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正>学术职务我承担了一些重要的学术职务:全国社科规划(社科基金)中国文学组前召集人;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顾问;曾为全国一些重要刊物如《文学评论》的编委,现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文艺理论前沿》、《马列文论研究》的编委;曾任香港教育学院主办的《亚太语文教育学报》的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一些高校(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音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深圳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

  • 标签: 陆贵山 文艺理论 文论研究 国际咨询 学术职务 香港教育学院
  • 简介:贵山教授从事文艺研究50余年,其文艺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夯实全面辩证的理论基础、建构宏观的文艺学思想体系、综合研究文艺思潮与文艺批评、寻求文艺本元问题的创新、推动文艺学的"宏观辩证综合创新"五个方面。贵山教授的学术研究面向现实、有的放矢、直斥本质,他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树立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学术典范。

  • 标签: 文艺学 宏观 辩证 综合 创新
  • 简介: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闻名于世,历经半个多世纪而不衰,书中对传统社会的结构和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的认识和解读。“抠”和“土”是乡下人的特点;固定与封闭可以说是“安土重迁”的价值观念熏陶下的乡村生活的基本常态;传统的血缘与宗族文化是维护农村社会结构稳定的轴心,在乡村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只有破除城乡之间的种种限制,使城乡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不断交流和融合,才能使乡村社会逐渐摆脱血缘模式的羁绊。基层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将对整个社会关系的变革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重视农村社会的建构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 标签: 《乡土中国》 社会文化 乡村生活 费孝通 “土” 农村社会结构
  • 简介:张法教授以其恢宏的学术视野、对中西方文化的精到把握,把探究这些体系性著作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和其美学风貌结合起来,通过一本或几本古代美学著作体现不同朝代的美学及体系性著作的特色。《体系研究》从西方式体系和概念出发,又充分考虑到中国美学史的理论形态特点,有机地融合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美学史通史中对专著体系性阐发不够明显的缺点。《体系研究》体现了如下几点特色:第一,借助单个著作的体系研究把握中西哲学、思维模式的不同。第二,通过不同时代典型体系性著作呈现传统美学的文化脉络和理论体系。第三,以体系大线呈现从朝廷美学到士人美学演变的脉络。《体系研究》用西方的框架统合中国的材料,极好地突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特性,做了一次富有创见的中西思想的汇通。

  • 标签: 中国美学史 体系性著作 美学体系
  • 简介:自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在其专著《散文理论》中提出了“陌生化”的文学创作理论以来,这一思想被人们广泛接受。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些作家,如王朔、莫言、余华、王小波等人的诸多作品,分别从语言、情节、细节等方面潇洒自如地运用了“陌生化”的表现手法,在形成各自独特风格的同时,也使读者从“自动化”的日常生活的麻木深渊中解脱出来,恢复了感知和体验的能力,产生了不同的阅读感受。

  • 标签: 文学创作理论 “陌生化” 中国当代小说 什克洛夫斯基 俄国形式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
  • 简介:中国美学史研究,一直是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自王国维以来,以西方现代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进行阐释与建构,形成了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也注定了对中国美学实相的偏离。而近年来,国内美学界对中国美学史的这种研究与书写方式则缺乏深度反思。鉴于此,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在2013年年末举办了"中国美学史研究:问题与方法"学术专题研讨会,10余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探讨交流了当下中国美学史研究与书写中的主要问题、如何实现中国美学史本身的回归与还原以及中国美学史研究对审美文化研究的借鉴等三个层面的问题,展示了目前国内关于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推动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深化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国美学史 书写方式 回归 还原
  • 简介:广告招贴是平面表现形式的一种,它比较重视视觉表现,强调创意设计。中国文化元素作为一种内在的表现形式,能够使广告招贴设计更具文化性和独特性。通过对广告招贴发展的梳理和对有中国风的招贴作品表现方式的分析。探讨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元素在广告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 标签: 广告招贴设计 传承和发展 文化元素 中国风 视觉表现 创意设计
  • 简介:当代平面设计思潮不仅受到了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也受到了中国传统美学至关重要的影响。当代设计思维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正是在平面设计中运用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才使得其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韵味。但这种审美表达的手法是遮蔽的也是敞开的,只有通过设计元素或符号的引导,才能使观赏者了解其中的韵味,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本身。

  • 标签: 传统美学 平面设计 文化韵味
  • 简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江苏文化丛书·扬州漆器》一书,严重剽窃了江苏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张燕著《扬州漆器史》。其剽窃手段表现在八个方面:在对漆器进行形态描写上抄袭“张著作者亲见”,在对漆器作品进行评价多剽窃张著作者创见在对漆器工艺进行描述时由于不懂工艺,篡改张著内容,造成错误百出,配图则“指鹿为马”……全书框架结构与《扬州漆器史》基本雷同,总体抄袭的文字量达90%。近日,此案已经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判决。这个轰动艺术设计界的事件,只暴露出当今学术腐败现象的冰山一角。当今中国,反剽窃牵系着中国学术的生死存亡,牵系着中国学术的前途与命运,需要学术界一切正义人士努力付诸行动。

  • 标签: 漆器工艺 中国学术 剽窃 扬州 江苏人民出版社 南京市鼓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