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在艺术创作中,绘画之"道"与技术之"器"的关系一直是艺术家争论的问题,道与器到底是什么?对艺术产生怎样的影响?孰轻孰重,谁先谁后,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艺术创作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重彩画创作中道与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的感染力来源于艺术自身的表现,而艺术的表现则需要借助于一些辅助性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材料。

  • 标签: 艺术创作 技术训练 绘画能力 重彩画 明道 辩证
  • 简介:20世纪初,中国近现代雕塑艺术的民族化之路,有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在之后的战乱及一系列政治运动中,这一民族化的良好开端它被遏制而枯萎了。西洋雕塑样式从传人至今的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始终没有能够完全的、充分的与中国传统雕塑相触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触碰,其民族化是极不彻底的,

  • 标签: 中国近现代 传统雕塑 民族化 教学方向 西洋 现代化
  • 简介:郝云、李贝雷在《艺术变迁史中的主题学与图像学关系——基于中国古典绘画“渔父”母题图像分析》一文将图像主题的变迁引入了艺术史变迁的关系中,探讨主题、

  • 标签: 艺术变迁 图像分析 古典绘画 图像学 主题学 母题
  • 简介:“趣时贵书”是北宋前期书法史之一特殊现象,其形成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就米芾《书史》所论,这一现象与宋代科举考试中的“誊录”制度有直接关系。本文以此为切人点,全面考证了北宋科考中誊录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与“趣时贵书”的真实关系,进而深刻揭示出“趣时贵书”特有的文化意蕴。而且,由此提出了关于正确解读所征引文献的客观性问题。理解文献,必须通晓全部字义、故实、寓意,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要以正确解读文本和通晓全部语境为前提,从而避免考证之误失。

  • 标签: 米芾 《书史》 趣时贵书 誊录制度
  • 简介:3D打印是近两年来一个热炒的技术产品,在2013年2月光大证券发布的3D打印产业研究报告中,称3D打印技术在全球范闺内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16.8亿美元的新兴产业,预计到2015年市场规模可达38亿美元。

  • 标签: 打印技术 3D 工业设计 三维世界 技术产品 产业研究
  • 简介:《雪后观景图》来自日本,绢本,尺幅为94cm×44cm,其前景丘壑跌宕,寒林错杂,房舍掩映其间,两位高士临窗对坐,一人正对前方,一人侧转回头,形态各异,却同时眺望右侧窗外雪景,与栈桥上拾柴而归的书童遥相呼应。房舍后景,峰峦高耸叠嶂,飞瀑悬空峭壁,画面静寂而幽深,在这荒寒禅境间,三个人物无疑注入了生机(图1)。《雪后观景图》外装双重木盒,可知曾被识者深藏数代,其内盒盖墨书:竖物雪后远

  • 标签: 兼谈夏圭 图探究 夏圭观景
  • 简介: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著有《清晖画跋》。其画法精能、风格多样,在清代极负盛名。尝于康熙三十年(1691)奉诏入京主持《康熙南巡图》的绘制,功成后受到皇太子胤礽召见。胤礽绘扇书以"山水清晖"四字作为褒奖。时人目为画之正宗,尊称"画圣"。他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又与吴历、恽寿平并称"清初六家"或"四王吴恽"。王翚追随者甚众,因常熟有虞山,故后人将他及其弟子一派称为"虞山画派"。

  • 标签: 清初 山水 正统派 创作 交游 生平
  • 简介: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文人书画艺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广大书画家树立“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创作理念,倡导书画家“与时俱进,承古创新”的艺术追求。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繁荣和艺术创新,特举办“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北京邀请展’,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邀请展宗旨:展示中国文人书画所表现的艺术内涵,追求笔墨意境所呈现的人文内涵,总结中华文人书画的创作经验,积极引导文人书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 标签: 文人 书画艺术 书画 创新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