菌效能;靶位改变,染色体突变和耐药质粒均可改变抗生素作用的靶位;代谢途径的改变等。与肺炎克雷伯杆菌相关的β-内酰胺酶主要有由染色体介导的头孢菌素水解酶(Amp-C酶)、质粒介导的TEM和SHV酶及其衍生物组成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羧苄青霉素酶、邻氯青霉素酶(OXA酶)和非金属碳青霉烯酶。这些β-内酰胺酶中以ESBLs的产生在肺炎克雷伯杆菌中最为重要。

  • 标签: 肺炎克雷伯杆菌 抗生素耐药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分子机制 作用靶位 青霉素酶
  • 简介: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索钙对降低慢性肺心病血粘滞度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钙(博璞青)4100每日2次皮下注射,10d1个疗程。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血粘滞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高粘状态,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降低血粘滞度有显著疗效。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慢性肺心病 治疗效果 临床分析 肺心病患者 血粘滞度
  • 简介: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舒缩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7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5例,对照组32例,收集健康体检患者33例为健康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记录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FEV1%、FEV1/FVC%数据,抽取各组静脉血检测内皮素-1(ET-1)、前列环素(PGI2)及D-dimer的血清水平及治疗前后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明显改善;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ET-1、D-dimer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ET-1、D-dimer水平有所下降,且实验组下降水平更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PGI2水平较健康组明显降低,经治疗后血清PGI2水平有所升高,且实验组升高水平更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对AECOPD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及血管内皮舒缩功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内皮素-1 前列环素 D-DIMER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病原学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分析78例呼吸内科V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原及药敏学分析。结果78例VAP患者共分离病原菌84株。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为主。分离的细菌除对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复合制剂较敏感外,对其它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呼吸内科VAP病原菌普遍存在较强的耐药性、变异性和重合性;选用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提高VAP治愈率,尤以抗生素合理选择为关键。

  • 标签: 肺炎病原学 呼吸机相关性 药敏学 呼吸机相关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
  • 简介:患者的年龄、病变部位、分化程度、病变局部的环境、机体的免疫力以及有无合并疾病等因素可使疾病的影像征象出现个体化变异。辩证地认识与研究个体化与典型性影像征象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在典型征象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具体病例的个体化达到正确诊断思维的关键。

  • 标签: 影像学 个体化
  • 简介:一、CT在肺真菌病中的应用价值(一)诊断肺真菌病的CT影像表现虽然不是特异性的,但它对于病变的发现和分辨选胜过常规X线胸片,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能够显示次级肺小叶水平的病变,因此有人认为HRCT在病变细节的识别上几乎接近病理学。在肺真菌病某些典型CT征象或若干征象组合可以诊断或提示诊断,特别是一些特定类型的肺真菌病,如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影像特征,结合临床,具有确诊意义。在高危人群如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CT作为监测技术有助于肺真菌病的早期发现,影像的动态变化更有助于诊断。

  • 标签: CT影像学 肺真菌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CT征象 影像学表现 次级肺小叶
  • 简介:肺炎型肺癌(pneumoniatypecarcinomaoflung,PTCL)是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特征酷似肺炎,常缺乏肺癌典型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征象,极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通过对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炎型肺癌进行报告,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影像学特征 文献复习 carcinoma 圆形肿块 病理学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对胸部影像正常咯血患者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178例胸部影像正常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结合支气管镜下所见、镜下活检、刷检和灌洗液的病理及细菌检查结果,进行病因分析。结果178例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后明确诊断166例,阳性率为87.6%,前三位的病因为:炎症83例(46.63%)、结核29例(16.29%)、肺癌24例(13.48%),其他依次为支气管扩张8例(4.49%),霉菌感染4例(2.25%),异物3例(1.69%),支气管腺瘤2例(1.12%),血管瘤2例(1.12%),息肉1例(0.56%),尚有22例(12.36%)原因不明。结论支气管镜检查能提高胸部影像正常咯血患者的病因诊断率,尤其对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异物、支气管息肉、支气管血管瘤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支气管镜 胸部影像学 咯血 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一系列的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TLs)病例的关键影像表现,特别是CT表现。方法分析评估22例病理诊断确诊的(NTLs)患者(12例男性,平均年龄60岁)影像表现,描述侧重于计算机体层摄影在观察到的变化。结果5个典型类癌、3个非典型类癌、3个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Cs)和11个小细胞肺癌(SCLCs)。只有一个典型类癌特征表现为中央支气管结节合并远端肺不张,而其他表现为的肺结节或肿块;非典型类癌对应了外围混杂密度肿块;3个LCNCs有一个是周围的均质肿块,其他则是边界不清和混杂密度;11个SCLCs对应了中央的、浸润的和非均质肿块及继发的肺及胸膜改变,钙化未在LGNCs和SCLCs表现。LCNCs和SCLCs的所有病例均在较早及后续随访观察发现转移。结论虽然一些成像特点可能类似,但影像表现与临床信息可能在分别NTLs的组织类型的发挥相关作用。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各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川芎嗪注射液、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9.03%(χ^2=5.522,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7.010,13.738,17.448,P<0.05,P<0.01);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明显低于对照组(t=11.552,4.635,6.407,P<0.05,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意义(9.68%vs6.45%)(χ^2=0.435,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有助于提高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抑制患者炎症状态、改善凝血功能等因素有关。

  • 标签: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川芎嗪注射液 低分子肝素 炎性因子 凝血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特征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了70例NSCLC中Survivin的表达,并选取3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比较Survivin的表达与NSCLC患者生物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3%,而癌旁组织无1例表达,Survivin的表达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有关(P=0.008);Survivin表达阳性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00),COX回归显示Survivin与NSCLC患者预后有关(P=0.001)。结论Survivin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Survivin有望成为肺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SURVIVIN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毒感染的特点,比较重症和轻症肺炎患儿之间的IL-18、IFN-γ免疫功能差异,为临床病毒性肺炎患儿的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符合CAP住院的患儿465例以及同期健康查体儿童262例为调查对象,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MIF)检测465例入选患JDn$分泌物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Flu)A、B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型,腺病毒(ADV)抗原;应用核酸扩增(PCR)荧光法检测患儿血清EB病毒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巨细胞病毒抗体(CMV)、单纯疱疹病毒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弓形体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8、IFN-γ水平变化。结果病毒病原检测阳性76例,总阳性率为19.2%,依次为RSV28例(7.1%),PIV23例(5.8%),CMV12例(3.0%),ADV7例(1.8%),EB病毒6例(1.5%)。婴儿组病毒检测阳性率最高为30.6%(26/85),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3岁18.6%(24/129),-6岁10.0%(10/100),-14岁10.6%(16/151),有统计意义(P均〈0.05)。冬、春两季病毒的感染率较高。重症病毒性肺炎组患儿血清中IL-18、IFN-γ水平较轻症病毒性肺炎组血清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感染占一定比例,重症肺炎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巨细胞病毒抗体 免疫功能分析 病毒病原学 小儿 血清IL-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