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7 个结果
  • 简介:当前,素质教育对我们教学提出了新方向要求,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主阵地在于50分钟课堂教学。《人体解剖学》是当前大、中专医药院校学生必需学习而且须学好一门学科,该门学科不仅是其它医学基础学科基础,也是各门临床学科基础,对该门学科理解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对其它各门后续学科学习,乃至以后临床工作能力,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对学生能否学好该门学科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 标签: 解剖教学 《人体解剖学》 医学基础学科 临床工作能力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脾、肾等实质性器官石蜡切片技术中脱水、透明最佳时间.方法:对肝、脾、肾进行分组实验,对照观察.结果:实验器官组织块可连续切片,光镜结构透明度高、清晰,无裂隙,收缩小.结论:此实验方法操作简单,益于大量教学片制作.

  • 标签: 透明时间 脱水时间 石蜡切片 标本制作
  • 简介:臂丛神经是人体周围神经最复杂结构,创伤中较为常见,而且致残率较高,大多需采用手术治疗。如何早期确诊臂丛神经病变是影像学研究难题。本文通过对臂丛神经基础解剖结构及多种影像学适用范围、特征进行综述,有助于臂丛神经损伤术前准确定位、定性,能更好地为临床术前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价提供准确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臂丛神经 解剖 影像学检查
  • 简介:目的建立鲫鱼肝细胞彗星试验方法,检测重铬酸钾致鱼肝细胞DNA损伤作用。方法制备鲫鱼原代肝细胞悬液,以0.5,0.25和0.1mM重铬酸钾染毒细胞1.5h,彗星试验检测细胞DNA损伤。结果重铬酸钾各浓度作用组细胞平均拖尾长度和拖尾细胞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且0.5和0.25mM作用组细胞平均拖尾长度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鲫鱼肝细胞彗星试验方法成功建立,重铬酸钾具有致鱼肝细胞DNA损伤作用。

  • 标签: 重铬酸钾 鲫鱼 肝细胞 彗星试验 DNA损伤
  • 简介:制作教学用解剖标本过程中发现联合内脏异位伴双腔心脏畸形标本一。本例为一男童尸.年龄大约5,躯干长36cm(因头部及四肢已去除,所以只能提供躯干长度)。

  • 标签: 内脏异位 心脏畸形 双腔 解剖标本 躯干
  • 简介:一氧化氮合酶(NOS)为一含铁单氧化酶,可催化左旋精氨酸转化为瓜氨酸和NO.阿霉素(ADR)是一种有效广谱抗肿瘤药物,由于其心脏毒性作用,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我们探讨阿霉素对心脏损伤病理机制实验研究中,用双重组化法同时显示心室肌NOS糖元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动物模型新西兰纯种白兔于耳缘静脉注射ADR,每次2mg/kg,ADR以生理盐水稀释成1mg/ml,每周一次,共八周,做心室肌损伤模型.取心室肌组织做冰冻切片,厚12μm.1.2主要试剂(1)还原型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2)四唑仑硝基兰(NBT);(3)0.5%过碘酸氧化液;(4)Schiff液:先将200ml双蒸水煮沸,微火,加入1g碱性复红,再煮沸1min.冷却至50℃加入20ml1N盐酸,待35℃时加入1g偏重亚硫酸钠.室温中静置5小时,变为无色液体装入棕色瓶内并封口,放入冰箱避光保存待用.1.3双重组化法.(1)将冰冻切片置入丙酮固定1min;(2)经pH7.4PBS液清洗三次,每次5min;(3)入NADPH-dNBT配制孵育液,37℃恒温孵育1h;(4)经pH7.4PBS液清洗三次,每次3min;(5)入0.5%过碘酸氧化10~20min;(6)经pH7.4PBS液充分清洗;(7)入Schiff液10min液10min;(8)流水冲洗10min;(9)无水乙醇脱水;(10)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1.4单一组化法显示NOS.(步骤参照双重组化法1~4步)1.5单一组化法显示糖元.(步骤参照双重组化法5~8步).2.实验结果:2.1双重组化法显示心室肌中NOS呈蓝色、糖元呈红色.2.2单一组化法显示心室肌中NOS呈蓝色.2.3单一组化法显示心室肌中糖元呈红色.结论:通过三组切片比较,发现使用两种方法显示NOS糖元颜色及其深浅无明显变化.3.意义3.1用双重组化法可以同时显示心室肌NOS和糖元.此法单一显示NOS组化法和单一显示糖元组化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NOS糖元颜色均无明显改变.此结果说明两组试剂染色过程不产生交叉影

  • 标签: 一氧化氮合 中的应用 化法
  • 简介: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名词多,描述多,内容抽象枯燥,如何在教学中提高趣味,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是广大解剖学教育工作者长期研究课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体会,总结了自己一些做法,同道们分享。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教学法 趣味性
  • 简介:为了观察视交叉上核(SCN)传出纤维,本实验采用兔抗VIP及AVP血清作为一抗对大鼠下丘脑SCN视上核(SON)进行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研究,结果观察到SCN尾段,位于腹侧份VIP样神经纤维走向SON,而在SON腹侧份VIP样神经纤维走向SON,而在SON腹侧份及背侧份可见VIP样纤维分布,并明显可见该纤维包绕AVP样神经元周围,由此本著者推测SCN至SON之间可能存在直接纤维联系,它可能是体内血浆和神经垂体加压素(VP),催化素(OT)水平呈现24小时节律又一原因。

  • 标签: 视交叉上核 传出纤维 视上核免疫组织化学 双重标记法
  • 简介:人脐血管内皮细胞中生物活性肽──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研究蔡文琴,姚忠祥,李泽桂,孙榆等第三军医大学.应用免疫组化及免疫电镜技术证明人脐血管内皮细胞中存在六种生物活性肽,其分布区别于神经细胞及内分泌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含量明显多于脐动脉内在细胞。...

  • 标签: 脐血管 内皮细胞 生物活性肽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 简介:作者1学生局解实验男性尸体上发现,左椎动脉起始于主动脉弓后壁,且在其行径中有两支异常分支,报告如下:主动脉弓发出四支分支,从右向左依次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椎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外径分别为1.55cm、0.5cm、0.35cm、0.95cm;其中头臂干和左椎动脉起于主动脉弓后壁,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起于主动脉弓凸缘。

  • 标签: 左椎动脉 分支异常 左锁骨下动脉 左颈总动脉 主动脉弓 男性尸体
  • 简介:肝动脉和胆囊管变异都较为多见,我们解剖一具甲醛固定男性尸体时发现其肝动脉、胆囊动脉、胆囊管有变异(附图1),查阅资料未见与此变异相同报道[1-9].为积累解剖资料和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特报告如下.

  • 标签: 肝动脉变异 胆囊动脉变异 胆囊管变异 解剖学
  • 简介:近年来,语域理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指导翻译实践。翻译应该实现译文语域原文语域对等。那么,语域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使用语言总是为了一定交际目的,发生于一定交际情景里。自然地,为了迎合不同情景和因此产生不同交际目的需要,语篇——语言使用(parole),便会出现许多变体,

  • 标签: 翻译 医学 交际 语言
  • 简介:目的使用NADH—TR染色探讨家兔屈伸趾肌群增龄过程中肌纤维型改变。方法健康家兔24只,根据家兔年龄划分为:幼年组(4周)、青年组(12)、中年组(24)、老年组(36)共4个组。取肌腹中部横切片作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NADH—TR)染色。结果4周组能分辨出Ⅰ、ⅡA和ⅡB三型肌纤维;36龄组Ⅱ型肌纤维尤其是ⅡB型肌纤维构成比减少,Ⅰ型肌纤维呈增加趋势,出现小角化肌纤维和肌纤维类聚现象。结论随着增龄家兔骨骼肌三型肌纤维分布逐渐改变,骨骼肌萎缩以Ⅱ型肌纤维为主。

  • 标签: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 屈伸趾肌群 肌纤维型 增龄
  • 简介: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26PICC置管病人进行安全管理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并发静脉炎6,穿刺部位渗血1,导管阻塞5,血栓2,未发生导管感染、移位、脱管、断管等并发症,无病人投诉及护患纠纷。结论加强PICC置管安全管理可有效防范和降低置管风险,避免护患纠纷。

  • 标签: 肿瘤 PICC 安全管理
  • 简介:解剖学是新生人校后接触到第一门医学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较强课程.学好解剖学,不仅为临床课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而且对从事临床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目前,医学教育改革着重强调培养"实用型"人才,这对医学生动手能力又提出了很高要求.我校解剖教研室老师就解剖教学中动手能力培养重要进行了调查论证,并提出了自己一些看法.

  • 标签: 医学教育 动手能力 解剖学 动手意识 解剖技能
  • 简介:随着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如何结合课程特色采用有效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越来越受到高校教师重视。系统解剖学作为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其重要对学生而言是不言自明,很多学生一走进医学院校大门即知道这门课程非常重要。学生学习内部动机是不缺乏。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以往多历届学生均出现一个共同现象:一进入脉管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便反映“解剖知识太难记了”、“记住了后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前面的知识”、“名词太多、内容较散”、“雷占内容很多,感觉是抓不住重点”,等等。

  • 标签: 系统解剖学教学 学生学习 教育教学改革 专业基础课程 医学院校 课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