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外感清热解毒方体外抗呼吸道病毒的活性。方法:体外培养MDCK、HEL和A549细胞,分别接种流感病毒H1N1、腺病毒AV1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给予外感清热方进行干预,以病毒唑作为对照。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和对病毒的治疗指数,采用红细胞凝集实验和观察细胞病变(CPE)进行分析,研究该方抗呼吸道病毒活性。结果:外感清热方对H1N1的IC50为0.028mg/mL,TI为2.07。预防给药在0.01mg/mL时红细胞凝集实验为阴性,表明该方能够阻断H1N1病毒入侵,有预防作用。治疗给药在0.01mg/mL时红细胞凝集实验为阴性,表明该方对病毒有治疗作用。直接杀伤实验该方能够降低病毒滴度1个梯度。在0.005mg/m:时抗AV1红细胞凝集实验为阴性,表明该方能够抑制AV1。镜下观察CPE表明0.01mg/mL以上浓度的中药能够抑制RSV1。结论:外感清热解毒方具有较好的抗H1N1、AV1和RSV1的活性,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

  • 标签: 外感清热解毒方 H1N1 AV1 RSV1 体外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方法进行相关探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2月——2016年8月期间进行的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相关表现。结果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54人,满意率为96.6%。对照组患者满意39人,满意率为85.5%。两组患者满意度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并发症情况的调查,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3.4%,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20.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 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目的通过复方麝香按摩凝胶对动物皮肤毒理性试验来评定其外用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只豚鼠脊柱两侧脱毛,随机分为五组,即完整皮肤给药组、完整皮肤基质组、破损皮肤给药组、破损皮肤基质组和正常对照组,在脱毛区涂抹对应药物,对其活动、饮食、呼吸等状况进行观察,对体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将8只健康成年家兔背部脊柱两侧脱毛,采用自体对照在4个区域涂抹对应的药物,对局部组织红斑、水肿进行评分,并对刺激强度进行评定。结果豚鼠未出现活动、饮食、呼吸等异常,实验组豚鼠的体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皮肤刺激性试验中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破损皮肤短期有轻度刺激,3天后刺激作用消失。结论一定时间内外用一定剂量的复方麝香按摩凝胶对完整皮肤没有刺激性及毒性,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复方麝香按摩凝胶 安全性评价 急性毒性试验 刺激性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将6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肠管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肛门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肠管长度和清扫淋巴结数量对比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结直肠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天、7天的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直肠癌 腹腔镜根治术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索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与血瘀证的相关性,为隐性失血的证候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证候研究的方法,对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定量血瘀证诊断标准记分方法,于术后1d和术后3d对患者的血瘀证症状进行定量积分,同时计算患者术后1d和术后3d的隐性失血量。根据血瘀证积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血瘀证、中度血瘀证和重度血瘀证3个组别,运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观察隐性失血量与血瘀证积分是否具有相关性,运用单因素分析法观察组间隐性失血量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术后1d与术后3d,40例患者隐性失血量与血瘀证积分呈正相关(P〈0.05),即血瘀证积分越高,隐性失血量越大(P〈0.05)。随时间变化隐形失血量与血瘀证积分均呈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与血瘀证具有正相关性,提示血瘀证是隐性失血的主要病机之一。

  • 标签: 髋部骨折 隐性失血 血瘀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与药物利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患者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对比实际中药注射剂用药情况与说明书,评价中药注射剂临床药物利用情况。结果120例患者中,45例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使用率为37.5%;其中19例存在不同类型的超说明书用药,占42.22%;理血剂类型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现象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中药注射剂应用较为广泛,但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也较高,临床应规范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超说明书 用药评价 药物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心肌酶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患儿的收治时间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另选择同时段我院出生的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心肌酶检查,检查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AST、LDH、LDH1、CPK、CPK-MB。结果实验组的AST、LDH、LDH1、CPK、CP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组中重度、轻度、中度患儿的AST、LDH、LDH1、CPK、CPK-MB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各项心肌酶指标与正常新生儿存在明显差异,且病情越严重,各项心肌酶指标的参数值越高。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 缺血性 脑病 心肌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原发性肺癌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根据WHO的数据统计[1],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诊断和最主要的致死癌症。在我国,肺癌分居男女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二位,死亡率则均位居第一[2]。在原发性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5%以上,而且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近年来,虽然放化疗技术与方法不断发展,但是取得的疗效却不尽人意。

  • 标签: 肿瘤血管 非小细胞肺癌 中西医
  • 简介:本文详细的阐述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定义,论述了精品资源共享课评价的基本原则,并根据基础医学课程的特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体系及其相应的权重分数。并通过实践,验证了该体系的有效性及适用性,以期为国内其他院校的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基础医学 资源共享 评价体系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分期辨证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1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分期辨证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疗效确切,术后患者骨折愈合迅速,并发症少,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中医辨证 分期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中医正骨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致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胸椎小关节紊乱引发的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78例,分别采用倍他乐可和中医正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76例,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25例,总有效率为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正骨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引发的心律失常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消除心律失常,促进心电图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椎小关节紊乱 心律失常 中医正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阻肺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组予以常规护理,后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aO2水平上升明显,PaCO2水平下降明显。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对于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 慢阻肺患者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