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在全球放的系统(GPS)遥感技术的最近的进展允许从推迟的信号的可降水蒸汽(PWV)的一个直接评价由GPS卫星播送了,它能被吸收进数字模型与四维变化(4DVAR)数据吸收。一个中央缩尺模型和它的4DVAR系统被用来存取吸收GPS-PWV并且时时的影响降雨观察在上短期一个重降雨事件的预言在2002年6月20日。重降水被中央的一个序列导致--β-在中国沿着mei-yu前面放大对流系统(MCS)。有GPS-PWV吸收的实验成功地模仿了观察MCS簇的进化并且也消除了没有4DVAR吸收,在实验发现的错误的降雨系统。实验与时时,降雨吸收在MCS开始的预言和错误的系统的消除上两个都同样表现了,然而,比它很快很驱散的MCS在观察做了。导致吸收的潮湿不安和中央可伸缩,这被发现低级喷气对MCS产生和发展有用。假严肃波浪可以为当前的4DVAR算法张贴严肃的限制,这也被发现,它将降级吸收效率,特别为降雨数据。有不同观察,吸收窗户和观察的敏感实验称叮当响建议那吸收GPS-PWV能是相当有效的,甚至与象1h一样短的吸收窗户。在另一方面,吸收降雨观察要求观察的选择上的小心称的极端叮当响,假严肃的控制飘动。

  • 标签: GPS 可降水汽量 四维变异同化 每小时降水观测值 2002年 梅雨季节
  • 简介:—个国际科研小组日前开发出一种新方法,能够对海洋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较精确的测量,并据此绘制出二氧化碳分布图,这一成果将有助开发预测气候变化的新方式。

  • 标签: 二氧化碳浓度 海洋 测量 气候变化 分布图 开发
  • 简介:本文利用1999年7月4日~7月16日期间,由青海省人影办和有关科研单位的人员在黄河上游地区开展地面人工增雨试验获取的711数字化雷达资料、雨滴谱资料和地面降水自记资料,对黄河上游地区云层降水的微物理特征和雷达定量测量降水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黄河上河上游地区其雨滴谱分布以多峰型为主,降水的滴谱较宽,对实施人工增雨催化作业较有利,同时拟合出黄河上游地区层状云降水的Z-I关系,可以作为雷达定量测量层状云降水的参考。

  • 标签: 雷达测量 降水 雨滴谱 黄河上游地区 人工增雨
  • 简介:经中国气象局批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以下简称探测中心)、浙江省大气探测中心和华云公司5名技术人员于2011年6月中旬赴美国Mensor公司、加拿大MI(MeasurementsInternational)公司和加拿大国家标准计量研究所进行测量仪器校准技术培训。此次培训主要内容为美国Mensor公司自动压力校准器的原理、操作和维护,加拿大MI公司高精度测温电桥的原理、操作和维护。

  • 标签: 技术培训 仪器校准 加拿大 美国 测量 中国气象局
  • 简介:用测定横向降水量订正降水测量中的风场变形误差本项目得到中国气象局支持,并于1988年开始实施。自18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雨量器的测量精度受风的影响。高出于地面的雨量器由于收集口上方的风场变形,使得雨量器的收集率偏小。仪器安装高度越高,收集率越小,雪比...

  • 标签: 降水量 降水测量 场变形 横向雨量器 相关系数 对比实验
  • 简介:对比分析多通道微波辐射计、GNSS/MET(GPS)与常规探空观测资料,利用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分析呼和浩特地区水汽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计的温度廓线在3km以下比较准确,相对湿度和水汽密度在2km以下具有参考价值.微波辐射计、GPS与探空测量水汽的绝对误差分别为0.38cm与1.0cm,且均高于探空值.呼和浩特地区水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与日变化特征,夏季水汽平均值最大,为2.59cm,秋季其次,为1.52cm,春季和冬季分别为0.96cm和0.54cm.四个季节的水汽日较差夏季(0.20cm)〉秋季(0.17cm)〉冬季(0.14cm)春季(0.09cm),水汽的日变化率冬季(26.63%)〉秋季(12.01%)〉春季(9.63%)〉夏季(8.53%).水汽最大值、最小值出现频率具有-定特征,不同季节水汽最大值出现在23:00-23:59的概率最大,最小值在00:00-00:59出现的概率最大.

  • 标签: 多通道微波辐射计 探空 呼和浩特地区 水汽
  • 简介:通过对测量结果的随机效应及系统效应导致的误差的分析,对机械温湿度计湿度部分的不确定的进行评定,以表征被测量之值所处的量值范围。

  • 标签: 不确定度 误差来源 计算方法
  • 简介: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O)大会是地学领域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每4年举办一次,是国际上关于地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前沿科学问题讨论的盛会。第26届IU—GG会议于2015年6月22日至7月2日在捷克布拉格召开,参会代表来自全球90个国家,共计4200多人。

  • 标签: 国际学术会议 地球物理 大地测量 地学领域 研究成果 科学问题
  • 简介:基于腔减相移光谱(CAPS)技术检测灵敏度高、光源性价比好、容易控制和有效吸收光程长等优点,搭建了一套基于CAPS技术的连续测量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的监测系统。测试系统高反射镜片反射率约为0.9999,对应有效光程约为4.4km;通过Allan方差测试分析系统最佳积分时间约为80s,对应消光系数检测极限为0.06Mm-1;将系统应用于实际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的12个周期和48h连续监测,显示空腔相移基本稳定,样品测量相移偏移明显,反演得到的大气能见度结果稳定可靠。由此表明,研制的基于CAPS技术的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连续测量系统应用于实际的测量是完全可行的。

  • 标签: 腔减相移光谱 气溶胶 消光系数 测量系统
  • 简介:为了对降水微物理特征测量仪(PMCS)的测量性能进行评估,利用PMCS、激光雨滴谱仪(OTT)和雨量计(Gauge)在南京地区进行了降水对比观测实验,通过分析各仪器所测得的降水强度和累计降水量,研究了PMCS和OTT在不同降水强度条件下的尺度谱及其谱参数测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PMCS所测得的降水强度和累计降水量较OTT小,但更接近于Gauge所测得标准降水强度和累计降水量,3种仪器降水强度结果的相关性均在0.96以上。PMCS测得的谱均值、谱方差、雷达回波强度均小于OTT所测得结果,数密度均大于OTT所测得结果,两者所测得谱参数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相同降水强度范围内,PMCS和OTT所测得的雨滴尺度谱分布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雨滴大尺度段,PMCS测得的雨滴数较OTT偏少,PMCS和OTT对于雨滴的捕获性能随着降水强度增加而增强,并在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弱。

  • 标签: 降水 观测仪器 尺度谱 谱参数 对比
  • 简介:每3年召开一次的国际工业与科学中温度和热测量学术研讨会(TEMPMEKO.InternationalSymposiumonTemperatureandThermalMeasurementsinIndustryandScience)是由国际计量技术联合会(IMEKO:InternationalMeasurementConfederation)第12技术委员会(TC12:TemperatureandThermalMeasurements)主导的国际研讨会。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学术研讨会 热测量 温度 科学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