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铁卜加地区气象因子与蝗虫发生量的回归分析表明,该地区蝗虫发生量与4~5月份的地温极为相关,其相关系数Y地温=0.951

  • 标签: 蝗虫 发生量 地温 相关
  • 简介: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工程于2003年在"三江源"地区的十二县实施,实施的主要内容是以草定畜、禁牧和生态移民的暖棚及房屋建设等,其中暖棚建设是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后牧民群众后续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暖棚利用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牧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因此,进行了专项调查.

  • 标签: 退牧还草 暖棚利用 专项调查
  • 简介:2011年以来,国家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活力,同时对牧区和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对呼伦贝尔市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前后,草原生态及衣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下一步制定和实施草原补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 草原生态 补奖机制 实施
  • 简介:草品种是发展畜牧业、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基础。草品种审定工作是推动优良草品种选育,地方品种的整理、国外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以及优良野生牧草驯化栽培的引挚和保障。为了进一步挖掘我区牧草良种资源,保护我区优良草品种的知识产权,建立完善的育种、繁育、推广体系,提高牧草种子生产的准入门槛,规范牧草种子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实施好国家各项草原生态建设项目,

  • 标签: 品种审定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 牧草种子生产 生产经营活动 生态建设项目
  • 简介:为保护草原生态,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推动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自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牧区省,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8年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对全市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基本摸清呼伦贝尔市落实情况和存在问题,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草原生态补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草原生态补奖 措施 成效
  • 简介:通过对退耕还林草区农民收入及后续产业的调查,摸清了平安县退耕还林草取得的成效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提出了后续产业发展对策。

  • 标签: 退耕还林草 后续产业 调查
  • 简介:青海湖滨区草地蝗虫适生于海拔3100~3500m,植被盖度60%~85%的温性草原和高寒草原上坡度≤9℃的缓坡区;其种群数量主要受胚胎期和蝗蝻期温湿(或温雨)系数的影响,当胚胎期温湿系数为9%~14%、蝗蝻期温湿系数为11%~16%时,有利于草地蝗虫的发育和为害.

  • 标签: 草地 蝗虫 环境因素 关联性
  • 简介: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的判断及施肥范青慈(省草原总站810008)为了提高草业的生产力,改善草地植被的品质,提高产量,保持群落稳定,使草业走上“一优二高”的发展轨道,必须重视草地植被的管理,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技术措施,加大对草地的投入。施肥是草地的重要...

  • 标签: 草地植被 植物营养元素 缺乏症 草业 重过磷酸钙 籽粒蛋白质含量
  • 简介:红庆地区位于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治渠乡的通天河畔,系长江源头。海拔4100~4500m之间,草地类型为高寒草甸类,主要优势种为小嵩草、矮嵩草、绒叶嵩草。植被覆盖度65%~85%。主要气候特征为光照充足,辐射强,年日照时数在2500~2900小时,年总辐...

  • 标签: 天然草地 改良利用 退化情况 “黑土滩” 退化草地 草地退化
  • 简介: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开始探索通过节水灌溉方式在严重沙化的草地上建设人工草地,到2013年全旗节水灌溉牧草基地完成规划面积35800hm2,全旗苜蓿干草总产草量达到200000t,年产值达到4亿元。逐渐形成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带动、牧民积极参与的4个投资建设模式。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节水灌溉牧草基地建设情况,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今后牧草基地的发展建议。

  • 标签: 节水灌溉 牧草基地 建设情况 存在问题 建议
  • 简介:巴彦淖尔市多年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方面,稳步推行草原保护建设等方面相关政策,为进一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实施草原生态建设项目,带动牧民稳步增收。为了维护牧民利益、缓解牧民及草牧场压力,推动草原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型,结合生态保护建设经验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发展建议。

  • 标签: 草原 保护 建设 现状 建议
  • 简介:高血脂发病率高,寻找有效、不良反应小的降血脂药物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几种药用植物在治疗高血脂上有明显作用.将这些植物做一综述,为治疗高血脂及开发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奠定基础.

  • 标签: 青藏高原 药用植物 高血脂症
  • 简介:采用98%H2SO4浸泡种子不同时间(30min、45min和75min)、45℃温水浸泡48h后切割外壳、不同温度层积沙藏(5℃、15℃和5~15℃)以及5℃沙藏处理后45℃温水浸泡48h,98%H2S04浸泡种子45min等4种方法处理水枸子和灰构子2种构子属种子,旨在探索各处理对2种枸子种子萌发的影响及打破2种子休眠的方法和最优萌发条件。结果表明:1)98%H2SO4不同处理时间和45℃温水浸泡48h后切割外壳2种处理方法不能打破两种枸子种子的休眠。22种构子在不同温度层积沙藏处理下都发了芽,但发芽率,其中5℃的沙藏温度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相对较高。3)5℃沙藏处理后45℃温水浸泡48h,98%H2SO4浸泡种子45min处理下种子发芽率较高,解决了两种枸子种子的休眠问题,为最优萌发条件,在此处理下的两种构子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与对照及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著。

  • 标签: 水枸子 灰构子 种子萌发 处理
  • 简介: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于2014年获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项目,结合专业特点,草业科学专业制定了独具特色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模式、教学组织方式、课堂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创新思路。通过近3年的运行,在制度建设、教学效果、学风建设、实践教学及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初见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凸显出了一些不足,所以,今后在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教学的实施以及教学手段的革新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为培养真正的草业科学卓越人才奠定基础。

  • 标签: 卓越农林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效果 拔尖创新 实践教学
  • 简介:本研究以松嫩平原西部人工苜蓿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田间CO2通量观测,同时对地表温度和气温进行观察记载。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西部人工苜蓿草地在每个物候期CO2日通量都为负值,说明苜蓿草地从外界吸收CO2,在生长期起到了碳汇的作用;CO2通量与气温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与地表温度没有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苜蓿草地 CO2通量
  • 简介:本研究于2013~2014年在内蒙古达茂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设置了氮肥和磷肥的单施和配施样地,以未施肥样地为对照,采用LI-64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了草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总的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和生态系统呼吸(ER)的日、季节变化,并分析了生态系统CO2通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施肥未改变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CO2通量的日、季节变化特征。但NP肥的配施(10gN·m^-2,10gP·m^-2)可显著提高荒漠草原NEE、GEP和ER(P<0.05);三个N肥水平的NEE、GEP和ER大小关系基本表现为N10(10gN·m^-2)≈N5(5gN·m^-2)>N2.5(2.5gN·m^-2),即N5水平是增加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汇效应的最佳施氮量。土壤0~10cm含水量是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和总的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因子,温度是影响生态系统呼吸的主要环境因子。

  • 标签: 荒漠草原 CO2通量 施肥 环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