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正>继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试商用放号之后,2009年"5·17"国际电信日,另两大运营商也开始3G放号,标志着3G时代我国运营商全面竞争格局的正式发动。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看做三种3G技术标准:TD-SCDMA、WCDMA与

  • 标签: 电信日 中国移动 技术标准 知识产权政策 试商 专利权人
  • 简介:原告是“CoolWater”和“DavidoffCoolWater”两个商标的所有人,该商标在洗漱用品及化妆品上进行了广泛的注册,带有该注册商标的商品在法国生产并在全世界进行销售。在各地销售的商品都是相同的,但价格不同,在欧洲经济区内的价格要比亚太地区高出许多。这种销售方法造成同样包装、带有同样商标的相同的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存在实质性的差异。被告从事了平行进口,他从一国寻找到该产品,在另一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双方都同意争议中的商品有一部分是从欧洲经济区外部进口来的,但其究竟来自何处则无从得知。

  • 标签: 标的 所有人 注册商标 原告 被告 同意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对于人民法院的错误裁判,当事人可以通过上诉或再审予以救济。然而,对于人民法院的司法行为(包括审判行为和执行行为)违法侵权,是否也能通过上诉或再审予以救济?在我国,当事人对法院的司法行为违法侵权究竟以什么程式予以救济,救济的程序及效果如何?这就是司法实务界通说的违法确认,即人

  • 标签: 行为违法 财产保全 诉讼保全 国家赔偿 审判监督 基层法院
  • 简介:法院人员管理空间究竟呈何态势、受何影响、如何操控,在不同的"田野方法"可能种出不同的"果实"。为站在更为广阔的视野和运用比较科学的方法了解分析当下法院人员管理态势,本文试图从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以沿海G省F市近年审判数据与管理体系为主要样本,通过定量、证实分析,在深刻探究法院人员管理二维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多维科学管控法院人才的现实路径,希望对当下的司法改革有所启发:首先,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力运行模式;其次,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法院内部组织架构;再次,建立以职业化为方向的人员分类管理体系。

  • 标签: 法院人员分类管理 审判权运行 司法改革
  • 简介: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2014—2018)明确要求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刑罚执行统一是司法公平、公正的内在本质要求,亦是法律统一适用的题中之义。综观目前我国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地域化差异明显。减刑作为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逐步统一适用,这也是巩固量刑规范化成果的必要保证。法院裁量减刑,不仅要审查罪犯服刑期间的改造表现,还要审查其原犯罪具体情况及财产判项履行等情况。目前在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中,尚缺少对上述几个因素在裁量减刑时所起作用的统一性把握,导致一定程度上存在减刑地域化差别,影响了法律统一适用。本文通过对全国30个中级人民法院350份裁定不予减刑文书进行分析,以现行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的减刑条件为依据,通过对裁量减刑时应考量的各种因素所起作用的归纳,将需要考查的因素分为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并对二者范围进行了初步界定;通过赋予各种影响减刑因素不同的权重,即决定因素可以决定对罪犯是否减刑,影响因素影响罪犯减刑幅度,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构建减刑规范量化模型,使量刑规范化与减刑规范化并举,为刑罚执行统一的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提供些许推动。

  • 标签: 减刑 量化模型 规范化体系
  • 简介: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赋予了辩护律师在审查逮捕阶段的诉讼参与权。基于以G市HD区的实践为样本的实证调查发现。当前审查逮捕阶段律师参与率低、参与效果不显著、律师参与的配套机制不健全。对此。可以通过健全刑事侦查阶段律师援助制度、完善律师参与配套工作机制、保障律师诉讼阶段参与权利等措施来寻求解决问题,激励《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相关制度的活力.

  • 标签: 审查逮捕 律师参与 配套措施 实证研究
  • 简介:针对我国刑事司法中品格证据"实践先行"的状况,既往相关研究单一从结果进行考察的视角存在不足,需要转换为过程与结果的综合考察。以基层法院G为样本的实证考察表明,被告人品格证据在刑事裁判中在较大程度上被适用,但其结果与定罪无关,对量刑虽有影响但作用有限。该影响结果及机制的形成主要源自于实体法整体构造、品格证据自身属性以及诉讼主体的制约等相互关联的三个因素。因应于量刑改革的要求,从实体与程序两个层面规范对品格证据的适用,提升品格证据的价值应是今后刑事司法在这方面改革的方向。

  • 标签: 品格证据 刑事裁判 定罪 量刑
  • 简介:<正>一、问题与研究进路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以下简称:再审程序)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救济程序存在于每一个现代法治国家,但各国政治体制、传统文化、发展阶段不同这一程序也表现出迥异的风格和模式~①;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启动程序亦同(另一是再审审理程序)~②。作为再审启动程序关键内容,即关于谁有权启动该程序,亦即启动主体问题也同样迥异。在法国、德

  • 标签: 刑事再审程序 启动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 现代法治国家 申请再审 审理程序
  • 简介:披露机制,对于确保以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为平台的利益参与机制的良性运转,至关重要。对于后续的许可谈判和标准实施的顺利进行,披露机制起着前提性的关键作用。如果披露机制缺位,将导致标准的实施陷入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反公有状态。对于标准制定过程,披露机制的缺位会导致失去采用较低成本的可替代方案的机会,使标准的总实施成本上升,并会导致标准运营在专利埋伏面前束手就擒。为进一步促进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避免出现ICT技术标准实施过程中反公有的困境和专利埋伏,中国应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披露机制及相关法律制度。

  • 标签: 技术标准 披露机制 反公有 专利埋伏
  • 简介:基于对G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为样本展开的实证调查发现,羁押必要性审查实践具有程序启动频率偏低、程序的启动以当事人和辩护律师申请为主、变更的强制措施以取保候审为主、变更羁押原因较为多样化、侦查阶段改变羁押成功率较高、审查内容多样、审查方式单一、审查机制因地制宜等特点,并存在全面审查难以实现、改变强制措施后监管难、羁押必要性自由心证面临困惑、改变羁押措施决定缺乏强制力、内部衔接机制不完善、文书格式不统一、对犯罪嫌疑人是否仍然具有社会危险性评估标准不易把握、法律规定不完善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激活和完善刑事诉讼法最新修订确立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可以从以形式审查为主扩大羁押必要性审查覆盖面、补强羁押必要性审查运转流程、完善公诉部门与侦监及监所部门之间的对接机制、完善羁押必要性审查立法等方面予以努力。

  • 标签: 羁押必要性审查 审查起诉 检察实践 实证研究
  • 简介:处理与环境有关的国际贸易纠纷中,GATT第20条提供了国际贸易法依据。但是在具体处理纠纷过程中,WTO的专家组与上诉机构通过不同的解释方法技术性地绕开了对于环境考量的直接评价。对各国绿色贸易限制措施进行品质考核与交易费用的考虑,会受到经济分析中短期与长期的影响。在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这两种价值中,国际贸易规则倾向于自由贸易,因此其并非中立。由于适用该条具有严格的限制,所以希冀借此保护国内产业的国家需要非常谨慎。

  • 标签: 一般例外规则 环境保护 自由贸易
  • 简介:<正>一、经过和一些交待2006年12月23日至25日,我们随同导师前往G省X县与该县检察院及司法局商讨如何开展律师介入取保候审试验。23号上午到达该县,彼此熟悉,下午与该县主管领导、检察官、律师、司法局主管人员第一次商讨,24号上午到检察院第二次协商,并

  • 标签: 司法局 取保候审 律师执业 不起诉决定 审查起诉阶段 刑事诉讼法
  • 简介:G市LG区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该区超过一半人口是异地务工人员,《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及实施给异地务工人员相关案件的法律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以LG区的实践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异地务工人员刑事案件审查逮捕工作呈现出逮捕措施适用普遍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虚置化、捕后判决轻刑比例高而缓刑比例低等特点。异地务工人员犯罪逮捕率高位运行.主要缘于办案理念存在偏差、法律对逮捕必要性规定过于宽泛且存在歧视、缺乏有效羁押替代措施、逮捕必要性证明机制缺失等原因。为此,在理念上,首先要实现逮捕功能的价值回归,坚持程序保障性与适用的例外性;其次要坚持逮捕的平等性原则,非本地户籍不能成为适用逮捕的简单缘由。在具体措施上,应当统一认识,制定异地务工人员刑事诉讼适用规定;改革办案程序,推行诉讼式、全程监控式、法律文书说理式的审查逮捕工作模式;进行案件分类。加强对轻刑案件的逮捕必要性审查;协助建立"非羁押诉讼基地",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总之,基层检察机关应当结合新刑诉法精神和具体实际,作出基层机关对法治进程的细微却积极的回应。

  • 标签: 羁押必要性 审查逮捕 异地务工人员 逮捕率
  • 简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报身份虚假陈述现象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十分突出,给司法机关履行法律职责带来极大困难。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加强户籍身份管理入手,完善司法机关之间的协作机制;另外,在法律层面上应及早明确自报身份虚假陈述的法律责任,同时制定相关的纠错程序及救济措施。

  • 标签: 自报身份 刑事诉讼 法律责任
  • 简介:当前,检察官办案组织在类别划分、组织运行、外在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开放性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办案组织实践与理论基础没能进行有效对接,对非典型办案组织工作方式缺乏有效探索,办案组织建设与员额制、分类管理制度改革衔接不畅,办案机制与管理机制的复合性、关联性探索不够深入,既有的责任机制模糊,检察官的主体地位、办案组织运行的制度保障较为欠缺等问题。对此,应强化“司法责任”因素对办案组织建设的价值导向,推进办案组织运作机制的精细化设置,做好与办案组织关联制度的衔接与过渡,增进办案组织职能与司法责任配置的制度刚性。

  • 标签: 司法责任制 检察机关 办案组织 衔接
  • 简介:作为启动刑事诉讼侦查活动的第一道工序,举报线索事关检察机关追诉职务犯罪的公正和效率。线索管理不科学,可能导致整个刑事诉讼在程序入口处就发生偏差和延误。分析《G省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线索管理工作规定(试行)》的实施状况,可以发现线索管理中存在立法脱节、程序空转、信息化滞后等问题,有效性、规范度和信息化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职务犯罪 举报线索管理 监督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