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6 个结果
  • 作者: 肖群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贵州省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肖群产褥期抑郁症是临床最常见的产褥期精神障碍类型,以产褥期兴趣缺失和情绪低落或不稳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乏力、头晕和厌食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失去生存欲望,产生罪恶感,有自杀和杀婴倾向。该病的病理基础是分娩后性激素水平变化,但主要原因是从女性到母亲的社会角色转变造成的心理压力,二者联合,加重了产妇的产后心理负担。合理情绪疗法是基于ABC理论的心理护理方法,强调不合理信念是引起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应用于围产期护理管理,有助于预防产褥期抑郁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2年 6月至 2014年 8月收治的 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90例,给予对照组腰椎牵引、针刺治疗,给予观察组小针刀、牵引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1.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78.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针刀疗法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评价中医药序贯模式对Ⅲ/Ⅳ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Ⅲ/Ⅳ期胃癌崽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中医药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中医药巩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为6053%(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为39.47%(P〈0.05);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4.21%,65.79%和47.37%,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16%,39.47%和2368%(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序贯疗法治疗Ⅲ/Ⅳ期胃癌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中医药巩固治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中医药序贯 中医药巩固 胃癌 不良反应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高位肛瘘患者中使用中医挂线疗法、中药熏洗等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在2019.1-2021.1期间选出62例我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依据奇偶法将其分成两组。其对照组单独使用中医挂线疗法医治,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给予中药熏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日、7日肛门疼痛评分、肛门功能评分等低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位肛瘘患者中使用中医挂线疗法、中药熏洗等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高位肛瘘 中药熏洗 预后 中医挂线疗法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康复疗法在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纳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抗栓疗法对于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肝素治疗以及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比2组患者CRP水平变化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并为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组CRP水平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替罗非班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体内CRP水平,保障患者安全,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 抗栓疗法 替罗非班 低分子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被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理疗,同时对其实施推拿手法治疗,而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增加悬吊运动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并作组间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均有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疼痛程度,值得借鉴。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悬吊运动疗法 推拿手法治疗 总有效率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梗导致的偏瘫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与运用常规运动康复治疗干预的脑梗导致偏瘫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最终将强制性运动疗法介入与常规运动康复治疗介入的脑梗导致的偏瘫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为脑梗导致的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丰富治疗技术,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分2阶段,每阶段组织30名脑梗后偏瘫患者,利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作为实验组,每阶段组织30名脑梗后偏瘫患者,利用常规运动康复治疗进行干预治疗作为对照组。借助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量表与Brunnstrom运动恢复分期结果分别对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初期与末期评估,再把两组的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量表与Brunnstrom运动恢复分期评定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梗导致的偏瘫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患者的运动功能及功能独立性提高效果明显。结论:脑梗偏瘫后患者的偏瘫肢体产生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利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梗后偏瘫患者的治疗与生活环境中,针对患者健侧肢体的使用加以手指连套或辅助器具限制后,加强患侧肢体训练的频率与强度,并且对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动作加以分析处理后,合理展开对患侧肢体的强化训练,从而对于患肢所呈现出的习得性废用现象加以充分克服,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独立性,为脑梗后偏瘫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 标签: 脑梗 偏瘫 强制性运动疗法 FIM量表 Brunnstrom运动恢复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障碍患者治疗过程中以提高膝关节活动度与功能、缓解其疼痛感为目的,探究采用运动疗法的有效性、实施性。方法 文章研究时限:2022年5月到2023年9月,研究对象:45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障碍患者,均选自我院电子病历系统,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整合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各期间疼痛指数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且借助于统计学工具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结果 实施运动疗法后,观其有效性尤为突出,患者机体疼痛感明显缓解,且膝关节活动度与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同时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效果更为明显,各数据间体现统计含义,P值均<0.05。结论 针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障碍患者,临床选用运动疗法,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有保障,对患者机体疼痛感的缓解、膝关节活动度与功能的改善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与患者的后期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 标签: 运动疗法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障碍 康复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绝经综合征患者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临床应用疗效与安全性的评价,于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0 月选取南湖社区医院门诊就诊的确诊绝经综合征的患者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n=35,一般治疗方法)和试验组(n=35,激素替代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水平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参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低于试验组(P<0.05)。参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试验组,试验组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结论 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治疗中运用激素替代疗法,能够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绝经综合征 激素替代疗法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风偏瘫患者经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145例,均为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中风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抽选的方式,组中73例采取单一的中医针灸进行治疗,为对照组,余下72例采取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的98.61%和对照组的7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风偏瘫 中医针灸 康复疗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法,并探讨常规康复疗法与运动康复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患者,并采用数字分组法,将其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与B组。A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B组患者实施运动康复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身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功能及身体运动功能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疗法 运动康复疗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中风偏瘫患者实施小续命汤配合针灸阴阳平衡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10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接受西医常规治疗以及小续命汤配合针灸阴阳平衡疗法进行治疗,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p0.05),而治疗后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小续命汤 针灸 阴阳平衡疗法 中风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性激素补充疗法在更年期妇女保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随机抽签方式对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更年期妇86例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有43例患者。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保健,研究组患者接受性激素补充疗法,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促卵泡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水平和雌二醇水平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SAS评分和更年期症状评分也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更年期妇女保健治疗中应用性激素补充疗法可对雌激素有效控制,更年期症状改善的同时提升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性激素补充疗法 更年期妇女 保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音乐疗法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8年5月-2022年5月入院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取音乐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的呕吐、腹胀、胃潴留发生率以及达到全肠内营养时间。结果:研究组早产儿的呕吐、腹胀、胃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达到全肠内营养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能够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

  • 标签: 早产儿 音乐疗法 喂养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旨针对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中,采取中医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挑选2019年—2021年10月于本院肾脏内科接受治疗的50例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采用奇偶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个组别,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及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两项肾功能指标评分(SCr、BUN)均低于参照组,且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肾脏功能指标,缓解脾肾阳虚的临床症状,并可有效的延缓(延长)患者肾衰进展(时间),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脾肾阳虚 慢性肾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应用中医推拿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04月至2022年05月我院诊治的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0)常规治疗,研究组(n=3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推拿疗法,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候证积分。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各中医候证积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早饱、厌食、腹痛症状积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采取中医推拿疗法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促进患儿各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推拿疗法 效果观察 中医候证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严重痔疮患者接受选择性庤上粘膜切除术(TST)痔疮治疗法治疗后的临床病情改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严重痔疮患者共50例。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25例接受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归纳入参照组;25例接受TST痔疮治疗法治疗,归纳入TST微创组。分析治疗3个月后临床病情改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TST微创组临床病情改善优良率为96.00%,相比参照组的76.00%而言更高(p<0.05)。TST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相比参照组的24.00%而言更低(p<0.05)结论:严重痔疮患者接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水罐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3-2021.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9例,使用常规方法治疗)和观察组(49例,实施针灸水罐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膝关节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下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使用针灸水罐疗法治疗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关节疼痛情况,缩短患者下床时间,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