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查干哈萨岩画,是1988年全旗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岩画位于四子王旗卫井苏木西北约50公里处的查干哈萨,这里距蒙边境线约15公里.以岩画所在地为中心,东面是较平坦的丘陵草原,约15公里有通往边境额尔登的公路,南面约10公里有一座不知名的敖包,西面为一条狭长的丘陵,北面约3公里处是四子王旗锰矿所在地.

  • 标签: 哈萨图 四子王旗查干 图岩画
  • 简介:元代,画竹之盛为前代所无,画竹风格也五彩纷呈,但画竹的大类也有许多细微的讲究。比如有专画双勾竹,青绿设色,细笔渲染;也有专画水墨竹,"大笔儒染何淋漓",是写意墨戏的风度。李衎(1244~1320年)则为水墨竹之泰斗,挥洒自如,风度翩翩,足以让后人叹服。

  • 标签: 集贤大学士 太常寺 画竹 小吏 双勾 石图
  • 简介:<正>1988年9月,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宝格都勿拉苏木哈沙嘎查被洪水冲毁一座古墓.墓葬距地表约2米,墓内有年轻女性骨骼1具,随葬品有金马鞍饰4件,金耳环1只,金手镯1对,金杯1只,铜镜1面及丝绸残片若干.从随葬品的形制、特点判断,此墓当属金元时期蒙古汪古部的墓葬.本文主要介绍出土的丝织品。1.织金锦织金锦是这批丝织品数量较多的一个

  • 标签: 丝织品 金元时期 年轻女性 随葬品 锡林郭勒盟 出土
  • 简介:汉代画像石上有'秋胡戏妻'题材的图像,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此类图像的出现、艺术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作了考述.

  • 标签: 汉代 画像石 秋胡戏妻 图像 考释
  • 简介:高台地埂坡M4墓葬壁画娱乐图像演奏的乐器是龟兹乐的腰鼓,表演的形式来自西域的胡舞:胡腾舞或者胡旋舞,是发源于龟兹地区的苏摩遮舞蹈的一个截图。苏摩遮是队舞的起源,发端于十六国,形成于唐宋时期,是中外乐舞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

  • 标签: 高台墓葬 壁画 乐舞 苏摩遮
  • 简介:1935年,中国国民政府为了敦睦中英邦交,交流文化,并庆祝新王加冕,由两国组织了一次中国艺术英伦国际展览会.初由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的爱好中国艺术学者发起,得到中方同意,分别在南京教育部和伦敦皮加迪里英国皇家艺术学会同时筹办.我驻英大使郭泰祺与英方签订了'备忘录',按照过

  • 标签: 出国展览 国际展览会 交流文化 郭泰 迪里 杂志发行
  • 简介:彻底弄清文物藏品的家底,是几代故宫人持续为之努力的一件大事,也是目前有待继续完成的一项工作。故宫博物正在制定规划,决定从2004年至2010年,集中七年时间,对全院藏品及所有库房、宫殿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查和整理。据初步估计,经过清理,按照国家关于文物藏品的标准,故宫院藏文物总数可从现在的近百万件增加到150万件以上。这是与故宫大规模修缮具有同等重要意义而且相关联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基础性工程。

  • 标签: 故宫博物院 文物藏品 清查工作 整理工作
  • 简介:北方系青铜器多装饰各种动物纹,而羊纹占有相当比例。本文选取了内蒙古博物收藏的五件装饰羊纹的北方系青铜器,通过对器型的介绍、功用的分析,使读者进一步加深对北方系青铜器的认知。最后,依据艺术起源理论,对采用羊纹装饰的深层次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加以探讨。

  • 标签: 北方系青铜器 羊纹 内蒙古博物院 功用 艺术起源
  • 简介:敦煌文献P.2977记载了中国十九座阿育王塔的情况,内容可与唐代文献有关记栽相印证,并可弥补传世文献记栽之不足。以之为据,结合20世纪以来的考古资料,并参稽佛教典籍及地方史志的有关记载,十九座阿育王塔的地理方位、兴建年代、演变历史及保存现状等,大都可以稽考。十九塔,除曾经存在于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崇教寺塔、敦煌市西大乘寺塔、武威姑臧寺塔及四川崇州怀远镇晋原县塔失考外,其余十五座都有遗迹可寻。这些塔据说都是根据印度阿育王塔原型仿制的。根据敦煌石窟壁画、云冈石窟雕塑,尤其是郧县阿育王寺阿育王塔及近期于南京长干寺地宫出土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阿育王塔的原型应为宝箧印塔。

  • 标签: 敦煌文献 舍利塔 阿育王塔 佛教 考古
  • 简介:敦煌文献P.4064《将军论》残卷是敦煌文书中保存的数种兵书之一,通过对其进行考释,可以为我们了解古代军事提供新的材料。

  • 标签: P.4064 《将军论》 兵书 敦煌 军事
  • 简介:纪南城遗址松柏区30台基(简称“松30台基”)2011~2012年发掘获取了一批东周和北宋时期遗存,其中东周时期遗存以窑址、房基和灰坑为主。遗存主体以位于火龙堤下的Y1、Y2两座窑址为核心,包括了配套的水井、取土坑、房基,其下打破了原上世纪70年代发掘的F2同期夯土堆积,其上叠压F1同期夯土及废弃堆积。本次发掘对揭示F1、F2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年代、了解其建造过程乃至纪南城遗址的分期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纪南城 松30号台基 东周遗存 窑址 房址 夯土堆积
  • 简介:三星堆遗址二坑出土青铜立人像试释黄家祥1986年7、8月在四川厂汉三星堆遗址先后发现两个土坑,一坑与二坑相距约30米。一坑出土玉石礼器较多,同时也出土有青铜器;二坑是以出土大型青铜器为主,同时出有象牙、玉石器等遗物。两坑内所出金、铜、玉、石...

  • 标签: 青铜立人像 三星堆遗址 甲骨文 《说文》 社会地位 广汉三星堆
  • 简介:三星堆二坑出土遗物1300件(含残片和残片可识别出的个体),有青铜器、金器、玉器和石器,还有象牙和海贝等。其中青铜器735件,器型种类最为丰富,有立人像、人头像、兽首冠人像、跪坐人像、人身形牌饰、人面具、兽面具。

  • 标签: 三星堆 宗教观念 出土遗物 青铜器 人像 面具
  • 简介:<正>峨嵋山文管所珍藏有徐悲鸿先生在峨嵋山上画的一幅横披《八哥》。这是一幅写意国画,笔墨苍润,意境深,神形生动,妙趣无穷。更由于画上题字内容讽刺,隽刻,使人浮想联翩,印象深刻。《八哥》是1935年旧历5月,徐悲鸿由余中英、顾兆麐、郭友守、张开国等人陪同,在洪椿坪休息时,应僧人要求的即兴之作。画面上两根树枝自右至左上,取斜势对角构图,树枝上占着四只排成弧形聚向的八哥。左边题字:“幸有立场容饶舌,于今为治在多言。二十四年夏薄游峨眉,行半日至洪椿坪小憩作此,悲鸿。”

  • 标签: 八哥 徐悲鸿 峨眉山 蒋介石 峨嵋山 根树
  • 简介:李鱓,字宗扬,复堂,又懊道人、衣白山人、苦李、洋人、木头老子、滕薛大夫,江苏兴化人,曾在山东滕县做过知县,他从小喜爱绘画,先学山水画,后学画花卉,以善画供奉内庭。那时蒋南沙的画名很大,康熙皇帝命李鱓向蒋南沙学习,但他并不愿意学蒋的工细笔法,没有被那种宫廷派循规蹈矩的画风所束缚,反去学高其佩的劲炼写意,用高的指头画画法进而吸取林良、徐渭,道济、八大山人等的水墨渲染

  • 标签: 岁寒三友图 李鱓 蒋南沙 衣白山人 指头画 八大山人
  • 简介:明陈洪绶《戏婴》与《妙法莲华经》王育成中国古代宗教是华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世俗文化的很大影响,但反过来也深深作用於世俗社会。以佛教而言,在唐、宋、元、明的绘画艺术,这种作用的痕迹就非常突出,只是有关研究者很少从宗教角度探讨这一问题罢了...

  • 标签: 妙法莲华经 陈洪绶 盂兰盆会 儿童 佛塔 童子戏
  • 简介:宁明花山岩画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壮族先民骆越人绘制在崖壁上的古老历史画卷,是当时人们进行宗教活动的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在地质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作用下,宁明花山岩画产生了诸如岩体开裂、钟乳石覆盖、剥落、褪色等一系列病害,造成部分岩画图像残缺模糊、漫患不清,严重影响到画面的完整性,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本研究主要参考字画修复"全色"和"接笔"两种方法,从艺术学角度对受病害侵蚀的残损岩画图像展开"全",旨在最大限度地还原岩画图像的原貌。研究成果对于了解骆越先民的作画意图、研究画面信息、分析岩画图像的组合方式意义重大,为日后岩画的复原工作提供基本的分析评估资料,也为类似岩画图像的辨识提供技术参考。

  • 标签: 宁明花山岩画 病害图像 全图 数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