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富马酸奎硫平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的相关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收纳治疗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实施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其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其富马酸喹硫平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耐受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总治疗效果上90.70%(3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32/43),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在安全性和耐药性方面,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1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受性上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青少年分裂症患者实施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后取得显著成效,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率,安全性以及耐受性表现均较良好,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富马酸奎硫平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安全性和耐受性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吉非替尼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58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吉非替尼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21d为1个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86.21%、55.17%,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降低,前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年后,研究组患者的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吉非替尼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降低各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吉非替尼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肿瘤标志物 生存期
  • 简介:目的:评价利奈唑胺对肺结核患者继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以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继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76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与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即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WBC、CRP、ESR和PCT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WBC、CRP、ESR和PCT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患者继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较为确切,并有效改善了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利奈唑胺 肺结核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评价康妇消炎栓与妇科千金胶囊联用对产褥期产妇子宫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产褥期子宫感染性疾病产妇84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妇消炎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为78.57%(P〈0.05),而两组产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妇消炎栓与妇科千金胶囊联用治疗产褥期子宫感染性疾病产妇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康妇消炎栓 妇科千金 产褥期 子宫感染性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冠心病老年患者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感染患者72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冠心病 抗感染 老年患者 头孢哌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和羟氯喹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轻到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患者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和羟氯喹;对照组加用双氯芬酸钠(75mg/次,2次/d),观察组加用甲泼尼龙(4mg/次,2次/d),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间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C3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LEDAI积分、ESR、CRP、补体C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间各指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和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甲泼尼龙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甲氨蝶呤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