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作者: 孙维星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当中采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选出110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为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为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舒适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各项症状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53/55),明显高于对比组81.82%(45/55),同时研究组患者气喘、水肿、心率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缩短其病症恢复时间。
  • 简介:总结了全程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首次吸氧治疗中的应用体会,主要包括对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别于吸氧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认为全程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吸氧治疗的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及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首次吸氧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36例COPD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入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护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后自我护理能力及其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促进得分及其健康责任、运动、压力应对、自我实现、人际支持、营养6个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能够充分调动COPD病人的积极性,可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教育路径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 简介:[目的]总结体外无创心脏起搏(ENCP)在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对17例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的抢救治疗中应用ENCP,同时加强护理。[结果]17例病人均心肌夺获成功,其中12例择期成功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5例病人经紧急ENCP及后续药物治疗好转出院。[结论]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可应用ENCP行保护性心脏起搏治疗,作为经静脉心内膜起搏前的过渡性起搏;正确的护理配合是ENCP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缓慢性心律失常 无创心脏起搏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疲乏与自觉健康控制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使用中文版多维度疲乏量表(multidimensionnalfatiguesymptominventory-shortform,MFSI-SF)和自觉健康控制量表(multidimensionalhealthlocusofcontrolscale,MHLC)对150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了解COPD患者疲乏状况与自觉健康控制的状况。结果COPD患者疲乏状况得分为(78.82±1.50)分,处于中高水平,得分最高的两个维度分别为:身体疲乏和活动;自觉健康控制总分为(61.76±5.02)分,处于中低水平,自觉健康控制各因子评分由高至低分别为:外部命运控制,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内部控制;相关性分析结果:COPD患者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外部命运控制得分与疲乏总分呈正相关(均P〈0.05),内部控制得分与疲乏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COPD患者疲乏处于中高水平,自觉健康控制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内部控制与COPD患者疲乏呈负相关,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外部命运控制与COPD患者疲乏呈正相关。应采取减轻COPD患者疲乏的措施,并提高患者内部健康控制,降低外部命运控制,以发挥COPD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形成自觉的健康行为,降低患者疲乏症状。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疲乏 自觉健康控制
  • 简介:总结25例急性白血化疗后并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的护理体会。25例患者均表现为发热、腹痛、腹胀、腹泻和肠道出血等症状,积极行抗感染、胃肠减压、升白细胞、营养支持治疗,有效监测生命体征,全面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并配合饮食、肛周、腹痛、发热、出血等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保守治疗下有效控制感染。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产前全程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产科门诊正规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以2011年6月-2012年6月确诊的GDM孕产妇202例为对照组,以2014年1-12月确诊的GDM孕产妇303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包括建立针对GDM的专项健康教育课程、制定针对GDM的饮食护理、制定适合GDM孕妇的运动方案及胰岛素应用指导等,比较两组孕妇分娩结局。结果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和自然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子痫前期、产后出血、糖尿并发症和巨大儿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孕期体重增幅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GDM孕妇子痫前期、产后出血、糖尿并发症、巨大儿的发生率,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全程护理干预 分娩结局
  • 作者: 张则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时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中选出110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患者均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为其中一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为另外一组则采取优质化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和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总并发症率为5.45%(3/55),明显高于对比组30.91%(17/55),同时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对比组,而血二氧化碳分压则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优质化护理可以提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血气指数,降低并发症率。
  • 简介:[目的]了解初诊2型糖尿病人心理胰岛素抵抗的心理障碍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10例初诊2型糖尿心理胰岛素抵抗病人。[结果]初诊2型糖尿心理胰岛素抵抗病人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提炼为对糖尿认识不足、缺乏对胰岛素正确认识、缺乏自我管理的信心3个主题。[结论]针对初诊2型糖尿心理胰岛素抵抗病人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增加病人的自我效能,提高病人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初诊 心理胰岛素抵抗 质性研究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居民已从传统的低糖、低脂、低热量的饮食结构逐渐转变为高糖、高脂、高热量为特点的饮食结构.这种饮食结构影响血糖和血脂代谢,继而出现居民肥胖现象,而肥胖是糖尿高危人群发病和2型糖尿(T2DM)发生的首要原因[1].流行学统计。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糖生成指数 饮食疗法
  • 简介:对52例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合并高血压病人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52例病人术中均顺利,术后无眼部胀痛及其他不适,视力均有改善。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 高血压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参与型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糖尿健康教育的2型糖尿病人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参与型护理模式,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与型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参与型护理模式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体验式学习在2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注射技能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取既往未注射过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人40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式进行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糖尿及胰岛素注射技能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体验式学习。比较两组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胰岛素笔注射技能得分、病人胰岛素注射部位的疼痛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出院后6个月HbA1c、胰岛素注射技能得分、胰岛素注射部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体验式学习能提高2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注射技能、降低胰岛素注射的疼痛感,有效降低HbA1c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体验式学习 胰岛素 注射技能 糖化血红蛋白
  • 作者: 王秀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人本位整体护理模式与病本位功能制护理模式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62例骨科住院的TK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对照组实施病本位功能制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首次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术后2h、6h及24h,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观察组的HSS及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与对照组的19.35%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病本位功能制护理比较,人本位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TKA围手术期能够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膝关节功能以及独立运动功能,改善临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