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社会现代化发展中人们关注微生物污染,ATP上发光法基于各项理论和技术在实践中有较广的应用范围,此种研究方法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在具体检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次首先分析食品检验中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性,基于生物发光法理论进行概述,然后针对具体应用研究进行介绍,希望后续发展可以以此为基础。

  • 标签: ATP生物发光法 微生物检验 应用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生殖中心培养室运用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护理工作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 完善和升级临床医学管理系统,将“实验室导出”功能模块植入“实验室管理”当中用于导出培养室科研统计数据表,将“新鲜植入通知单”功能模块植入“实验室操作台”用于编辑培养室知情同意书,比较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前后编辑打印变知情同意书与导出培养室科研统计数据表工作时间。结果 优化后编辑知情同意书时间、录入病历时间均比优化前段,优化前后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生殖中心培养室 信息管理系统 优化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9.09-2020.09,1年内收治的11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58例,实施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观察组护理后的血糖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5—2019年南京市HIV-1 CRF07_BC的流行史、进化模式和传播特征,为精准防控该毒株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市319例HIV-1 CRF07_BC患者的pol区基因序列扩增测序并构建最大似然树。使用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算法生成MCC树(Maximum Clade Credibility tree),使用BSP(Bayesian Skyline Plot)法重塑有效人口规模数变化趋势。采用成对基因距离法构建分子网络探究其传播特征。结果319名HIV-1 CRF07_BC感染者中,95.0%为男性,多性伴(2个及以上)比例达82.8%,仅4.4%病例自报一直使用安全套,男男同性性行为(MSM)为最主要的感染途径(77.4%)。进化树结果显示,HIV-1 CRF07_BC呈现两大流行簇:Cluster1和Cluster2,Cluster1以MSM感染病例为主,Cluster2以异性性行为感染病例为主。Cluster1和Cluster2的最近共同祖先时间分别为2002.47(1999.91,2005.43)年、1996.38(1992.55,1999.76)年,进化速率(95% highest posterior density, 95%HPD)分别为1.73×10-3 (1.36×10-3 ~2.16×10-3 )substitutions·site-1 ·year-1 、2.09×10-3 (1.50×10-3 ~2.79×10-3 )substitutions·site-1 ·year-1,有效人口规模数分别在2002年、2003年之后趋于稳定。此外,Cluster1和Cluster2分别形成了11个、8个独特的分支,提示该基因型存在发散性流行的可能。分子传播网络中共形成35个传播簇,平均度数为4.3,92条南京分离序列分布在网络内。男性、MSM、多性伴有更大可能性入网,学生人群及年轻患者入网率较高。结论2015—2019年南京市HIV-1 CRF07_BC感染者存在低龄化现象,多性伴、无保护性行为及MSM突出。建议对学生、青年人群加以重点关注,对高危性行为制定更多有效的防控措施,并对CRF07_BC毒株进行持续的分子监测,为开展HIV CRF07_BC精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HIV-1 CRF07_BC 流行特征 分子进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小胶质细胞炎症激活的关键通路和基因。方法使用质量浓度为1 μg/ml的脂多糖对小胶质细胞进行刺激,建立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使用ELISA法和RT-qPCR检测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IL-6和TNF-α水平。对建立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方法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并使用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互作网络的可视化。使用MCODE应用程序提取蛋白互作网络的模块,使用cytohubba应用程序提取枢纽基因。采用RT-qPCR验证枢纽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对枢纽基因进行富集分析,预测其靶向miRNA,预测可能与其作用的药物。结果经ELISA和RT-qPCR检验,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建立成功。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434个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对细胞因子刺激的反应、炎症反应、对外界刺激反应的调节等条目。KEGG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通路。构建了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图,并进行了模块分析和枢纽基因的提取,枢纽基因大部分位于模块1内,模块1的种子基因为S1pr1,枢纽基因包括S1pr1、Cxcr4、Cx3cl1、Cx3cr1、Cxcl10、Cxcl2、Ccl4、Ccl5、Ccl9、Fpr1。RT-qPCR结果显示,与培养液组相比,脂多糖组中S1pr1、Cxcr4、Cx3cl1、Cx3cr1的mRNA表达下调,Cxcl10、Cxcl2、Ccl4、Ccl5、Ccl9、Fpr1的mRNA表达上调。枢纽基因的富集分析主要集中在趋化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视紫红质样受体、细胞趋化性等条目。预测了可能和枢纽基因作用的miRNA和药物。结论通过对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了差异表达基因,提取了枢纽基因和种子基因,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小胶质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潜在的靶点。

  • 标签: 炎症 转录组测序 计算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分别实施快速血清检测法与微生物培养检测法,对比检验诊断所发挥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研究对象是82例确诊患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检测方式是快速血清标志物检验,对照组的检测方式是常规微生物培养检测,对比检测准确率。结果:检测准确率:观察组是97.56%,对照组是87.8%,组间对比存在统计意义。结论:快速血清标志物检验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疾病检验诊断发挥的检测价值更高,优势是便捷快速,准确率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快速血清学检测法 微生物培养检测法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个行业逐渐注重技术创新,并且能够改善大众的日常生活质量。在制药业技术的发展阶段,从产能、安全、效率、稳定等多个方面入手,都能够受到生物技术的应用影响。由于制药业和生存质量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在制药领域中,通过合理应用生物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改善生物医药发展现状。在理念创新阶段,打破技术方面的局限,体现制药领域的发展价值。

  • 标签: 制药领域 生物技术 生物医药现状 相关应用
  • 简介:摘要: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个行业逐渐注重技术创新,并且能够改善大众的日常生活质量。在制药业技术的发展阶段,从产能、安全、效率、稳定等多个方面入手,都能够受到生物技术的应用影响。由于制药业和生存质量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在制药领域中,通过合理应用生物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改善生物医药发展现状。在理念创新阶段,打破技术方面的局限,体现制药领域的发展价值。

  • 标签: 制药领域 生物技术 生物医药现状 相关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鳞状细胞癌(metaplas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MS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HER2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0—2021年诊断的MSCC共47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47例患者均为女性,单纯的鳞状细胞癌(pur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PSCC)25例,含有鳞状细胞癌成分的混合性化生性癌(mixed metaplastic carcinoma with squamous cell component,MMSC)22例。中位年龄54岁(29~84岁),肿块直径0.8~10.0 cm,平均3.3 cm,85.7%(24/28)病例的最大直径<5 cm,仅4例≥5 cm。89.5%的MMSC表现为实性肿块,而囊性变更常见于PSCC组(50%,P<0.05)。36.7%(11/30)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淋巴结转移。在所有病例中鳞状细胞癌成分均完全或部分表达p63、p40及细胞角蛋白(CK)5/6,55.3%(26/47)为三阴性表型,HER2阳性患者共7例,6例为MMSC,显著高于PSCC组(1例),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其中1例MMSC中的浸润性导管癌HER2 2+/鳞状细胞癌HER2 0,但荧光原位杂交示浸润性导管癌阴性,鳞状细胞癌阳性。7例HER2阳性患者中,6例接受了抗HER2靶向治疗,其中2例在术前接受了联合抗HER2靶向治疗的新辅助化疗,1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残留肿瘤为鳞状细胞癌;随访9~26个月,4例无疾病进展,2例出现肺转移,1例出现局部复发。结论MSCC是一组异质性疾病,PSCC和MMSC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实体。大部分MSCC为三阴性,HER2阳性多见于含有浸润性导管癌成分的MMSC。部分HER2阳性MSCC患者接受抗HER2靶向治疗后可以达到完全缓解或长期无进展生存,但鳞状细胞癌成分对靶向治疗的敏感性可能要差于浸润性导管癌成分。

  • 标签: 乳腺肿瘤 预后 化生性鳞状细胞癌
  • 简介:摘要:从现阶段化学计量的发展方向上来进行分析,药物分析实验过程中将自身的各类阶段进行了对应的调整工作,利用这种方式来更好的推进药物分析的研究工作,提高研究成效。而在不同阶段的建设与发展方面,相关人员在展开研究工作时往往回应用刀化学计量之中的多方面内容研究,因此将化学计量这类方式引入到其中,能够进一步的提升药物分析的实验成效与最终结果的分析效率。

  • 标签: 化学计量学 药物分析学研究 内容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TCGA数据库中CCL2基因表达谱,对其差异表达基因(DEGs)做相关性分析,然后与临床生存信息结合,经过建模验证后获得预后相关DEGs,进而探讨DEGs部分基因的作用及对胰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表明,CCL2相关性基因在胰腺癌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低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成正相关。

  • 标签: CCL2 胰腺癌 生物信息学
  • 简介: 摘要:药品一直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样必需品,目前我国最常用的药品检定方法就是利用生物检定技术。因此本文对目前我国运用较为广泛的几种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目的是为我国药品检定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进一步提高我国药品质量,使其更好地保证人民生命安全。

  • 标签: 药品检定 生物检定技术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对生活环境有了更多要求。近几年,除味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并且因为近几年的空气污染状况逐渐严重,使用除味剂一方面能够减少异味,一方面也能减少室内的有害气体,对于住户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利的。本文分析了空气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生物酶酵素除味剂。

  • 标签: 生物酶 酵素 除味剂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已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具体细分为生物化学、分析化学、临床医学等学科融会贯通交织形成的一门整体学科。由于此学科涉及多种学科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分析化学和病理生理学等,所以教学内容延展性较强,内容丰富及抽象、知识点繁杂不容易理解消化。为此,我们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需结合实际检验专业的特殊性,从教学方式、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以及参评考核等方面开展检验教学改革。

  • 标签: 临床生物化学 检验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与病原性微生物传播疾病的预防密切相关,病媒生物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常导致传染性疾病直接或间接的传播,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对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预防病原性微生物传播疾病的各方面情况作综述。

  • 标签: 病媒生物 防制工作 病原性微生物传播疾病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益气和中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肠化生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诊的7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肠化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价值。结果: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差异(P<0.05);发生不良反应没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益气和中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肠化生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安全性和有效性高,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益气和中方加减 慢性萎缩性胃炎 伴轻中度肠化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7至2020年我国诺如病毒流行株GⅡ.4 Sydney[P31]基因型的基因组以及变异情况。方法利用通用引物初步建立GⅡ组诺如病毒基因组扩增方法,扩增GⅡ.4 Sydney[P31]株基因组,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基因组测序,对GⅡ.4 Sydney[P31]株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和关键位点分析。结果利用初步建立的GⅡ组基因组扩增方法,8株GⅡ.4 Sydney[P31]株中,6株扩增成功并获得基因组序列。通过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本研究获得的自2017—2020年6株毒株和2015—2019年的GⅡ.4 Sydney[P31]参考株划为一簇,2013年我国毒株GZ20 133 135株与2012—2014年GⅡ.4 Sydney[P31]参考株划为一簇。血型抗原受体结合位点(HBGAs)分析表明2014年以后的毒株在Site Ⅱ发生了氨基酸突变Asp372Asn。通过抗原表位分析,2017年以后的毒株,在A表位(297、372和373)、B表位(333)、E表位(414)和H表位(309、310)都发生了变化;2020年的毒株20HN261和20HN253株在A表位(368)和G表位(355)较之前的毒株出现了新变化。结论本研究确定了我国流行株GⅡ.4 Sydney[P31]基因组关键位点变异情况,跟踪新毒株的出现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针对我国流行株疫苗研发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

  • 标签: 诺如病毒 基因组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轮状病毒G2P[4]型2020BJ株的近似全基因组进化特征。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进行轮状病毒基因组扩增,将扩增产物测序,对所得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获得人轮状病毒G2P[4]型2020BJ株近似全长的11个节段核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其为G2-P[4]-I2-R2-C2-M2-A2-N2-T2-E2-H2基因型(DS-1-Like);进化分析表明与日本、印度、孟加拉及意大利等国家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亲缘关系较近的毒株间抗原表位的氨基酸存在差异。结论与2020BJ亲缘关系较近的5株G2P[4]型轮状病毒VP7和VP4的抗原表位的氨基酸存在差异,可能导致流行特征不同,应加强轮状病毒监测。

  • 标签: 轮状病毒 G2P[4]基因型 全基因组 系统进化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我疾控中心合作医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采集,给予观察组规范化采集流程,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液、尿液、痰液、伤口分泌液等标本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集微生物标本的方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对采集标本和检验流程进行规范,能提高检验质量,提高检验准确率,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 微生物检验结果 规范化采集流程 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