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80例进行研究,病例纳入时间2020年3月-2021年3月。两组患者的护理模式不同,即常规护理(参照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研究组),各40例,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于术后1天疼痛评分、术后2天疼痛评分,研究组更优(P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子宫肌瘤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肺部曲霉菌感染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2月-2022年12月)治疗的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76例,均通过微生物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通过GM试验、G试验、痰培养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7.37%、84.21%、69.74%,GM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更高,三种试验的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临床在对肺部曲霉菌感染进行微生物检验时,通过GM试验可提高阳性检出率,诊断效果更为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肺部曲霉菌感染 诊断 应用效果
  • 作者: 王俊豪
  • 学科: 医药卫生 > 康复医学
  • 创建时间:2022-12-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11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针灸联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时间为2020年9月~2022年9月,随机数字表法患者分为应用康复训练治疗的常规组和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的联合组,各41例。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治疗效果、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应用针灸联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对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医院感染通过手术室消毒隔离强化的改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2月-2021年8月我院对364例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分成了探讨组和参考组,探讨组使用手术室消毒隔离强化措施,参考组使用普通消毒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探讨组中有5例出现了围手术期的感染情况,其发生率2.8%(5/179),参考组中有13例出现了感染情况,其发生率7.0%(13/185),两组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的不同手术方式的感染发生率情况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手术室消毒隔离强化措施能够减少围手术期的手术感染概率,对手术室消毒进行强化,能够对预防手术室感染提供可靠的帮助,加强防护效果,让患者获得更加理想的保障,临床减少了医疗纠纷,让患者的临床手术风险性下降,临床可以进行积极的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强化消毒隔离 院内感染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艾滋病患者开展舒适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30例作为此次分析对象,本次纳入的病例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所纳入的病例划分为15例观察组和15例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舒适性护理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最终获得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同对照组各项指标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日常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也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指标对比差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性护理干预运用在艾滋病患者管理,可有效增强患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改善患者的过度焦虑抑郁情绪,进而能够提升遵医行为和疾病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舒适性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开展分阶段护理干预工作模式的作用。方法:医院在2020年-2021年间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分阶段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工作开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内容,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开展满意度较高。结论:分阶段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减少治疗的并发症出现,提升护理工作开展满意程度。

  • 标签: 分阶段护理 干预模式 血液透析患者 内瘘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艾滋病患者开展舒适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30例作为此次分析对象,本次纳入的病例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所纳入的病例划分为15例观察组和15例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舒适性护理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最终获得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同对照组各项指标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日常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也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指标对比差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性护理干预运用在艾滋病患者管理,可有效增强患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改善患者的过度焦虑抑郁情绪,进而能够提升遵医行为和疾病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舒适性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目标管理在眼耳鼻喉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来我院眼耳鼻喉科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和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和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目标管理在眼耳鼻喉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目标管理 眼耳鼻喉科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产科对剖宫产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整理本院收治患者病历,2020年6月-2021年6月时间段内产科接受治疗的剖宫产患者资料抽取68份进行分析,患者接受护理不同均分,2组各34例,参照组为常规护理患者,研究组为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患者,总结不同方案下患者各方面指标的差异,分析不同方案的适用性。结果 对患者痛感程度进行评估,护理前相近(P>0.05),护理后改善,研究组更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对患者满意度的评估研究组更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产科对剖宫产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降低痛感,使其对临床工作更加满意,适合应用。

  • 标签: 产科护理 剖宫产 医护一体化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6S管理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来我院眼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6S管理模式。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和护理质量多指标进行评分,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多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6S管理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现患者多项护理质量指标的明显改善,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6S管理模式 眼科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成像多层螺旋CT不同扫描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放射科的60名病人,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进行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为对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120kV/200mAs的常规剂量组,观察组使用低剂量组参数为120kV/100mAs,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信噪比、有效剂量(ED),比较两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比较及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观察组的影像信噪比、影像品质得分均较高,但其有效剂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 标签: 冠状动脉成像 多层螺旋CT 不同扫描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把2021年阶段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视作分析对象,入选有70例患者,结合治疗方案加以分组治疗,普通组35例患者接受西药诊治,特殊组35例患者接受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统计治疗有效性。结果:经过治疗,特殊组的心功能多个指标均比较高,p

  • 标签: 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中药注射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畸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FMA评分及NIHS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和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FMA评分及NIHSS评分基本相同,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取该时间段100例产妇作为研究目标,依据随机法分为病例组、对照组,组内各50例患者。病例组开展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评定两组护理成果。结果:病例组SAS、SDS评分存在理想性(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初产妇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对象,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比较各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观察组不良症状发生率4.00%;对照组不良症状发生率16.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 治疗 应用效果 观察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对ICU卒后癫痫发作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66例ICU卒后癫痫发作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33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实行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ICU卒后癫痫发作临床效果显著,既能消除负面情绪,又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从而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ICU卒中 癫痫发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护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94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两个组别,均为47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实际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膝关节评分在手术后各时间段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并发症发生率大幅度降低(P<0.05)。结论:对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而言,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情况,最大程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全膝关节置换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无缝隙护理管理干预在新生儿PICC护理的安全性和护理效果。方法:取我院2022年4月-2022年8月收治的给予PICC置管的新生儿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50例2021年12月-2022年3月收治的PICC置管新生儿的历史资料作为常规组。常规组新生儿采取PICC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比两组PICC置管不良事件、导管留置时间、置管维护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PICC置留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两组新生儿在留置维护时间上差异并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PICC护理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PICC护理 无缝隙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输液过程预防静脉炎的有效方法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在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抽取150例,给予水胶体透明贴对穿刺处贴敷治疗,治疗配合过程按不同护理措施分成2组,常规护理(对照组)、优质护理(观察组),对两组静脉炎发生率、静脉炎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静脉炎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液过程实施有效的治疗方式预防静脉炎,同时还要配合优质护理措施,才能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对静脉炎知识掌握程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静脉输液 静脉炎 有效方法 护理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的方式,对于患者护理效果是否存在一定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40例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相比较优(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健康教育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