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黄芪颗粒与维生素C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4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黄芪颗粒联合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等结果都优于对照组(P<0.05),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优于对照组60.9(P<0.05)。结论黄芪颗粒与维生素C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黄芪颗粒 维生素C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像学表现在MELAS综合征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MELAS综合征患者和18例HSE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8例MELAS综合征患者均发现脑内异常病灶,病变主要累及大脑后半部的颞枕顶叶皮层,4例发现病理性钙化,1例见到病灶内斑片状轻度强化,未发现病灶内出血者;18例HSE患者也均发现脑内异常病灶,病灶常见于颞叶和边缘系统,8例发现病灶内出血,3例见到病灶轻度强化,未发现病理性钙化者。结论MELAS综合征与HSE在影像学表现上有明显不同,影像学检查是二者鉴别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CK-MB、LDH和CK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CK-MB、LDH和CK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CK-MB、LDH和CK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心肌酶谱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PCT检验在鉴别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进一步探讨。方法抽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47例视作研究对象,以不同的诊断结果为依据,对3组患者的血清PCT以及脑脊液PCT水平进行客观评价。结果(1)病毒组以及细菌组的血清PCT水平、脑脊液PCT水平高于参照组,且细菌组血清PCT、脑脊液PCT水平最高,P<0.05。(2)病毒组大多数患者的PCT保持在0ng/ml至0.49ng/ml范围内,而感染组0例患者的PCT保持在0ng/ml至0.49ng/ml范围内,P<0.05。结论PCT检验在鉴别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患者中可根据患者PCT检测结果有效诊断出细菌感染患者、细菌感染患者。

  • 标签: PCT检验 中枢神经系统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脑脊液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施行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6个月期间至本院住院以及收治的患有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1,6-二磷酸果糖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而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14,93.3%)相对比对照组(9,60%)临床总有效率高了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BNP、CK-MB、以及cTnl等水平进行记录可知,观察组的用药治疗后病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施行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患者用药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产生,且该种药物的安全系数高,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 病毒性心肌炎 磷酸肌酸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工作积累经验。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确诊为肺炎患儿10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肺炎治疗方案,观察组患儿在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经过相应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而观察组患儿总有率达96.0%,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辅助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且患儿症状改善快速,促进患儿身体健康和正常成长,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雾化吸入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1b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治疗中,给予0.02%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后,取得的疗效。方法对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40只眼)。对照组给予单纯的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时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复发率更低。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治疗中,给予0.02%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更昔洛韦眼凝胶 氟米龙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半乳糖检测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间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确诊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患儿180例作为研究组,非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2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半乳糖检测,比较乳糖不耐受阳性率。结果轮状病毒主要侵犯1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继发乳糖不耐受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应及时进行半乳糖检测,换用无乳糖奶粉,以免延误病情。

  • 标签: 轮状病毒 乳糖不耐受 半乳糖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异地流动情况,获得感染者及病人异地随访检测和抗病毒治疗情况,为制定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由各乡镇艾滋病随访管理工作人员采取面对面提问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2)选取5~10例能联系上的既往外出未获得检测或治疗服务的流动感染者和病人接受访谈。结果72.1%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愿意接受异地医疗机构提供免费服务27.9%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不愿意接受异地医疗机构提供免费服务。结论大部分流动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愿意接受异地医疗机构提供免费服务

  • 标签: 感染者和病人 异地流动 随访检测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应用于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中对病人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人40例。实验组病人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分析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同时期实验组CD4+T淋巴细胞的计数比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应用于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中对病人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依从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0日至2018年1月10日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疑似乙肝患者110例,分别使用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将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化学发光法的HBcAb、HBsAg两项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率以及总检出率、血清表面抗原灵敏度均高于酶联免疫法(P<0.05)。结论化学发光法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检出率和灵敏度均较酶联免疫法更高,可加大其在临床中的推广使用。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化学发光法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180例,随机分为A、B二组,每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加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B组加予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用药,治疗1周后观察二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K、CK-MB、LDH、cTnI的变化及心电图的恢复情况。结果A、B二组治疗后CK、CK-MB、LDH、cTnI均有明显下降,而B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有明显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喜炎平 磷酸肌酸钠 轮状病毒性肠炎 心肌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估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与病毒性脑炎两者异同及关系。方法将我院32名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统计两组患者既往疾病史、临床表现、腰椎穿刺压力、脑脊液蛋白质含量。结果研究组中有9名患者亚急性发病,占56.52%;对照组中有12名患者急性发病,占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主要首发症状癫痫(36%)、认知障碍(21%),存在头痛及体温等感染症状有5名患者(31.25%),对照组中主要表现为前驱非特异性感染症状,10名患者发热(62.5%),伴有癫痫(17%)发生与认知障碍(1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有5名(31.25%)患者腰穿压力升高,对照组中12名(75%)患者腰椎穿刺压力有所升高,研究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6名(37.5%)患者有轻微升高,对照组13名(81.25%)患者蛋白质含量升高,对照组患者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升高患者相比于研究组明显偏多。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出现前驱症状较多,且急性发病多见,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比升高显著,两组患者既往疾病史方面差异不明显。

  • 标签: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 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分期及组织分化的宫颈癌患者HPV病毒载量与不同治疗方案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1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分期把81例患者分成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放疗、根治性放疗与增敏化疗3个组,取患者入院时与治疗后的宫颈分泌物经HCⅡ法对HPV病毒载量进行分析。结果81例患者HPV感染率达98.76%,治疗后检测HPV感染率51.85%。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HPV病毒载量有明显差异,高分化和中分化HPV病毒载量无明显差异,高分化和中分化与低分化对比差异显著;结论不同分期及组织分化宫颈癌患者分期越高,组织分化越低,影响患者HPV病毒载量就越高,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根治性手术和联合放化疗均可以降低患者HPV病毒载量,检测患者HPV载量也是筛查宫颈癌和追踪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分期 组织分化 宫颈癌 HPV病毒载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糖腺苷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进行研究,随机分为A组60例与B组60例,A组采用炎琥宁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阿糖腺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对PCT、hs-CRP水平影响。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较B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CT、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PCT、hs-CRP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阿糖腺苷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也能降低PCT、hs-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糖腺苷 炎琥宁 病毒性脑炎 PCT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L-2、IFN-γ、IL-6在HIV-1感染者的HAART治疗的0、3、6、12个月后体内含量变化的动态分析,探讨IL-2、IFN-γ、IL-6在HIV-1感染治疗者、HIV-1感染未治疗者和正常人之间的差异,同时探究IL-2、IFN-γ、IL-6含量与CD4+细胞数、CD8+细胞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免疫印迹法确诊HIV-1感染者39份,正常健康人阴性对照50份;同时随访HIV-1感染者的HAART的治疗情况并进行分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各组在HAART治疗后0、3、6、12个月后IL-2、IFN-γ、IL-6的含量;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T淋巴细胞数。结果HIV-1感染治疗者IL-2、IFN-γ明显上升,IL-6明显下降,CD4+细胞明显上升,HIV-1感染未治疗者IL-2、IFN-γ明显下降,IL-6明显上升,CD4+细胞明显下降;CD4+T/CD8+T细胞与三种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细胞因子在抗HIV病毒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可能参与了机体的免疫重建。

  • 标签: 艾滋病 白细胞介素2 IFN-&gamma 白细胞介素6 高效抗反转录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联合治疗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依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8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对照组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A组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的B组,C组则使用A组和B组两组方法联合治疗。结果C组有效率高于A、B组、对照组(P<0.05),同时A、B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不失为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一种有效方法,显著改善患儿临床表现,促进预后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1b 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患者出现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时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展开护理,对其具体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我院于2013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对象,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平分为A、B两组,A组常规护理方法,B组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比较临床效果。结果(1)B组住院费用及留医治疗时长均少于A组;(2)B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的;以上四项两组均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别,P<0.05。结论在对患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加以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值得扩大运用范围。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病毒性 肝炎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