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分绍了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卡车厂薄板车间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取料及上料的控制方式及压力机的安全角度设置。重点阐述了压力机与机器人之圃的安全连锁.运行轨迹干涉情混,分析并阐述了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和压力机发生碰撞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 标签: 自动化生产线 轨迹干涉 设备运行 原因 冲压 压力机
  • 简介:1Cr18Ni9Ti不锈钢球头在焊接后经酸洗,表面存在粗糙的腐蚀凹坑。通过采用S-3700N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金相显微镜等对表面粗糙的腐蚀凹坑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球头在焊接过程中产生了局部敏化现象,球头的晶粒组织细于与之配合的外套螺母组织,使得球头的耐腐蚀性低于外套螺母,在酸洗去氧化皮的过程中,外套螺母与球头的焊缝区、接管嘴的焊缝区之间形成缝隙,酸洗液中的正负离子移动受到了阻滞,导致缝隙处发生严重腐蚀,最终表现为球头表面的点状腐蚀形貌。定期更换酸洗槽液,降低Cl-浓度,以及在酸洗过程中活动零件,可以减少该类腐蚀的产生。

  • 标签: 1CR18NI9TI 酸洗 缝隙腐蚀 敏化
  • 简介:论述了钢管焊道防腐层减薄的原因,指出焊道防腐层的减薄可直接影响钢管整体的抗破坏能力,提高生产成本,提出了预防钢管焊道防腐层减薄的方法。

  • 标签: 3PE 焊道防腐层 有缝钢管
  • 简介:火电厂高温过热器用T91+TP347HFG异种钢焊接接头运行时,发生开裂泄露。分别从未开裂和开裂部分的焊接接头处取样,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等对焊接接头试样进行检测和对比研究,分析其开裂原因。结果表明:焊接和焊后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T91侧热影响区位置在整个焊接接头区域脆性较大,并有淬硬倾向比较大的组织出现;同时由于焊接规范参数较大而导致焊接热影响区较宽,在一定应力下的作用导致裂纹从此处萌生和扩展,最终导致该异种钢焊接接头开裂失效。

  • 标签: 异种钢 硬度 冲击韧性 裂纹 淬硬组织
  • 简介:通过对鄚任输油管线采出液水质特性分析及影响腐蚀的因素试验,找出了引起该管线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是细菌腐蚀,并研制出了复合型缓蚀剂。采取加药治理措施后,在投药量为50mg/L的条件下,管线内腐蚀速度〈0.076mm/a,杀菌率达到100%,使鄚任管线腐蚀得到了有效控制。

  • 标签: 鄚任输油管线 细菌腐蚀 治理技术复合型缓蚀剂
  • 简介:三层PE防腐层是目前广泛采用的钢质管道外防腐层,由于其涂敷过程中出现问题,会造成不合格产品,影响防腐管道的寿命。本文简要阐述了产生不合格三层PE防腐层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意见。

  • 标签: 三层PE防腐层 涂敷 钢质管道 防腐 输油管道 质量控制
  • 简介:某型号飞机电缆装配前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ZG0Cr14Ni5Mo2Cu上位锁支臂开裂。通过现场调查、对断裂件的材料成分分析、金相组织观察、断口的宏微观观察、硬度检测以及设计结构、受力及现行工艺等综合分析,以确定该上位锁支臂断裂的性质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上位锁支臂的断裂为过大的装配应力、校形残余应力与氢共同作用下的氢致脆断造成的。此案例分析中发现了隔板设计结构、校形的残余应力问题,为此提出了合理的改进建议。

  • 标签: 上位锁支臂 装配应力 残余应力 氢致开裂
  • 简介:某型航空发动机燃-滑油热交换器出现焊缝裂纹,导致漏油事故,补焊后短时间内又出现裂纹,严重危及飞行安全。通过对燃-滑油热交换器动力学、材料、制造工艺、工况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指出燃-滑油热交换器焊缝裂纹的产生,是采用"一定三活"的安装方式所形成的"潜在故障区"、发动机高速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应力集中、油液流动和温度场变化产生的热应力、燃-滑油散热器在焊接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工艺缺陷、外界的气温上升使燃-滑油热交换器的热应力作用加剧等5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该研究结论对裂纹故障的修复与预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燃-滑油热交换器 焊缝裂纹
  • 简介:以碰摩故障为研究对象,将非线性输出频率响应函数(NOFRF)引入到含有碰摩的转子系统故障诊断中。对比分析在转子与定子不同间隙下的转子系统NOFRF值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故障转子系统的NOFRF值对转子与定子不同间隙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可以利用转子系统的NOFRF值对碰摩故障的敏感性,不仅可以有效地区分转子系统中的碰摩故障,而且还可以有效地识别转子系统中的碰摩故障的严重程度。

  • 标签: 非线性输出频率响应函数 碰摩 故障诊断 转子系统
  • 简介:高金吉院士是我国设备诊断工程的著名专家,曾任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自2001年先后任北京化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创建诊断与自愈工程研究中心和组建化工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立国家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故障预防及监控基础研究实验室,高端机械装备健康监控与自愈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并任中心主任。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设备诊断工程 机械故障 专家 工程研究中心 重点实验室
  • 简介:1Cr15Ni4Mo3N沉淀硬化不锈钢螺栓零件在制造工序磁粉检测时,发现螺栓表面有一条疑似裂纹状线性磁痕显示,后采用荧光渗透检测方法进行辅助检测,原磁痕显示处未见异常荧光显示。结合金相试验分析发现,螺栓原材料内呈带状分布的残余奥氏体,破坏了基体组织和材料磁性的连续性导致出现磁痕显示。研究为该材料在零件制造中磁粉检测的磁痕判定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沉淀硬化不锈钢 磁粉检测 残余奥氏体 偏聚
  • 简介:为了探索在氰化浸出之前进行预处理工艺,采用新诊断方法对含有氧化铁/氢氧化铁(铁帽型)难处理金/银矿进行详细表征。结果表明,金以自然金和银金矿(尺寸为6~24μm)存在,夹杂在方解石和石英基体中的褐铁矿、针铁矿和纤铁矿中。矿物解离度分析(MLA)表明,银金矿以游离颗粒存在,夹杂在砷菱铅矾、褐铁矿/针铁矿和石英中。银主要以硫银矿(Ag2S)和银金矿存在,夹杂在矿石的砷菱铅相里。氰化浸出实验表明,在浸出时间达到24h后,矿石(d80:50μm)中金和银的浸出率分别只有76%和23%。矿石的诊断浸出实验和详细的矿物分析表明,金和银主要夹杂在氧化铁矿物相中,如褐铁矿/针铁矿和黄钾铁矾型的砷菱铅矾,这些氧化铁矿物能在碱性溶液中分离出来。基于这些研究,在氰化浸出之前将矿石在KOH溶液中进行碱性预处理,能将银和金的浸出率分别提高到87%和90%。这些发现表明碱性浸出能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方法用来表征含氧化铁/氢氧化铁的金/银矿处理难度,并且可作为一种预处理方法来提高其浸出率。

  • 标签: 难处理金和银矿 表征 氰化浸出 矿物解离度分析(MLA) 碱性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