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丹麦瑞典碳酸盐岩丘状构造图象是根据测地雷达(GPR)反射露头分析结果获得。GPR资料是在石灰岩采石场收集,该资料提供穿透深度约为10m,垂直分辨率约为0.5m。丘状构造部分属于欧洲西北部上白垩统一丹麦阶(下古新统)白垩群,根据其结构、空间分布大小(宽度长度为30~60m,高度为5~10m)判断,这些丘状构造彼此是相似的。位于瑞士、丹麦北海之间的卡特加特海地震反射图象显示有大型(宽500~1000m,高50~100m)碳酸盐岩丘状构造。这种大型丘状构造解释与GPR露头观察结果是相冲突,我们认为这些观察结果是相矛盾。根据GPR测量结果露头分析,我们建立了碳酸盐岩丘状复合构造仿真标准模型并得到了模型合成地震剖面。模拟结果表明,单个丘状构造地震分辨率低于10~25m,多个丘状构造叠加产生干扰效应可以解释所观察到大型丘状构造。我们发现碳酸盐岩丘状构造地震图象解释是十分重要。碳酸盐岩丘状构造可以形成圈闭,丘状复合构造几何形态正确地震解释对于评价这种构造性质油藏潜力是必不可

  • 标签: 碳酸盐岩 丘状构造 测地雷达 高频地震剖面 模型
  • 简介:目前全世界油气产量可能有20%以上产于与湖泊有关岩层中(Kulke,1995;Calhoun,1999),而湖相富含有机质岩层是这些油气主要源岩。湖相源岩储集岩对非洲、南美洲、东南亚、中国等地区目前未来勘探都很重要,(Hedberg,1968;Powell,1986:Smith,1990;Katz,1995)。

  • 标签: 源岩 层序 地球化学 油气产量 湖盆 储集岩
  • 简介:进行了实验室研究,以辨明在复合化学驱替中观察到聚合物间良好协合作用机理,工作焦点是缓冲碱,纯碱应用。利用DavidLloydminster油盐水所作岩心驱替试验对力学作用作了研究。要最有效地应用这一方法,需要同时注入碱聚合物。这样做可以通过降低界面张力使残余油活化,通过形成集油带有效地驱油。集油带形成是碱—聚合物方法一个非常重要特性。碱预冲液(即碱注入先于聚合物注入)在这些工艺过程中将导致采收率减小,这是由于预冲液从油中除去了能生成表面活性剂物质,在随后聚合物注入时不能降低界面张力。岩心驱替试验也用以评估作为Alberta东部Wainwright油田三次采油方法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替。Wainwright原油Wainwright盐水之间相特性界面张力,以及几种表面活性剂类型的确定,有助于选择用于岩心驱替最佳化学段塞。根据岩心矿物学,化学物质扩散乳化作用,对取得较高三次采油采收率Berea砂岩岩心塞保存储层岩心塞作了对比研究。也将研究结果与使用烧碱(来添加表面活性剂流度控制剂)早期研究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替,对Wainwright油田可能是合适三次采油方法,也说明了在储层岩心中进行岩心驱替试验重要性。对于Berea砂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驱替 三次采油 机理
  • 简介:为调查垂直走向基底断层对类似位于望加锡海峡倒转裂谷系影响,而采用了模拟模型加以研究。为使侧向偏移断陷盆地能在先存基底断层两盘形成,建立了由砂、硅质油灰、硅质塑性混合物组成多层模型。包含一系列向下连通基底断层雁行正断层转换带在拉张阶段得以形成。以连接侧向偏移断陷盆地。其后该模型斜向倒转引发了一个这样总体发展进程:先开始是形成一个宽阔褶皱,接着是与裂谷断层活化相关小规模倒转背斜发育,到形成逆断层,最终形成与走向垂直扭断层。因为各组成断层方向(向缩短方向倾斜)和它们与下面基底断层连通,裂谷断层活化扭断层发育在转换带就显得尤为突出。沉积岩内部外加一个滑脱层(它代表出现在有重要经济价值望加锡三角洲沉积附近一厚层超压页岩),使得重力塌陷张性断裂发生在构造隆起上。垂直走向基底断层再次成为倒转构造场所,在后一种情况中它们位于滑脱层上面下面,从而可能已经影响了该地区石油分布。

  • 标签: 望加锡海峡 裂谷系 倒转 重力塌陷 张性断裂
  • 简介:为了模拟油藏变形作用,我们研发出一种以地质力学为基础构造恢复方法。该方法依据有限元法模拟岩体物理状态,研究非均匀物质性质、层面滑动以及断层机械交互作用。为了论证该方法意义,我们对沙箱模型中一条同沉积铲状正断层上盘(它是评价复合断块油藏相似体)变形作用断层发育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数字模拟结果,以便研究断裂作用发生年代。数字模拟结果与物理模拟结果极为一致,由此,使我们在油藏演化及其变形作用方面有了更深刻认识。为了研究压缩变形作用,我们还运用露头资料,将该方法应用于一个野外褶皱实例。本文通过实例解析了怎样认识未发现断层裂缝、油藏隔层、油气运移路径以及油气圈闭,怎样利用这些认识做出决策以及如何降低勘探风险。研究表明,与常用几何法构造恢复技术(缺乏力学依据)相比,基于地质力学原理恢复断块油藏裂缝油藏方法,在工业应用上有着更重要意义。

  • 标签: 地质力学 构造恢复 断层 油气运移 油藏模型
  • 简介:加德满都甲烷气储集层是由富含有机物质山地松散沉积物组成。天然气主要产于细粒砂体中。埋藏深度一般300多米,每米储层每天可产出1~2m~3甲烷气。假定细粒砂体厚度为100~200m,那么天然气潜在生产量为100~200m~3/d。地质矿山局打的井每天生产甲烷50~161m~3。每家或每户民用气平均消耗0.75m~3/d(即一年共消耗270m~3),A块地带B块地带面积约18km~2,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约2亿m~3。

  • 标签: 浅层天然气 天然气工程 现况报告 储层厚度 沉积物 甲烷产量
  • 简介:3.3气井产能电子表格与储层模拟比较通过对大量不同气井类型、凝析气流体相对渗透率模型密网格、单井组分模拟结果比较,测试了气井产能电子表格,并在本节中对某些典型结果进行了介绍。

  • 标签: 凝析气井 气井产能 单井 相对渗透率 井组 储层模拟
  • 简介:油气勘探结果因其评价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而变化很大。即使探井数在50口或更多勘探计划,也可能在多年内无法提交油气储量“期望值”。在评价勘探业绩时,把可变化性(与运气有关)考虑在内很重要。审慎地应用技术筛选出成功几率较高远景圈闭,可以改善长期勘探业绩。仔细保存这些技术应用记录及有关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根据这些技术做出决策信心。如果决策人员具有按照已证实指标优化勘探计划决策准则.勘探业缔就可以得到提高。

  • 标签: 决策准则 业绩 油气勘探 技术 油气储量 计划
  • 简介:赞比亚前期勘探结果表明,赞比亚西北部一个省有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勘探部(GSD)已于2006年7月在ChavumaZambezi地区第三次实地考察后得出这一结论。地质勘探部总共收集了31块土壤样品,并发往德国进行分析,结果证明有12处地点可能藏有石油,另有6个地点可能藏有天然气。另外,还有两个地区石油天然气区块处在浅层地表位置。

  • 标签: 天然气资源 赞比亚 西北部 石油 地质勘探 土壤样品
  • 简介:为了准确探测地震纵测线剖面中断层,在相干性、曲率、倾角梯度等地震属性并行处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自下而上显著性法。根据原始地震剖面单独计算每个属性,利用协方差矩阵计算出上述属性显著性图,将其整合并形成一个突出地震断层区域综合显著性图。用协方差矩阵描述地震补丁并捕捉局部构造。该方法通过对方差图进行阈值化优化二进制小数点以进行曲线拟合,断层识别效果良好。

  • 标签: 地震剖面 断层 属性 显著性
  • 简介:对储层条件下无定形结晶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助稳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了应用二氧化碳泡沫驱提高采收率。采用三种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研究了颗粒结构及润湿性对生成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作用,这三种颗粒具有晶体结构或无定形结构,润湿性各异。在不同相比总流量下,研究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结构及其疏水性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特性影响,如泡沫形态、泡沫阻力系数流度等。研究结果表明,结晶二氧化硅无定形二氧化硅助稳二氧化碳泡沫具有相似的流动特性。纳米二氧化硅疏水性对生成二氧化碳泡沫作用最大,二氧化碳气泡尺寸随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疏水性增强而大大减小。在比较大相比及总流量分布范围内,疏水性最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所造成泡沫流度降低幅度都是最大

  • 标签: 二氧化碳泡沫 硅纳米颗粒 颗粒结构 流动特性 疏水性 多孔介质
  • 简介:在印度尼西亚马都拉海峡区,对四个中新统碳酸盐岩岩隆(Porong,KE-11C,KD-11EBD岩隆)所开展地震分析显示,它们均分别是由四个地震单元(1—4)组成。这四个岩隆位于一个东西向展布渐新统断块:之上,该断块在隆起过程中发育了浅水碳酸盐岩。在生长剖面中,这些碳酸盐岩特征是加积作用、台地萎缩背浪面生物礁逐渐退积(向海)进入岩隆上部地层之中。在与岩隆同时沉积岩隆外附近沉积岩中,可以看到清晰水平上超关系。这些现象总体上反映,所有这些台地都是被海水淹没了。在这一走向带中,针对4个主要台地项部单元(单元4)均已实施了油气钻探。钻探结果分析与我们所做地震分析显示,那些所含油气深度较浅岩隆具有良好圈闭形态,但缺乏盖层完整性。例如,压实引起应力重力滑动会在一些岩隆项部形成坍塌地堑断裂(张性构造),从而破坏盖层完整性(Porong,KE—llC),使油气发生泄漏。同样地,一些潜在盖层上倾斜坡也会喂进油气泄漏(KE-11E)。对于该区相似的淹没台地中潜在目标;耜说,较为有利勘探目标是这样一些岩隆:①有证据表明其具有连续台地退积与初期水淹有:毛所谓弃礁生长剖面;②岩隆中含有4个地震层序(单元1—4);③在淹没台地项部没有出现张性坍塌地堑;④可以证明盖层在岩隆项部形成了可靠圈闭。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中新统碳酸盐岩台地 储集潜力 地震层序 油气藏 圈闭
  • 简介:微生物碳酸盐岩含有前寒武纪有价值化学、同位素分子信息。它们记录了对深水海洋沉积代表(例如条带状含铁建造黑色页岩)有补充作用浅水信息。以六组保存良好叠层石作为实例,阐明了稀土元素(REE)是怎样被应用于化学调查研究。第一项任务是要测试这种碳酸盐所保存REE有没有沾染碎屑、火山成岩物质。一旦证实了其清洁度,页岩标准化REE模式就可以用于区分海相湖相背景。就海相碳酸盐而言,可以区分局限海盆开阔海背景,而对于厚层台地灰岩,可以根据REE分馏系列推断相对水深。这里研究浅水叠层石年龄在2.52到3.45Ga之间。它们所含对氧化还原很敏感铈元素(cerium)性状,并不具有到2.52Ga时这些浅海游离氧含量达到超过微量气体水平证据。与无机早期成岩海相碳酸盐胶结物相比,微生物碳酸盐岩有高度富集REE。虽然这一特征本身还不适合用作一种生物标志物,但可以认为它是一个样品符合生物标志物研究要求一个必要前提。

  • 标签: 氧化还原作用 碳酸盐岩 稀土元素 海洋沉积 微生物 信息
  • 简介:一项三维地震、井下岩心综合研究揭示了挪威陆缘莫吕(Malφy)斜坡上白垩统层段有一系列斜坡水道扇沉积层系发育。由于它们含砂很高且发育在以泥岩为主层序内,这些斜坡沉积层系在地震反射剖面上表现为一组强振幅反射。这些上白垩统沉积层系侧翼及其上部发育有两类振幅异常,在横剖面和平面图上都呈现特殊形态。第一类振幅异常与层面呈不整合接触,倾角10~20°,高度可达100ms,一般发育在斜坡沉积层系边缘。第二类振幅异常是与层面整合,在横剖面上长度可达400m,可以发育在不整合振幅异常中段或其上端。在三维空间中,发育于斜坡沉积层系边缘陡倾振幅异常形成了翼状构造,它们是沿着斜坡沉积层系轴方向延伸。根据它们同上白垩统斜坡沉积层系紧密空间联系推测含砂,可以将与层面不整合与层面整合振幅异常分别解释为源自上白垩统斜坡沉积层系碎屑岩墙岩床。虽然这些砂体最初超压机理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盆地流体运移进入这些封闭沉积砂体以及砂体在低渗透率泥岩中快速埋藏可能都发挥了作用。在沉积层系边缘发育有最大规模碎屑岩墙,这表明是埋藏沉积层系附近差异压实作用强制褶皱作用诱发了碎屑重新活动贯入作用,并决定了碎屑贯入体后来几何形态分布。本项研究论证斜坡碎屑层系沉积后再活动贯入作用,对斜坡沉积层系油气勘探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种作用明显改变了储层初始形态,并最终形成了规模足够大、可以作为独立勘探目标的碎屑贯入岩体。

  • 标签: 斜坡沉积 边缘发育 上白垩统 几何形态 三维地震 层系
  • 简介:提出了通过储层模拟进行产量数据分析流程方法,来帮助认识页岩气生产机理水平段水力压裂处理有效性。从2008年初开始,我们已经使用该方法对海因斯维尔页岩区30多口水平井进行分析。本文介绍了其中几个案例研究,用来展示这种新方法在海因斯维尔页岩区带不同地区应用结果。整合了所有可用数据后,我们建立了多段压裂处理后模拟模型。建模中涉及与井短期长期生产动态有关因素参数包括:1)孔隙压力、2)基岩特征、3)天然裂缝、4)水力裂缝5)复杂裂缝网络。通过对所观测到数据进行历史拟合,我们明确了井初期生产动态较好主控因素。对海因斯维尔页岩研究使我们更清楚了解了页岩气生产机理水平井压裂处理有效性。对模拟模型进行校正后,可以更加精确计算井有效泄气面积储量。海因斯维尔页岩是一套非常致密烃源岩。在水平井段压裂处理方案相同情况下,生产动态与页岩基质特征具有相关性。压裂过程中形成复杂裂缝网络是决定海因斯维尔页岩气井早期生产动态关键因素。明确如何在压裂过程中有效地创造更大裂缝表面积并在压裂处理后有效地保持裂缝表面积,是海因斯维尔页岩气井能有较好生产特征关键因素。作业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确定最佳井位作业方案,以便在该页岩区获得生产动态较好井。同时这些信息还有助于细化对井生产动态预期并把开发页岩气不确定性降到最低。该流程方法在其他页岩区带应用也取得了成功。

  • 标签: 压裂处理 生产机理 页岩气 储层模拟 生产动态 产气
  • 简介:内华达最近注意从特殊储集层中大量生产原油勘探工作。已经有58口井从裂缝发育火山岩、碳酸盐岩砂岩储层中生产出2.44亿桶基本不含气原油。如果油层深度达到1700英尺,那么通常就会出淡水驱。如果产油层深度在1900到7300英尺之间,就会出产水这一普遍问题。复杂构造、特殊流体比例、非常规储集岩以及恶劣井底条件,影响了内华达这一有前景开发区声望。一些工程技术,如空气钻井、裸眼完井、水力压裂化学处理,已被证实在特殊情况下很有价值。套管完井裸眼完井

  • 标签: 碳酸盐岩 内华达 空气钻井 碎屑岩储层 砂岩储层 裂缝发育
  • 简介:上泥盆统一下石炭统巴肯组是威利斯顿盆地中广泛分布一套硅质碎屑岩地层,该组地层可以细分为三个地层段,上段下段是富含有机质页岩,中段是白云质、粉砂质砂质沉积。虽然这套地层已经成为北美地区最活跃石油区带之一,而且也已开展了大量沉积学研究,但有关巴肯组中段沉积环境始终没有得出一致观点。有关巴肯中段沉积层序地层,前人通过研究已经提出了多种模型,例如低位域滨外一临滨沉积、正常海退滨外一临滨沉积、下切河口湾沉积海面下降期临滨复合沉积模型等。我们提出了一种新沉积层序地层模型,并把它与前人一些模型进行了对比。这个新模型包括底部海进体系域(TST)陆架沉积、高位体系域陆架到下临滨沉积以及上部海进体系域半咸水海湾复合沉积滨外一陆架沉积。沉积相岩石物性描述结果表明,储层物性比较好岩性包括具交错层理湾口相细粒砂岩、浪控潮萍相压扁层理(flaser-bedded)极细粒砂岩、生物扰动强烈临滨一过渡相极细粒砂岩粉砂岩互层以及具有常见泥盖(muddrape)潮萍相极细粒砂岩。在巴肯组中段识别出局限海湾相沉积,对石油勘探生产都有重大意义。储层物性比较好海湾相沉积发育地区是局部地区良好石油勘探目标区。这里完全海相沉积可能是区域分布范围比较广有利勘探目的层。

  • 标签: 层序地层学 沉积模型 储层描述 遗迹学 细粒砂岩 石油勘探
  • 简介:混相气水交替注入已在世界上很多油田实施,同时开展了大量数值模拟来研究速度、重力、段塞尺寸、非均质性对气水交替影响。但是关于气水交替驱油效率实验室研究还没有见到文献报道。本文报道了在玻璃珠人造岩心模型上进行了一系列气水交替驱替试验研究结果,目的在于:(1)研究一次接触混相气水交替注入法对原油采收率影响;(2)阐明驱替过程驱油机理;(3)为有效开展油藏数值模拟提供基准数据系列。研究中使用玻璃珠人造岩心而不用岩心是为了使我们首次直观地观察每个气水交替试验过程中流体相互作用。一系列间接混相气水交替驱油试验是按气水比分别为1:1、4:1、1:4进行。在一定流速范围内完成这些试验以研究毛管数对驱油效率影响,并把它们驱替动态与水驱简单混相驱试验相比较。结果表明:驱油效率是速度和气水比函数,还发现模拟用油-水溶剂-水相对渗透率是不同,尽管事实上油溶剂是一次接触混相。如果这一结论对油藏流体成立的话,则清楚地表明一次接触混相将影响气水交替驱油效率预测。

  • 标签: 气水交替 驱油效率 驱替试验 岩心 油藏流体 混相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