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GPS在GIS数据采集中的应用有较好的前景。与常规的测量方法相此,GPS在精度、效率和费用上都有无可此拟的优势。同时,GIS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GPS在GIS中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GPS的作业模式选取、属性数据的获取和GPS数据的坐标转换等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最后介绍了能够采集GIS数据的GPS接收机。

  • 标签: GPS GIS 作业方式 属性数据 神经网络 数据接口
  • 简介:生态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生态环境建设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生态环境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和利用是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工作重点。生态环境研究中涉及到大量的空间数据。因此,利用GIs技术建立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将会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生态环境信息,是生态环境研究的一个新的技术手段,将加快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信息化进程。

  • 标签: GIS 生态环境 “3s”技术
  • 简介:GIS与安防系统的融合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太多的应用案例,基于GIS的安防系统实施需要更多的技术积累、更加雄厚的资本实力和更高的应用需求解决视野。本文就两者融合的可能性与应用作出分析,希望该系统的实施与应用能够引起各方人士的共同思考、共同努力。

  • 标签: 安防系统 GIS 应用 技术
  • 简介:针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理论,设计了一种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煤炭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并分析了该系统在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GIS RS 动态监测
  • 简介:根据目前石家庄市面临严峻的森林防火任务的需要,结合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建立一套石家庄市森林防火系统,全面提升石家庄市森林防火应急指挥能力。利用极轨气象卫星AVHRR、MODIs、FY3遥感影像资料实时监测石家庄市森林火情,并通过石家庄市1:5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对遥感监测到的火点进行准确、迅速定位,同时根据当前的气象因子、地貌类型等条件预测林火发生的可能性,制作森林火险预报。目前该系统已经正式投入业务化运行,可以做到火点识别准确、定位精准、监测范围广等优点,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石家庄市森林防火的业务需求。

  • 标签: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森林防火 森林火险预报
  • 简介:本文以冀北地区为研究区,以TM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在ArcGIS、Erdas等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设计了一套由“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屏幕目视解译与自动分类结合、GPS定位与野外校核”构成的遥感地学分析方法。分别提取了1987年和200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并分析了1987-2000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基本特征,为这一地区以土地利用调整为核心的生态建设提供了基础依据。

  • 标签: 冀北地区 遥感地学分析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 简介:本文以京津风沙源区地表植被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和GIS分析手段,开展了2005年~2009年风沙源区地表植被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趋势、植被指数变化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风沙源区植被面积呈上升趋势,其中耕地总面积减少2635.59km^2,林地总面积增加13218.43km^2,草地总面积增加13332.62km^2。通过SPOT—VGTNDVI计算发现,2005年~2008年风沙源区年最大植被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各年份月季最大NDVI均在8月达到峰值。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正在稳步提高。

  • 标签: 遥感 GIS 风沙源 植被覆盖
  • 简介:气候资源做为一种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加强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利用GIS技术,结合气象观测资料及TM遥感原始数据,得出高分辨率的气候资源分布数据以及客观下垫面信息,通过分析天气一下垫面一作物的相关关系,实现气候资源在农业种植业中的开发利用。

  • 标签: 气候资源 地理信息 遥感
  • 简介:在司家营铁矿南区的生态环境调查及评价中,利用RS和GIS技术提取土地利用现状、植被覆盖现状信息,分析了土壤侵蚀现状,对景观生态进行了评价,计算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 标签: RS GIS 矿区生态环境 环境调查 环境评价
  • 简介:利用河北省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计算河北省2010年省级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指数归一化系数,并对各县市的归一化系数进行分析和研究,绘制2010年河北省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指数等级图,清晰反映出全省的区域分布特征,为我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 标签: 遥感更新 归一化系数 生物丰度 植被覆盖指数 河北省
  • 简介:在深入了解张家口北部地区金成矿特征的基础上,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对该区进行成矿分析后认为:太古界桑干群谷咀子组(Arg)、红旗营子群(AP3H)和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一高于庄组(Chc-g)为成矿的有利地层组合;金矿床(点)多出现于岩浆岩体外接触带上;半径为0.75-1.5km的断层影响带为最佳的有利成矿的断层影响范围;Au、Ag、Cu、Zn、重砂异常、多元素水系沉积物异常为成矿的有利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组合;遥感解译的蚀变区和断裂的影响带为有利的成矿部位。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提取了上述各成矿有利因子进而建立了层次分析模型,选择了地层、岩体、断裂、化探、遥感等16个分析因子。在此基础上,根据该区成矿概率的分布进行了成矿远景区的预测,共圈出了18个成矿远景区,其中有5个远景区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已知金矿床(点),而有5个远景区目前还未发现金矿床(点),预测结果对于该区的进一步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空间分析 GIS成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