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甲状腺瘤治疗中,应用改良小切口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8例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双盲法”作为分组的参考依据,分为参照组(n=49例),执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探究组(n=49例),执行改良小切口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后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探究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甲状腺瘤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对控制患者的并发症也具有重要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代谢组学通过评估各种生物液体或组织中的小分子物质,分析生物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垂体腺瘤早期的诊断、鉴别及评估比较困难,缺乏特殊的生物学标记物。近年来为了寻找特异性生物学标记物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很多学者应用多种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对垂体腺瘤病理组织及患者血清、尿液等生物液体内的代谢物质展开研究。本文现围绕垂体腺瘤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垂体腺瘤 代谢组学 磁共振波谱成像
  • 简介:摘要食管黏膜下腺导管腺瘤十分罕见,起源于食管黏膜下腺体,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本文报道1例。患者男,53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腹胀,时有腹部胀痛不适、反酸。超声内镜见食管隆起病灶处有一局部中等偏低回声区,似起源于黏膜肌层,与黏膜下层关系密切,组织学上肿瘤由多个腺性囊肿组成,囊肿由两层细胞覆盖,内层腺上皮细胞和外层基底细胞,细胞温和,无明显异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腺上皮和基底细胞均表达细胞角蛋白(CK)7、CK5/6,基底细胞阳性表达p63和平滑肌肌动蛋白。食管黏膜下腺导管腺瘤镜下具有特征性改变,病理医师应加强对该肿瘤的认识,避免漏诊及误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醛固酮腺瘤(APA)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A)的一种常见亚型,约占PHA的40%~50%,其高血压、低血钾的临床症状典型。研究显示升高的醛固酮激素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且PHA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于相同程度的原发性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也高于相同程度的原发性高血压。APA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达到治愈的效果,且APA患者的手术预期效果较其他亚型的PHA更佳。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腹腔镜下治疗APA手术的微创优势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较开放手术更明显,也得到了广大外科医生的认可。然而随着外科医生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及手术设备的进步更新,APA的手术治疗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后疗效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本文拟对APA的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的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以便为广大泌尿外科医生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 腺瘤 肾上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脂肪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观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12年3月至2021年3月收集的5例胸腺脂肪纤维腺瘤的临床信息、影像学检查结果、组织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并进行随访。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范围19~62岁,中位年龄48岁,患者均未见重症肌无力及单纯红细胞发育不全,影像学诊断胸腺瘤或畸胎瘤;大体检查为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的灰黄、灰白色肿物,切面质韧,部分区域可见纤维性薄层包膜,组织学特征为宽带状和实性片状纤维组织穿插在脂肪组织中,纤维组织内见胸腺上皮细胞呈条索状和巢团状分布,细胞呈多角形或卵圆形,胞质中等,略嗜酸性或透亮;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上皮细胞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19、Cathepsin V、p63;5例平均随访4.6年,均未见复发。结论胸腺脂肪纤维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胸腺良性肿瘤,男女性均可发生,应正确认识该肿瘤避免误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垂体大腺瘤的CT、MRI影像特征,分析并总结主要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为垂体腺瘤而影像误诊的病例,总结其CT、MRI的影像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12例病例中,男性7例,女性4例。本组的垂体大腺瘤误诊的原因包括:1. 因年龄及钙化、囊变误诊为颅咽管瘤(n=4);2. 因以累及斜坡骨质误诊为脊索瘤(n=3);3. 因“脑膜尾征”误诊为脑膜瘤(n=3)4.因囊变较大误诊为Rathke囊肿(n=2)。结论:垂体大腺瘤因影像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颅咽管瘤、脊索瘤、脑膜瘤、Rathke囊肿等,需要结合患者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诊断。

  • 标签: 垂体大腺瘤 影像表现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腺瘤(ANPCE)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4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ANPCE患者31例31只眼(ANPCE组)以及同期检查确诊的睫状体黑色素瘤患者17例17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两组患者年龄(t=-0.564 )、性别构成比(χ2 =0.1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76、0.670)。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肿瘤高度、最大基底径、最大径、最大径与基底径比值及最大径与高度比值。观察肿瘤位置、形态、内回声强度、回声均匀性、声衰减程度、是否侵犯虹膜、继发虹膜膨隆、晶状体不全脱位等。两组患眼测量参数及观察指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ROC曲线下面积(AUC),筛选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参数指标。结果ANPCE组、对照组患眼肿瘤最大径、高度、最大基底径、最大径与最大基底径比值、最大径与高度比值分别为(5.64±0.98) mm、(4.24±0.59)mm、(3.66± 0.71)mm、1.58±0.34、1.34±0.19和(7.82±2.03)mm、(4.47±2.44)mm、(7.02±1.96)mm、1.13±0.16、2.09±1.06. ANPCE组肿瘤最大径、最大基底径、最大径与高度比值均小于对照组,最大径与最大基底径比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59、-6.808、-2.924、6.257,P<0.05 )。ANPCE组肿瘤主要表现为球形(87.1%,27/31)、声衰减不显著(77.4%,24/31 )、较少侵犯根部虹膜(77.4%,24/31)、瘤体多位于睫状体冠部(74.2%,23/31);对照组肿瘤主要表现为半球形(47.1%,8/17)或球形(47.1%,8/17)、声衰减显著(76.5%,13/17)、多侵犯虹膜(70.6%,12/17)、瘤体多位于睫状体平坦部至冠部(76.5%,13/17)。两组患眼间肿瘤基底部位置、形态、声衰减程度、是否侵犯虹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132、19.767、13.118、10.58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最大径与最大基底径比值,声衰减程度和是否侵犯虹膜的AUC较高,分别为0.881、0.769、0.740。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对ANPCE和睫状体黑色素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肿瘤最大径与最大基底径比值、声衰减程度、是否侵犯根部虹膜是鉴别两种肿瘤的重要参数指标。

  • 标签: 腺瘤 睫状体 眼色素上皮 黑色素瘤 超声生物显微镜
  • 简介:摘要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且具有内分泌症状,部分呈侵袭性生长,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分类系统对垂体腺瘤临床行为预测能力有限,肿瘤亚类有待发现。表观遗传学是对不改变DNA序列的基因表达改变的研究,为垂体腺瘤的分类问题提供了新的信息,并可能对预测和治疗产生影响。本文就垂体腺瘤在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表观遗传学 垂体腺瘤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非编码RNA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26例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左肝外叶切除8例,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囊切除3例,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2例,左半肝切除5例,肿瘤局部剜除8例。术后随访时间5~85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笔者认为肝内胆管囊腺瘤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诊断主要靠病理检查,完整切除术后预后较好。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肾上腺大腺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对2001年12月~2006年12月16例肾上腺大腺瘤的CT表现并结合病理学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肾上腺大腺瘤瘤体较大,形态不规则。病理检查细胞构成为透明细胞和致密细胞,其中7例囊变,7例合并出血。结论肾上腺大腺瘤具有较为典型的CT表现,CT是诊断病的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肾上腺腺瘤 电子计算机体层X线摄影术
  • 简介:摘要为了减少甲状腺腺瘤术后并发症。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从2002年7月至2007年7月间共施行386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施行甲瘤剜除术196例,施行患侧甲状腺一叶切除92例,施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98例。386例未有临床并发症发生。我们发现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严格地把握手术指征,良好的操作技巧和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甲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海藻玉壶汤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分别给予海藻玉壶汤联合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T3、FT4、TSH水平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34例患者显示有效,占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甲状腺腺瘤患者行海藻玉壶汤治疗,有利于甲状腺功能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腺瘤 海藻玉壶汤 甲状腺功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瘤的临床表现、分型、分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我院胸外科从200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手术治疗的63例胸腺瘤患者,年龄10岁至76岁,平均41.3岁;男性28例,女性35例;其中I期8例,Ⅱa期13例,Ⅱb期21例,Ⅲa期15例,Ⅲb期6例。直接开放手术切除38例,其中3例为复发二次手术;胸腔镜微创手术10例;行术前放疗后手术9例;行术前诱导化疗后手术6例。结果63例行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其中,5例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13至68天,平均22.8天。术后5年随访I、Ⅱ期患者39例健在,1例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于第3年死亡,2例因心脏病于术后第4年死亡;Ⅲ期14例健在,3例于术后第3年复发于肿瘤科治疗,2例于术后28月死亡,1例于术后37月死亡,1例于术后49月死亡。结论手术切除是胸腺瘤首选的治疗方法,胸腔镜微创手术特别适合于I、Ⅱ期胸腺瘤患者。术前放疗及术前诱导化疗可以使肿瘤缩小,从而获得切除更彻底的手术机会。

  • 标签: 胸腺瘤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在西方本病人群发病率较高,在我国相对较低,多数为甲状旁腺腺瘤(80%左右),其次为甲状旁腺增生,而甲状旁腺癌仅占1%-2%,因甲旁腺腺瘤体检时不易触及,临床表现多样化,无特征性,易引起误漏诊。

  • 标签: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骨肿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甲状腺腺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内镜下切除甲状腺腺瘤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手术之后,所有患者清醒后都发音正常,无饮水呛咳,无胸闷、呼吸困难等现象发生,在手术后2d拔负压引流管,在手术之后观察3d没有发现皮肤坏死感染等情况发生。住院时间5~10d,恢复效果良好。结论内镜下切除甲状腺腺性肿瘤具有美容效果好、伤口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 标签: 内镜切除 甲状腺腺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我院自2000年至2015年收治的3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断及治疗作一分析。结果本组共3例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均有镜下血尿,入院后行泌尿系CT均提示肾占位,肾细胞癌可能,以上3例患者均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后肾腺瘤,经预防感染,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后肾腺瘤极易误诊为肾癌,了解该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后肾腺瘤的治疗多采取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但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及细胞起源的不确定性,应注意术后密切随访。

  • 标签: 后肾腺瘤 病理诊断 手术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将36例胸腺瘤根据WHO(2004)胸腺肿瘤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进行Masaoka分期,结合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形态进行分析。结果分类胸腺瘤A型9例,AB型19例,Bl型2例,B2型4洌,B3型2例;Ma~aoka分期I期20例,Ⅱ期9例,Ⅲ期4洌,Ⅳ期3例。15例获12-95个月随访,Masao—ka分期Ⅲ、Ⅳ期者生存率较I、Ⅱ期降低(P均<0.05),且5年生存率低于3年(P<0.05)。结论结合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临床资料可以对胸腺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Masaoka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胸腺瘤 肿瘤 组织学类型 肿瘤分期
  • 简介:摘要乳腺纤维腺瘤作为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是乳腺检查的主要方法,被认为是黄金组合;CT、MRI等其它检查则被认为是进一步补充的检查手段对缺乏特异性的病灶要进行微创活检来定性。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综合影像检查方法将成为乳腺纤维腺瘤的主要方向。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影像学诊断 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