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医文化是我国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中医院校在传授中医理论方法的同时,还肩负着中医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医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助力学科建设、传承创新优秀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等新要求。中医价值、中医知识和中医形式构成中医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建构具体的实施路径。

  • 标签: “双一流” 中医药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
  • 简介:摘要随着学校蓬勃发展,教职工所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教职工身体健康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以及自身和学校的发展。目前对我校长清校区教职工健身锻炼活动的研究并不多,因此对我校长清校区教职工健身锻炼活动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需要。本次研究对象主要为我校长清校区教职工。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了解和掌握教职工的健身现状,增强教职工的健身意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职工的健身锻炼活动提供对策及建议。

  • 标签: 高校教职工 健身锻炼 影响因素 改善对策和建议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2014年修订)》在山东中医大学实施过程中影响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对本校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的态度及其关注认知程度、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顺序及场地和器械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体质健康测试有效性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有效性
  • 简介:摘要中医认为宫颈癌属于“恶疮”、“阴疮”、范畴,而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后,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现象。对此,本文对中医治疗宫颈癌放化疗后患者的骨髓抑制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宫颈癌 放疗 化疗 中医药 骨髓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传统中医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6.15%(48/104),采取西医综合性疗法治疗;观察组占53.85%(56/104),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结合健腰利筋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单纯腰痛、腰腿疼痛、腰部功能、肌肉萎缩、直腿抬高)积分,以JOA下腰痛评价表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单纯腰痛、腰腿疼痛、腰部功能、肌肉萎缩、直腿抬高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下腰痛评价表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对于减轻腰痛、增强腰椎功能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药 腰痛
  • 简介:【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相应的需求也在有所增加,用药需求就是其中的一种,事实上,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是比较急需的,都能在特殊的时候起到关键的作用,需求量也一直在不断的增长,而这就间接的促进了我国中医企业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人们也愈加的重视药品冷链质量的管理工作。因为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最终药品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着人们的用药安全。因此,基于新版 GSP背景下的中医企业药品冷链质量管理就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 标签: 药品管理 GSP 冷链管理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黑龙江中医大学投资兴建的“黑龙江中医大学新建综合楼工程”,工程地点位于黑龙江中医大学校区内,本工程2008年9月20日开工,2011年9月30日竣工。一、二、三层楼板采用新型钢——混凝土空腹夹层板结构设计体系,跨度为49x52米,本工程总用地面积为41993.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4404.00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3677.44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70726.56平方米。

  • 标签: 综合楼工程 新型钢 混凝土空腹夹层板 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切入点,从中医的历史发展、哲学思想与医德医风三个方面谈谈中医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问题,并分别就三个方面的融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

  • 标签: 屠呦呦 中医药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医健康管理用于社区糖尿病(2型)管理的价值。方法选择社区糖尿病患者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各62例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健康管理以及中医健康管理。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总生活质量、血糖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组间干预前,总生活质量评分、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对比,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3项指标再次对比,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健康管理利于糖尿病患者病情改善、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具有实施安全性、有效性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中医药健康管理 血糖水平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近年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其中95%以上为2型糖尿病(T2DM)。在T2DM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胰岛素抵抗(IR)贯穿始终,是T2DM的重要发病因素和特征,也是T2DM发生各种慢性并发症的病理基础。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其发生发展。探讨IR的中医病机,寻求改善IR的有效方药,已成为中医防治T2DM研究的热点。因此,探讨T2DM、IR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进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中医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拓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基地业务,用中医推拿按摩等特色服务提升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基地品质。方法针对0-3岁的婴幼儿身心生长发育快速的特点,通过对家长开展中医特色健康教育、推拿按摩等手法开展科学的综合性干预话动,促进0-3岁孩子健康成长。结果中医特色服务的融入,丰富了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基地的内容,提升了儿童早期发展基地的品质,深受家长的欢迎,参加儿童早期综合发展训练的孩子数量明显增加。结论运用传统的中医特色服务融入儿童早期综合发展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基地建设,提升品质。

  • 标签: 中医 提升 儿早基地 品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法对阳虚质慢性肾衰竭情绪障碍的观察研究,分析慢性肾衰竭以及其患者情绪障碍与体质相关性,以及中医外治法通过调体改善阳虚体质进而改善CRF患者情绪障碍,提高阳虚质CRF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近年来的中医外治法调体对阳虚质慢性肾衰竭情绪障碍的影响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阳虚质慢性肾衰竭患者情绪障碍与其体质密切相关,在临床应用上,将辩证-辩体-辨病与中医外治法相结合,通过调节体质从而改善患者情绪障碍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经济实用。

  • 标签: 中医药外治法 阳虚质 慢性肾衰竭 情绪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肿瘤化疗病人接受中医膳与耳穴埋豆辅助治疗对恶心呕吐症状的缓解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化疗且出现恶心呕吐的64例肿瘤病人参与实验,入选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划入两组,Ⅰ组(n=32)接受常规西药止呕,Ⅱ组(n=32)在常规处理下接受中医膳及耳穴埋豆辅助治疗,对比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Ⅰ组,Ⅱ组在临床疗效上显著提高,总有效率达到84.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患者提供中医膳及耳穴埋豆辅助治疗,能够明显加强对恶心呕吐症状的控制,值得推荐。

  • 标签: 肿瘤化疗 中医药膳 耳穴埋豆 恶心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健康管理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的讨论对象为10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在我院的收治时间均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并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管理,实验组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健康管理基础上实施中医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和空腹血糖含量。结果实验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00%,比对照组低12.00%,空腹血糖含量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改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含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使用推广。

  • 标签: 中医药健康管理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结合康复训练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的最新治疗进展。方法在CNKI中以肩手综合征为篇名进行检索文献共计476篇,选取2009-2010年的最新的中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文献进行综述。中医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该病具有双管齐下、相得益彰的优势,且副作用小,疗效肯定,易于患者接受。以中医结合康复训练为主的综合疗法成为当前研究脑卒中的治疗热点并将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

  • 标签: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中医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文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中医领域在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文献。结果外治法治疗中以针刺和小针刀居多。结论中医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明显。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总结磁共振波谱(MRS)在卒中后精神障碍脑代谢中的应用现状,评价MRS对卒中后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作用和中医治疗对脑代谢的MRS干预作用。方法主要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在检索术语方面,以卒中和磁共振波谱为基础,分别检索精神障碍的相关词语,并从中挑选出中医类研究。结果卒中后精神障碍会造成神经元损伤,其标志物氮-乙酰天冬氨酸(NAA)含量也会随之降低。肌醇(mI)、含胆碱化合物(Cho)以及谷氨酸(Glx)、谷氨酰胺复合物(Glu)在卒中后抑郁、血管性痴呆和广泛性焦虑中具有一定特异性。中医治疗方面常采用补肾填精、疏肝理气、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法。中药和针灸治疗可以调节脑代谢,使降低的NAA恢复正常水平。另外,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不同中医证型具有不同的脑代谢变化。结论卒中后精神障碍患者有脑代谢异常,MRS作为一种反映脑代谢的无创手段,有望完善卒中后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中医及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脑代谢,修复受损的神经元。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广泛性焦虑 血管性痴呆 磁共振波普 中医药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胞因子影响方面的现状以及研究进展。方法查询与分析有关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期刊文献资料,归纳与总结相关问题。结果在中医治疗思路指导下,可通过应用辨证治疗、单味药及其提取物等方式调节细胞因子,起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目的。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细胞因子网络存在密切关联性,细胞因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推动促进或阻碍抑制之功效,中医对本病有确切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中医药 类风湿关节炎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