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民事诉讼法》引入小额诉讼程序的必要性不足。通过完善既有的简易程序与督促程序,足以解决大量小额纠纷,并且由于我国司法具有注重调解的特色,小额诉讼程序的作用有限。从国外实践和国内试点的情况看,小额诉讼程序的实施效果不尽理想,其本身也面临难以保障诉讼正义、法官随意性过大、引发滥讼风险等难题。《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放弃构建小额诉讼程序而着眼于完善简易程序以及与之相关的督促程序。

  • 标签: 民事诉讼 小额诉讼程序 简易程序 督促程序 正义 效率
  • 简介:水权独立于水资源所有权,是由水资源所有权派生而来的,以使用和收益为主的用益物权。一般意义上的使用水权,主要是指水资源使用权。农业水权是相关权利主体依法按照自己的意志,使用农业水资源,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在具体的用水实践中,农业水权的行使主体是个体农户和农村集体。就权利内容而言,既包括个体农户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水资源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同时也包括农村集体对村域范围内水塘、水库中的水行使管理权和支配权。面对农业水资源浪费和欠缺并存的悖论,结合中国农地高度分散和细碎化的现实,以及农田水利的系统性特征,我们需要在厘清农业水权兼具公权和私权属性的基础上,充实农村集体对水资源的支配权和管理权,并充分尊重农业水权的地方性实践。

  • 标签: 水权 农业水权 个体农户 农村集体
  • 简介:加快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东乡县《实体+农户》的实践胡发群近几年来,东乡县以兴县富民为出发点,坚持走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工业化之路;大力推行“实体+农户”的经营服务模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经济共同体,把千家万户与国内外大市场连接起来...

  • 标签: 农村市场 东乡县 经济发展 农户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产品
  • 简介:为考察农户非农就业区域选择对农地流转决策的异质性影响,本研究基于劳动分工理论,利用CHIP2013年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由于在不同非农就业区域存在农户成员间的性别与代际分工组合,从而导致农户总体层面的非农就业区域选择对农地的流转决策产生异质性影响;(2)在近期农户总体层面上,农户外出从业总时间不会影响农地流转,但本地非农就业总时间则会显著正向影响包括家庭是否转出和转出面积在内的农地流转供给;(3)成员性别差异上,成员各自的外出从业时间同样不会显著影响农地流转,但在本地非农就业上,相较于男性劳动力,女性的劳动时间则会提高农户转出农地的概率,而在对转出面积的影响则上无显著的性别差异;(4)代际结构上,子代成员中的男性比女性、父代的女性比男性更能影响农地供给。同时,在父代成员的性别分工上,非农就业区域对农地流转具有的异质性作用,要显著于子代成员性别分工上非农就业类型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本研究将为政府在新时期农地流转市场和劳动力非农就业市场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非农就业区域 劳动分工 农地流转决策
  • 简介:骗取贷款罪认定争议焦点中的“欺骗手段”应限缩解释为对银行据以决定是否放贷的诸如征信因素、地域因素、担保物因素以及负债因素等“关键事实”上的欺骗,若对“关键事实”的外因素采取欺骗手段,但担保真实有效的,在民事救济途径尚未终结的情形下,刑法不宜贸然介入,应在温和的违法一元论立场下以该罪的法益保护为指导,将该罪立案追诉规定同刑法规定结合起来整体分析,而不能孤立地理解立案追诉标准,并同时兼顾民事法律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及刑法的谦抑性品质,对刑罚权的发动应当保持最大程度的克制。

  • 标签: 骗取贷款 欺骗手段 担保 违法一元论
  • 简介:贷款难、担保难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尽管政府和银行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都没有依靠内生性的信贷机制,因而没能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题。“中小企业贷款的法定代表人保证担保制度”以法定代表人作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保证担保人,能够有效激发中小企业发展动能,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诸多问题,既有利于银行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又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题。

  • 标签: 中小企业 法定代表人 保证担保
  • 简介:当前,以房地产作抵押担保而发放贷款已成为商业银行一种重要的贷款方式。笔者通过几年来从事商业银行法律顾问工作的实践,深深体会到房地产抵押担保贷款风险同其他贷款风险一样,贯穿于整个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实际上,商业银行在办理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过程中,

  • 标签: 商业银行 抵押担保贷款 防范对策 房地产抵押贷款 法律顾问工作 贷款风险
  • 简介:当前,我国大力推动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制度解决了购房者的资金困难,促进了房地产的销售,加快了房地产开发资金的运转,繁荣了房地产业,扩展了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范围。可以说,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多方当事人的需求,促进了与房地产相关产业的繁荣。但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制度实施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纠纷,出现了诸多法律问题,这些问题亟待有关机构和部门予以解决。

  • 标签: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房地产开发资金 资金困难 制度实施 部门 贷款业务
  • 简介: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国家及各级政府为大学生创业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其中小额贷款的灵活性、便捷性的优势为大学生科技创业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由于科技创业项目的研发风险大、市场回报不明确,现有的小额贷款风险评估体系及贷款监管机制不能有效控制大学生科技创业的贷款风险。在分析大学生科技创业特点的基础上,从法律的视角,围绕小额贷款风险监控机制,剖析我国目前大学生科技创业贷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法律制度完善建议。

  • 标签: 金融危机 大学生科技创业 贷款监管 法律制度
  • 简介:抵押贷款证券化对健全金融市场、改善银行资本结构、增加房地产业的流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监管不力,证券化过程中的违规操作促发了2007年以来的次贷危机。本文拟探讨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根据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制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如何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在保证金融体系安全稳定的同时,促进抵押贷款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抵押贷款证券化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 简介:社区发展基金属于小额信贷的一种运行模式,它基于“以人为本的内源发展”的思维框架和假设,主张运用“赋权”的方式促进社区能力提升。该模式通过持续的发展项目的支持与村民的积极参与,将小额信贷与农村贫困社区的自主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社区发展基金促进了社区能力提升;另一方面,这种社区能力建设的方式较好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源发展的目标。

  • 标签: 社区发展基金 社区能力建设 以人为本的内源发展 赋权
  • 简介:本文通过一个中国农业援非的案例,从援助实施机构、受援助方的合作机构以及援助受益人的视角,深入探讨了援助所呈现的不同形式的效果。研究表明,中国农业外援落实了帮助非洲国家实现自主发展的政策,在完成项目活动、建立合作机制方面产生了可观的积极效果;更重要的是,受援方的小农户通过参与项目活动,获取资源的路径以及生计发展均得到了改善。而且,有些效果是“未曾预期”的,体现出其嵌入动态学习过程的特征。本研究也提出进一步提高农业援非的效果,需要设定项目逻辑框架、建立适应动态过程的监测评估体系,以及在当地的农业研发体系内更大程度地发挥农业技术的介质作用等。

  • 标签: 中国对外援助 农业援非 援助有效性
  • 简介:以往关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分析,较少考虑微观的家庭人口因素。本研究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引入农户的家庭结构,并基于此框架使用农户模型具体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利用陕西周至县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结构能够影响生计资本水平和时间配置,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生计的作用因家庭结构而不同。退耕还林政策既没有针对生计资本贫乏的农户,也不一定能够促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化,并进一步提升农户的收入。有小孩但没有老年人的家庭较少从事外地打工活动,收入相对偏低,他们更依赖退耕补助。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当考虑家庭结构等人口因素。

  • 标签: 退耕还林 家庭结构 可持续生计 农户模型 政策分析
  • 简介:所谓按揭购房,是指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充当中介人,与房产商及购房者共同签订协议,约定由购房者向房产商支付首期房款后即获得商品房的所有权,其余房款由金融机构一次性垫付给房产商,然后再由购房者按期分批归还金融机构贷款,同时约定购房者将所购的商品房作为抵押物抵押给金融机构,直至购房者付清余款的商品房买卖行为。

  • 标签: 购房者 房产 商品房 金融机构 按揭贷款 银行
  • 简介:<正>1986年1月20日,某租赁有限公司为从国外引进汽车,以开展租赁业务,发展旅游事业和解决当地运输能力不足等为由,经有关部门批准,向中国银行某分行申请专项外汇贷款和配套人民币贷款.中国银行某分行经审查,于1月25日同意贷给该租赁公司160万美元,年利率8%,期限二年;配套人民币200万元,月利率5.76‰,期限二年.双方据此签订借款合同,某市机电设备公司同意为租赁公司担保.该借款合同规定:所引进汽车只能用于租赁,租赁公司用汽车租赁费按期归还贷款;若租赁公司擅自改变贷款用途,中国银行某分行有权

  • 标签: 租赁公司 中国银行 担保责任 设备公司 合同规定 贷款保证人
  • 简介:中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是吸纳劳动就业的主体,是创新创业的载体。解决好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既是解决发展问题,也是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实现稳增长、优结构、促转型、扩就业、增收入的多重目标。我市近年来通过扶持科技小巨人、万企转型等政策,培育了一大批中小微企业。

  • 标签: 风险补偿机制 企业贷款 劳动就业 发展问题 金融机构 多重目标
  • 简介:金融机构在经营存贷款业务中存在的主要法律缺陷:合同签订不规范,履行过程中随意性大,担保环节不符合法定要件等,导致金融机构在诉讼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采取相应对策和有必要完善有关法律。

  • 标签: 金融机构 贷款业务 法律缺陷 存款业务 中国