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永乐大典》收录了一部《徽州府》,其佚文已经辑佚出来收录在《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一书中。根据徽州府建置沿革、方志编修源流和佚文提供的线索,大典本《徽州府》是明代洪武初年朱同编修的十卷本《新安》。大典本《徽州府》佚文存在着一些讹误。

  • 标签: 《永乐大典》 《徽州府志》 编修时间 佚文订误
  • 简介:艺术家的伟大之处,在于其作品和人格都具有耐人寻问的魅力。翟墨教授的《圆了彩虹——冠中传》以交响诗般的结构和充满激情的文笔,记述了冠中走出水乡,留学海外,品尝了西方禁果又苦恋东方伊甸园的曲折经历,并把画家的独特生涯放在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大背景上展开。一卷在手,让人尽可感受画家的喜怒哀乐,亦可了解画坛的风云变幻。

  • 标签: 吴冠中 彩虹 翟墨 丹青 黄连 中国现代
  • 简介:玉章(1878-1966),四川省荣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从事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秘书长。抗日战争时期,从苏联回国,曾任四川省委书记、延安大学校长、华北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第七次和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他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

  • 标签: 中国同盟会 大学校长 文字改革 吴玉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简介:还在封建社会之前,我国就产生了不少优美的诗歌,流传到今天的一部集子,就是《诗经》。理论来自实践。被称为我国文学理论史上“开山的纲领”——“诗言”(朱自清《诗言辨·序》),就是在《诗经》时代产生的。

  • 标签: “诗言志” 文学理论史 纲领 《诗经》 封建社会 朱自清
  • 简介:念檀的长篇小说《恣意生长》将目光聚焦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乡土的历史命运与现实问题,借助农村少年朱小路的成长史审视了乡土社会在日益激烈的乡村与都市的矛盾中所表现出的命运悲剧与人性悲剧,深刻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乡村社会在转型过程中承受的巨大生存压力,揭示出乡村民众遭遇的精神困境及其自我救赎的努力。

  • 标签: 《恣意生长》 乡村与都市 疼痛与救赎
  • 简介:1997年4月21目,《陕西日报》发表了一首《病榻二百字·兼劝探视诸君带回礼品》(后又称作《病榻吟》、《病榻诗》、《病榻二十韵》等)诗,编辑部特意为其加按语道:“……澄合矿务局党委宣传部部长张耀武……捧诗读之,感慨不已,于是冒昧荐给省委书记安启元,希望在陕西日报刊登,其意自明。百忙中的安启元书记,阅后即批转本报。……今天我们将此诗原文刊出,但愿有更多的人能从中得到启发。”陕西电视台随即对此作了报道。《陕西日报》、《渭南日报》、《党风与廉政》等报刊也相继发表署名文章,评论此诗此事,赞扬作者“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行为和精神。月八、申刚、王天性、郭崇智、张耀武等人也纷纷发表了有关此诗的感赋诗

  • 标签: 王志伟 诗词创作 陕西 当代作家
  • 简介: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源泉。冯梦龙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不仅述写了春秋战国时期无数诸侯君王、公卿大夫、贤相良将等著名人物,也刻画了当时社会底层众多的小人物。在这些小人物身上,同样凝聚着中华民族先人的那种忠义正直、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善良坚贞、机智聪明、侠肝义胆的传统文化精神。内化在这些小人物身上的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不朽的生命力。发掘这些小人物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价值,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东周列国志》 小人物 传统文化精神 当代价值
  • 简介:老骥伏枥千里──记河南省周口地区教委成教科长徐耀钦同志赵秀章徐耀钦同志自1979年以来历任周口地区教委工农教育科、农民教育科、成人教育科副科长、科长,地区扫盲领导工作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等职。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从事着扫盲和成人教育工作、在他的积极组...

  • 标签: 志千 徐耀 成人教育工作 工农教育 农民教育 领导工作
  • 简介:《教学论研究二十年》和《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这两本书虽说研究的背景、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采取相同的研究方法对教学论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从中能够俯视我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教学论研究的概况。对两本书的研读,所得感悟有:读书要循序渐进,要熟读精思,要居敬持

  • 标签: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 《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 感悟
  • 简介:《文心雕龙.明诗》篇承接《尚书.尧典》提出:“诗言,歌咏言。”但王一川先生认为“诗言”即是西方的“诗言回忆”,笔者从文化背景、语义学和诗歌内容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中国的“诗言”说不同于西方的“诗言回忆”说,两者是不同的诗学传统,但不同不等于二者不通,两者统一于“文学即人学”这一命题之下,如一条路的两个方向,如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 标签: 明诗篇 诗言志 诗言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