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6 个结果
  • 简介:艺术(审美活动)与人生(生命活动)之关系是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论题,以朱光潜为代表的现代美学家曾以“人生艺术化”等学说及其相关论点予以观照和阐发,从而开辟了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论传统。“人生艺术化”是朱光潜综合中西文化和审美思维后的再创造,并成为其人生哲学的逻辑起点。通过这一命题,朱光潜宣扬了人性的高贵,肯定审美经验的共同人性基础,追求内在超越的人生境界。其“人生艺术化”理论即是以知-情-意的人生统一体为出发点,最终指向真-善-美的价值同构(幸福)。因此,向康德式的实践理性(道德理性)与共同人性的无限逼近,

  • 标签: 朱光潜 人生艺术化 真善美价值同构 幸福体验 道德理性先验本质
  • 简介:本文通过研究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几种基本活动类型的划分,以及对不同活动类型主要特征的分析,来寻找和确定审美—艺术活动所处的位置。人对世界的掌握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物质实践掌握,如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等;一是精神掌握,如科学认识活动,哲学活动等;一是精神实践掌握,如宗教、道德活动,审美活动等等。由此可以确立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这样一个基本观念,即艺术主要不是属于对于世界的"精神掌握",而是属于"精神实践掌握",如此划定艺术的位置并进而把握艺术的本质特性,庶几近之。

  • 标签: 物质实践掌握 精神掌握 精神实践掌握 审美活动 艺术位置
  • 简介:本文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围绕实践概念进行的讨论作了梳理,认为卢卡奇等通过对劳动、意志、日常生活、批判、兴趣、交往行动、个体实践等的阐释为实践概念注入了新的思想文化元素,为全面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提供了丰富的资养。认为在构成实践的各种元素中,劳动是最基本的,但只有和繁衍结合在一起,才可能构成人与自然的原初关系,实现从生物人到现代人的过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表述过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与人自身的生产,即"生命的生产",它回答了作为始源或基元的日常生活的基本结构、生产活动的基本模式以及人类发展的基本驱动力问题。认为美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即人的救赎,历史上有关经验之美与超验之美的讨论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的确立为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哲学基础。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实践本体论 美学
  • 简介:青岛德式建筑的代表——总督官邸(现为青岛近代历史博物馆)在建筑风格上呈现出独特的技术美学特征,即折衷之美、材料之美、色彩之美、功能之美和生态之美。分析评述德式建筑的美学表现,目的在于学习借鉴外来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增强民众的多元化审美能力,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审美水平,并对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方向加以引导。

  • 标签: 总督府官邸 美学 德式建筑
  • 简介: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劳动者身体的三种规定——作为工具而存在的身体、作为自我意识外化的身体和作为欲望而存在的身体,马克思提出人的身体是欲望、工具和智慧的聚集之所,身体在欲望、工具和智慧的相互生成中历史性和社会性地生成自身的观点。马克思所理解的身体因而是审美化的身体,马克思的身体理论因而是一种身体美学,它帮助我们认识和批判当今消费文化语境中身体所面临的虚无主义、欲望主义和技术主义的困境,并指引我们获得回归身体自身的共生主义智慧。

  • 标签: 身体 工具 欲望 智慧 共生主义
  • 简介:不同于强调再现的古典摹仿观,本雅明和阿多诺从体验的层面提出了摹仿。阿多诺将本雅明的摹仿概念从语言领域扩大至美学和艺术。摹仿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非感官性相似性的认知过程。摹仿过程中的主体心境是不同于现实理性的真正的理性,这种理性颠覆和批判了艺术素材中的现实理性和形式秩序,使摹仿过程得以客观化。摹仿与理性的辩证法使得艺术能够在后启蒙时代实现向死而生的生存策略,使得艺术具备了批判和救赎的双重功能。

  • 标签: 阿多诺 本雅明 摹仿 理性
  • 简介:本文旨在讨论20世纪先锋运动中的艺术、行为、运动及思想观念等内容。重在展现先锋派不仅反映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的自我要求。笔者认为,在20世纪存在着一种艺术,其特点鲜明,足以被归为一派,它们是'审美的'先锋艺术,在地域上由欧洲和美国逐步扩展到墨西哥、尼加拉瓜、巴西、南非等地区。全文涉及三大主题:审美先锋派;美学革命;后社会主义先锋派(或称第三代先锋派),并分别做出了细致的探索,深化了20世纪美学研究。

  • 标签: 先锋派 美学的革命 艺术 先锋运动
  • 简介: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必须继续艰苦细致地做好哲学基础建设工作,必须对实践和本体论范畴,对生命的生产的命题,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美存在的哲学依据等作出合乎时代发展的新阐释。阎国忠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美学》立足元典,面对时代现实,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概念范畴和基本命题,这一基础性的理论建设为实践美学的发展拓展了更宽阔的学术空间。

  • 标签: 实践美学 实践 本体论 生命的生产 人与自然的统一
  • 简介:宗教典籍的翻译与其他学术著作的翻译一样,都是将一种文字转换为另一种文字的技术过程,其核心标准是信、达、雅。然而,宗教典籍毕竟不完全等同于一般学术著作。在信、达、雅中,宗教典籍更注重强调的是信——忠实原典、原词、原意——在信的基础上争取译文的达和雅。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穆斯林译经习惯,即用“传闻中的先知言行”和泰伯里所搜集编纂的《古兰经解总汇》作为解读翻译经典的依据,必然会产生人为的歧见,导致教派争端。历史上,中国穆斯林学者一直沿用古代中亚人的传统方法翻译、注释《古兰经》,实践中,给信仰者带来诸多的困惑。

  • 标签: 以经解经 《古兰经》汉译 原则
  • 简介:在当今世界,宗教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更是国际交流无法回避的部分。我国和西方最早的翻译活动皆源于宗教典籍的翻译。宗教翻译属文化翻译之一种,目的性强是其显著特征。宗教经典和典籍作为民族灵性文化和信仰体系的载体,其翻译可谓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中之重。

  • 标签: 典籍翻译 宗教典籍 本原性 意义 有机组成部分 日常生活
  • 简介:自上世纪30年代,随着梵本《唯识三十颂》被法国人列维(SylvainLevi)于尼泊尔发现以来,对古代译经大师如真谛、玄奘等汉译唯识学典籍的可靠性和权威性的怀疑.就一直没有消停过。引领这场论诤的固然是一些欧洲学者.接着是二战之后的日本学者。而国内一些学者加入到这场辩论中.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们通过对梵、藏、

  • 标签: 《唯识三十颂》 翻译问题 日本学者 30年代 80年代 法国人
  • 简介:经典翻译在巴哈伊教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考察宗教经典翻译对宗教传播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等问题。当代新兴宗教巴哈伊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其宗教经典翻译不断地与中国文化相适应,宗教术语在不同环境、不同时代适时地调整或改变,这正是外来宗教本土化的过程,也是每一个宗教在中国土壤中能否生存的关键。

  • 标签: 宗教传播 本土文化 本土化
  • 简介:如何处理《马太福音》19a中的分词πορ∈υθ'∈ντ∈ζ与命令语气的主要动词“你们要使万民作门徒(μαθητ∈úσατ∈)”之间的关系,影响到教会对于大使命的理解。本文从希腊语的分词的普通功能重审《马太福音》28:18-20的内容,认为“你们要使万民作门徒”应当构成理解教会大使命的核心经文。不过,在该分词与主要动词“你们要使……作门徒(μαθητ∈úσατ∈)”之间的关系上,较早的英文译本作为底本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不少译本对于大使命的表述,从而使今天作为社会组织的教会相对忽视了“你们要使万民作门徒”的根本责任。

  • 标签: 大使命 马太福音 门徒
  • 简介:邓小平文艺思想以改革开放之后整体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为精神实质,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科学内核,以强化文艺诸种社会功能协调发展为基本目的,从而具备了逻辑的周密性、理论的包容性以及明显的现实针对性。正是由于其美学内涵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最新成果,才使得邓小平文艺思想具有巨大的当代价值。

  • 标签: 邓小平 文艺思想 美学内涵 当代价值 “人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
  • 简介:<正>正如费希特所说:"人们将选择哪一种哲学,就看他是哪一种人。"①没有耐心因而精神短路常常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出现思想与学术视点游移不定的基本原因,一些我们常常自以为是天经地义的真理,其实很可能仅仅是某种特殊文化时代的情绪反应,而那些通过不断更新的思潮引进产生出一知半解的所谓新学术、新思想,更似乎成了近年来中国美学界话语表意实践的生活常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坚守也是美学思考所不得不领纳的一种圣命、一种学术美德。

  • 标签: 新实践美学 美学界 费希特 美学思考 美学范畴 审美范畴
  • 简介:中国古典历史小说中张飞、李逵、程咬金、牛皋等“鲁莽”英雄,以其形貌奇特、威武非凡,出身低微、鲁莽坦荡,豪情万丈、“义”字当先,疾恶如仇、敢于反叛等性格特征,构成了其特有的美学意蕴:率直真诚的人生追求;扶危救困的侠义精神;乐观忘忧的人生理念;威武刚直的英雄理想。从而形成了文学史上不朽的美学形象。

  • 标签: 历史小说 形象特征 《三国演义》 美学意蕴 英雄形象 《水浒传》
  • 简介:新闻美学不仅要注重对报道客体的研究,也应对报道主体给予充分的关注。新闻记者作为报道主体,应确立积极的审美追求和审美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创美能力,在求"真"的同时求"美"。积极的审美追求可以开启记者的形象思维之门,使新闻报道顺利达到美的彼岸,让读者在审美愉悦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一、新闻报道的双重价值

  • 标签: 新闻报道 审美追求 形象思维 双重价值 审美能力 新闻记者
  • 简介: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时间并不如哲学长,但在哲学初始之际,人们的审美意识就已然存在并随着哲学的进步而进步。儒家、道家与古希腊的哲学流派虽然分属于东西方,在思想的表现形式上有不同之处,但是他们的思想也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儒家力求通过“仁”来达到和谐,道家追求的是通过“道”的感悟达到超脱尘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毕达哥拉斯则通过“数”来实现和谐,柏拉图则是以形式求得真善美的统一。可见,中西方的美学虽然发展步伐不一,但在人类迈入文明之初,哲学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是共通的,可以为现代美学所用,以使美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 标签: 哲学 美学思想 中西对比
  • 简介:从自律/他律的美学指向重新探析布莱希特美学,更能凸显其理论张力。在与俄国形式主义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布莱希特的"陌生化"在形式本体基础上的政治意味和批判色彩。布莱希特关于艺术的娱乐与教育功用的统一、艺术与现实等方面的理论阐述体现其"自律与他律"问题上的复杂和辩证。对艺术自律与他律问题的探析触及到许多现代性的艺术命题,足见其对于20世纪美学(甚至整个美学史)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布莱希特 自律/他律 陌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